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 受体激动剂(GLP-1RA)是临床重要的降糖药物,《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糖尿病诊疗标准(2024 版)》中,对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因素,或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或需要实现个体化血糖和体重目标的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GLP-1RA 是首选/优选药物之一[1]。
2024 年 1 月 26 日,国家药监局发布最新药物批准文件,口服司美格鲁肽片正式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成人 T2DM 治疗,这是 GLP-1RA 类药物在用药方式上的一大突破。
那么,口服司美格鲁肽片能为中国 T2DM 患者带来怎样的获益?安全性如何?本文我们将深入剖析两项以中国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 PIONEER 11[2]与 PIONEER 12[3],探寻其中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PIONEER 11:司美格鲁肽片单药起始可有效降糖
研究目的[2]:
PIONEER 11 研究旨在探究,在饮食运动血糖控制不佳、中国人群为主的 T2DM 患者中,比较司美格鲁肽片单药治疗与安慰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2]:
PIONEER 11 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多中心、3 期临床研究。纳入 ≥ 18 岁(台湾地区 ≥ 20 岁),糖化血红蛋白(HbA1c)7~10%,未使用过降糖药物的 T2DM 患者 521 例(约 75% 为中国人群),随机分配至司美格鲁肽片组(3 mg、7 mg 或 14 mg 每日一次)或安慰剂组。主要研究终点是第 26 周 HbA1c 自基线的变化;次要终点是第 26 周时体重自基线的变化,并评估司美格鲁肽片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研究结果[2]:
降糖疗效:中国亚组分析显示,第 26 周时,司美格鲁肽片 3 mg 组(-1.1%)、7 mg 组(-1.6%)、14 mg 组(-1.6%)的 HbA1c 降幅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0.0%)(P 均 < 0.0001);司美格鲁肽片 3 mg 组(71.3%)、7 mg 组(92.3%)、14 mg 组(81.9%)的 HbA1c 达标率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25.0%)(P 均 < 0.0001)。
图 1 PIONEER 11 各组 HbA1c 降幅和 HbA1c 达标率[2]
减重疗效:中国亚组分析显示,第 26 周时,司美格鲁肽片 7 mg 组(-1.9 kg)、14 mg 组(-2.6 kg)体重降幅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0.7 kg)(P 均 < 0.01)。
安全性和耐受性:中国亚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胃肠道不良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大多数症状轻微且持续时间短。各组均未报告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
PIONEER 12:司美格鲁肽片联合二甲双胍可优化血糖控制
研究目的[3]:
PIONEER 12 研究旨在探究,在稳定剂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中国人群为主的 T2DM 患者中,比较联合司美格鲁肽片与联合西格列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3]:
PIONEER 12 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双模拟、活性对照、平行分组、多中心、3 期临床试验。纳入 T2DM 患者 1,441 例(约 75% 为中国人群)。纳入条件:年龄 ≥ 18 岁(台湾地区 ≥ 20 岁)、筛选前确诊 T2DM ≥ 60 天、接受稳定剂量的二甲双胍干预 ≥ 60 天、HbA1c 7.0~10.0%。将纳入人群随机分配至司美格鲁肽片组(3 mg、7 mg 或 14 mg 每日一次)或西格列汀组(100 mg 每日一次)。主要研究终点是第 26 周 HbA1c 自基线的变化;次要终点是第 26 周时体重自基线的变化,并评估司美格鲁肽片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研究结果[3]:
降糖疗效:中国亚组分析显示,第 26 周时,司美格鲁肽片 3 mg 组(-0.9%)、7 mg 组(-1.4%)、14 mg 组(-1.6%)的 HbA1c 降幅均显著优于西格列汀 100 mg 组(-0.6%)(司美格鲁肽片 3 mg 组 P < 0.05,7 mg 组和 14 mg 组 P < 0.0001);司美格鲁肽片 7 mg 组(67.6%)、14 mg 组(75.8%)的 HbA1c 达标率均显著优于西格列汀 100 mg 组(36.5%)(P 均 < 0.0001)。
图 2 PIONEER 12 各组 HbA1c 降幅和 HbA1c 达标率[3]
减重疗效:中国亚组分析显示,第 26 周时,中国亚组司美格鲁肽片 3 mg 组(-1.1 kg)、 7 mg 组(-2.5 kg)、14 mg 组(-3.4 kg)体重降幅均显著优于西格列汀 100 mg 组(-0.4 kg)(P 均 < 0.01)。
安全性和耐受性:中国亚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胃肠道不良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多为轻度、一过性。各组均未报告严重低血糖发生。
小结
注:司美格鲁肽片减重适应证尚未在中国大陆获批。在其 2 型糖尿病临床试验中,体重变化是关键次要终点。
专家介绍
单忠艳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 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甲状腺学组组长
• 中国内分泌代谢病医师协会副会长
• 中国女医师协会糖尿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辽宁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 辽宁省预防医学会糖尿病委员会主任委员
• 研究方向:甲状腺疾病,代谢综合征。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内容策划:陈静
内容审核:刘明丽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 Diabetes Care. 2024 Jan 1;47(Suppl 1):S158-S178.
[2]. PIONEER 11:Weiqing Wang, et al. 2022 IDF. eposter presentation.
[3]. PIONEER 12:Linong Ji, et al. 2022 IDF. eposter pres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