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寒冷,提醒:60岁后千万别做这四件事,避免血管突发危机!

文摘   2025-01-03 18:40   重庆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天不注重保养,春天可能会疾病缠身。尤其是血管健康,更需要在寒冬格外注意。

六十岁的刘叔是一名退休教师,生活作息一向规律。他坚持早起晨练,在冬天喜欢吃涮羊肉驱寒。

清晨,吹着冷风,去公园跑步,回到家后突然感到头晕目眩,手脚发麻。幸好家人及时将他送到医院,医生诊断为轻微脑梗。

住院期间,刘叔的老朋友张姨来探望他。张姨说起自己小时候,家里每到冬天都会煮一锅姜枣汤驱寒。

“干姜三片,枣三枚,煮汤暖胃护体。”《千金方》中的这一方子,可以驱寒保暖。

听完张姨的话,刘叔若有所思,问道:“那么,冬天还有哪些行为会威胁脑血管?”

1.冬季温差大

冬季,室内温暖而室外寒冷,温差的剧烈变化给血管带来极大的压力。特别是早晨起床时,人体刚从温暖的被窝中出来,面临着室内外温差的刺激,血管迅速收缩,血压急剧升高。

血压会在短时间内波动,可能诱发脑血管,特别是60岁以上的人群,由于血管的弹性减弱,危险性增加。    

健康建议:

起床时不要急于离开温暖的被窝,可以先在床上活动四肢,缓慢起身。

外出时做好保暖,特别是围巾、帽子要护好头颈部,以减少寒冷刺激。

室内温度宜保持在18-22℃,避免过热或过冷。

可以用《千金方》中提到的姜枣茶,每天取生姜3片、大枣5颗煮水喝,促进血液循环。

2.冬季饮食不节制

冬季人们常常食欲大增,火锅、烤肉、红烧肉这些油腻的食物常常成为冬日餐桌的常客。

长期吃高脂肪、高盐分的食物,让血脂升高,血液流动缓慢,血栓的风险也会增加。这对于年纪较大的人来说,血管失去弹性,更容易发生堵塞和破裂。

健康建议:

饮食宜清淡,少盐少油,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全谷物。

晚餐不宜过量,避免给心脑血管增加负担。

每周吃两次深海鱼,如三文鱼或鳕鱼,有助于补充有益血管的Omega-3脂肪酸。

《本草纲目》中提到的山楂决明子茶,取干山楂5克、决明子3克泡茶,能帮助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    

3. 冬季情绪波动大

冬季昼短夜长,寒冷的天气容易让人情绪低落,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而情绪波动会导致体内激素变化,增加血压,进一步加重血管负担。

尤其是在情绪极端时,血管会急剧收缩,若已有血管堵塞,可能引发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数据显示,30%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前曾经历过剧烈情绪波动。

健康建议:

学会调节情绪,尝试冥想、瑜伽或听舒缓音乐放松身心。

与亲友保持联系,多倾诉,减少孤独感。

如果长期情绪低落,建议及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黄帝内经》提到的酸枣仁汤,酸枣仁10克、茯苓5克煮水,能帮助安神定志,改善睡眠质量,稳定情绪。    

4. 冬季锻炼不当

冬季天气寒冷,很多人选择减少户外运动,而另一些人却依然坚持晨跑、打太极等高强度锻炼。

高强度运动容易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变快,对心脏和血管造成压力,从而增加脑卒中的几率。

健康建议:

锻炼宜选择上午10点后或下午气温较高时,避免清晨或夜间寒冷时段。

运动强度应适中,比如散步、慢跑或做八段锦等锻炼方法。

注意运动后及时擦汗保暖,避免受凉。

运动后可以喝红枣枸杞茶,红枣3颗、枸杞5克泡水,能帮助恢复体力,暖身护气。    

冬季虽然寒冷,但却对我们的健康有着严峻的考验,尤其是血管。温差的刺激、饮食的不节制、情绪的波动和运动方式的不当,都可能成为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

寒冬虽冷,但希望读者在这严寒中不仅保住了身体的温暖,也收获了健康的智慧。愿您平安度过寒冬,迎接春日暖阳的拥抱!  

重庆城市TV生活
隶属于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