为不断提升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素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养成与书为伴的习惯,11月22日工作室特展开第一期读书分享活动,由江达勇、殷娟、陈红、李伦曲四位老师做了精彩的分享与交流。
读书分享会
江老师分享的书目为《文化有根,课堂有魂》,本书是郑胤飞老师多年化学课堂教学案例的汇编,所呈现是关于魂、品味、门槛的理念,其中的案例理念新颖,呈现方式独特,对于我们一线化学教师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江老师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简约与形象,激发化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糊涂是效率的死敌,而效率的根本保证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复杂问题简约化,抽象概念形象化是教师的两大基本而又重要的本事,是激发兴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手段。二是高品位和低门槛,启迪思维品质。学生学习兴趣长期保持稳定的根本保证是学科的文化内涵。“高品位”体现的就是学科的文化内涵,“低门槛”则为疏通学生的心路历程铺设。例如在金属活动顺序中,“距离产生美”表明距离远的优先反应,生活化的语言,深入浅出,让学生“听得懂”。三是提炼挖掘学科文化,提升综合素养。了解知识间的逻辑,明白知识背后的原理,回到“本原”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化学课总是和溶液没完没了,为什么讲了溶液还要讲水合,有了质量分数还要物质的量浓度,还有配置溶液,定量滴定。理清这些认识问题,那么课堂的“魂”自在其中。
江达勇老师分享
陈红老师分享了《非暴力沟通》一书,让我们深刻认识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倾听他人,并处理冲突,从而创造和谐的沟通氛围。陈红老师提到什么是暴力沟通,实际上就是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使倾听者在感情和精神上受伤,感到痛苦、冷漠、封闭自我甚至产生敌视力。暴力沟通的来源主要是四个方面:1.道德评判;2.进行比较;3.回避责任;4.强人所难。而非暴力沟通又称爱的语言等,是由马歇尔发现的一种神奇而平和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强调通过关注彼此的需求和感受,而不是对立的立场,来促进人际间的相互理解以及和平地解决问题。做到非暴力沟通,让爱融入生活,尊重、欣赏、慈悲、友情、不自私自利、不贪婪、不憎恨、不偏见、不怀疑。乐于互助,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的使用语言,不断提醒我们更专注于满足我们人生追求的方向。
陈红老师分享
殷娟老师带来了《可见的学习》的分享。殷老师带领大家梳理书本脉络,介绍到现任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育研究所主任的John Hattie 教授及其团队使用元分析的方法整理了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际上关于教与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对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可能影响学习的因素按照效应量的大小进行了排序,并对这些因素及其影响逐一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可见的学习”原则。贯穿于书本的主题就是:我们必须保持学习的优先地位,并且以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的影响作为思考教学的根本。李伦曲老师则以两道作业题分享从初中到高中任教的心路历程,初中从现象到反应,高中从反应到现象,更多追求反应机理的探查。换个角度看学生,换个思路看问题,改变心态,接受情绪。
殷娟老师分享
李伦曲老师分享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刘功能老师对本次读书分享会进行了总结讲话。他高度赞扬了老师们对读书分享的重视和用心准备,并提出了关于读书的三个关键问题: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怎么做读书分享?也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知识的逻辑,理清知识背后的文化、故事和关联,让课堂不枯燥。学会“打比喻”,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剖析,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同时也要学会自我评价,自我梳理和自我批评。
刘功能老师总结
本次活动,通过老师们分享的阅读体验、见解和感悟,不仅加深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还拓宽了视野,激发了教学灵感,收获了多方面的成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分享教育智慧,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民教师。
供稿人:李伦曲
编辑:肖启术 校对:王岚
初审:刘功能 李静 刘志成
终审: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