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及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流程、征拆、产业导入、投融资模式及案例分析系列(三)——长沙、武汉篇

楼市   房产   2024-06-12 10:22   广东  
本文为西政资本原创,转载需经授权








城市更新及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流程、征拆、产业导入、投融资模式及案例分析系列(一)——重庆、成都篇

城市更新及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流程、征拆、产业导入、投融资模式及案例分析系列(二)——南京、合肥篇

最近主要在跟进长沙、武汉的城市更新及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投资业务(“投资人+EPC”模式),结合最新的业务经验,我们在梳理长沙、武汉已经公布的政策以及公开案例等的基础上,继续分享一下长沙、武汉的城市更新与城中村改造的政策与实务要点。

目录

第一章 长沙市城市更新及城中村改造的政策体系、推进流程、征拆模式、产业导入、投融资模式及案例分析

一、长沙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演变历程及政策体系

二、长沙城市更新的范畴、对象、方式及实施模式

三、长沙城市更新的八大重点更新板块、六区一县更新规划及30个城市更新片区更新指引

四、长沙城市更新工作机制、主要工作流程及片区城市体检制度

五、长沙城市更新土地要素保障及供应机制

六、社会资本参与长沙城市更新的方式及资金来源

七、长沙市明确构建“4433”现代化产业体系及产业布局

八、长沙城市更新代表性案例及模式

第二章 武汉市城市更新及城中村改造的政策体系、推进流程、征拆模式、产业导入、投融资模式及案例分析

一、武汉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规划、政策体系及基本内容

二、武汉城市更新工作机制及工作流程

三、社会主体的参与及资金来源

四、征拆及土地供应机制

五、产业要求及导入

六、武汉城市更新案例简析

第一章  长沙市城市更新及城中村改造的政策体系、推进流程、征拆模式、产业导入、投融资模式及案例分析

沙将城市视作一个“有机生命体”,按照“精准规划、精美建设、精致管理、精明增长”,建设“有颜值、有气质、有内涵、有格调、有品味”现代宜居城市的要求(“四精五有”),大力推进“精美长沙”建设。

长沙城市更新是指长沙市六区一县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对特定城市建成区(包括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旧住宅、城中村等),满足更新条件的区域进行综合治理、功能完善、全面改造、历史文化保护以及生态修复的活动。长沙的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以POR为核心理念,强调在更新过程中以公众利益为导向,提高公众参与力度,通过城市更新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多方利益需求,推动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以TOD、SOD、EOD为操作模式,通过片区更新的方式,促进“医城融合、教城融合、产城融合”。

长沙在城市更新中坚持规划引领、评估先行,以综合效益为导向,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抓手,实行差异化更新、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关于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及,构建“总体—片区—项目”的更新规划管理制度,全面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规划意图层层传导,保障年度重大项目实施。在操作层面,以城市体检为切入点,探索出一条从“开展城市体检、完善组织机制、编制规划计划、分类实施更新、实施动态监测、发布宜居指数”的“六步工作法”(可参考“长沙市体检评估技术路线图”,该图来源于自然资源部文章《城市更新规划先行丨长沙:“一张图”引领城市更新全生命周期管理》)。

根据《长沙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下称“专项规划”),规划范围为长沙市中心城区,包括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及长沙县,总面积3915平方公里,并划定35个更新重点片区,重点更新8大板块,形成“一核两带多区多点” 城市更新空间总体结构。城市更新的主要对象包括城镇老旧小区、棚户区、危房、旧厂房、城中村、农安小区、区域性商贸市场、滨水空间以及对更新区域内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

此外,《长沙市2024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有序推进“三大工程”,统筹建设保障性住房,加快建设长吉高速宁乡南服务区等“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改造城中村项目15个......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00个、城镇危旧房屋300栋,实施历史文化保护更新项目5个。整治提质市政道路230条(段)及老旧街巷150条,建设城市特色景观示范路10条。加强五一商圈、马栏山、梅溪湖等重点区域精细管理和景观改造,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因地制宜利用好桥下空间,深化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以绣花功夫提升市容环境品质,让城市“烟火气息”和“文明气质”相得益彰......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作用,继续统筹和规范运营公租房,着力解决工薪阶层、新市

根据住房建设部办公厅公布的《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和第二批中,对长沙的城市更新的一些经验也进行了相应说明。

一、长沙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演变历程及政策体系

长沙城市更新演变历程

长沙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如下:

长沙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规划、政策体系

《长沙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公示稿)》作为长沙市城市更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长沙已逐步建立“1+N”的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政策体系。其核心政策文件主要包括《长沙市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长沙市城市更新片区(单元)城市体检和策划技术指引》(下称“技术指引”)、《关于加强城市更新片区土地要素保障的通知》(下称“要素保障通知”)及相关配套文件等等。

