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关于角的一些直观感知,但是一般都是在整体图形中的,没有把它们抽象出来。比如说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中的角,学生对角的体验是尖尖的,更多的感受是角的顶点,认为角就是一个点,尖尖的点。至于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直接的体验会比较少,生活中的角大多是固定的,不会变大变小。因此对角的大小,孩子们还是会从整体来判断,整体图形大,角就大,整体图形小,角就小。因此本单元内容的学习,会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要让孩子们的先前经验充分暴露,才能让新的内容进来,从而内化提升认知水平。
教材是借助直角来认识锐角和钝角的,因此建立直角的直观感知,形成表象非常重要。教师用三角板在黑板上画2个方向不一样,边的长短不一样的直角。画完之后问孩子们,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有1/3的孩子认为是边长的直角大,还有1/3的孩子认为一样大,还有1/3的孩子不置可否。之后让他们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并且试图说服对方,最后达成共识。达成共识之后,教师再添一把火,把变比较短的直角的边再擦掉一些,问学生“现在呢”,继续擦,把边比较长的直角的边继续延长,问学生“现在呢”,让学生真正理解只要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没有改变,角的大小也就没有改变。
让学生先观察三角尺上的直角,用手摸一摸它的顶点、边,然后比一比不同三角尺上的直角是不是一样的,也可以和教师的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完全重合,一样大。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找生活中的直角。在不断的比一比中学会如何比较角的大小,顶点对顶点,边对边,刚开始有些孩子把三角尺翻来倒去、手足无措,让他们多试几次慢慢就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