二、长沙城市更新的范畴、对象、方式及实施模式

(一)更新范畴

根据长沙的专项规划,长沙市城市更新指长沙市六区一县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对特定城市建成区(包括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旧住宅区、城中村等)进行综合整治、功能完善、全面改造、历史文化保护以及生态修复的活动。

规划范围为长沙市中心城区,包括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及长沙县,总面积3915平方公里。长沙在差异化更新的理念下,将建成区划分为更新核心区域和外围区域两个部分,核心区域以历史文化保护和综合整治为主,逐步向外疏解人口及非核心城市功能,外围区域承接核心区疏解功能,加快片区功能布局完善,提升城市品质。

长沙旨在打造“一核两带多区多点”城市更空间总体结构:

(二)更新对象

长沙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明确城市更新的主要对象包括城镇老旧小区、棚户区、危房、旧厂房、城中村、农安小区、区域性商贸市场、滨水空间以及对更新区域内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城市更新方式包括进行综合整治、功能完善、全面改造、历史文化保护以及生态修复等。

(三)更新方式

运用“留、改、拆、补、建”的方法,城市更新方式包括综合治理、功能完善、历史文化保护、生态修复以及全面改造等,具体如下表所示:

(四)实施模式

1. 重大项目的“一二三”级联动

《实施意见》中明确城市更新以辖区人民政府作为城市更新的工作主体。每个重点更新片区构建“1名市级领导挂帅、1个区人民政府、1家市或区属国企”的“三个1”共同负责重点更新片区整体提质发展的工作机制,由辖区人民政府牵头,组建项目公司或授权市、区属国企为实施主体。根据长沙市土地供应相关规定完成供地后,可与社会资本合作进行土地二级开发、产业发展、资产运营等。

总结而言,市领导——区政府——市或区国企的“三个1”机制。牵头主体为辖区人民政府,实施主体为项目公司或授权市、区属国企。因此,具体操作层面,市、区属国企作为实施主体,可通过公开选择社会主体的方式进行合作。由于长沙城市更新鼓励探索重大项目的一二三级联动,因此,在实操中,长沙的城市更新政府平台公司+央企的一二三级联动模式相对常见。

值得注意的是,长沙的“一二三级联动”实质上是“保托底拿地的土地一级开发”。投资人不谋求二级必须拿地,但如果没有人摘,投资人托底拿地摘牌。

2. PPP 模式

《实施意见》提出更新项目适当运用 PPP 模式,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经市人民政府认定后对更新项目实施主体可采取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支持。

三、长沙城市更新的八大重点更新板块、六区一县更新规划及30个城市更新片区更新指引

在长沙“一核两带多区多点”城市更新空间总体结构安排下,对8大更新板块精细划分,明确32个更新片区,六区一县更新规划和片区、区域更新指引。

八大重点更新板块

(二)六区一县更新指引

根据长沙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要求,要明确各区县的城市更新目标、各类更新对象及规模、绿地、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交通设施的更新任务和主要方式。

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三)更新片区指引

单个更新片区规模控制在 4-6 平方公里,特殊地段可适当缩小,划定更新片区 32 片,总用地面积 129.6 平方公里。

长沙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对其中30个更新片区提出了明确的更新指引要求。

四、长沙城市更新工作机制、主要工作流程及片区城市体检制度

(一)长沙城市更新工作机制

(二)长沙城市更新主要工作流程及责任主体梳理

《实施意见》明确了长沙市城市更新工作主要流程包括摸清底数、编制中长期专项规划、制定年度计划、开展城市更新片区城市体检及更新方案制定。

说明,图片来源于长沙市人居环境研究院“《长沙市城市更新片区(单元)城市体检和策划技术指引》解读”一文。

(三)片区城市体检制度

长沙在城市更新工作中秉持着“无体检不项目”的工作理念,坚持以更新片区为单位,以城市体检为基础,全面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并编制了《长沙市城市更新片区(单元)城市体检和策划技术指引》(下称《技术指引》)。城市体检的主要工作流程如下(图片来源于长沙市人居环境研究院“《长沙市城市更新片区(单元)城市体检和策划技术指引》解读》”):

五、长沙城市更新土地要素保障及供应机制

《实施意见》明确“探索城市更新重大项目土地一二三级联动开发机制,严格规范合同条款和转让要求,特别是按土地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在土地合同签订时,将明确的投资主体、权利义务、改造方式、建设计划、产业形态、运营管理等要求纳入土地出让合同或补充合同,确保土地高效利用。研究历史保护建筑物产权变更方式,完善土地产权和建筑物登记”。

《关于加强城市更新片区土地要素保障的通知》(长政办发〔2021〕27号)对城市更新土地供应提出了分类要求。值得注意的是,长沙城市更新除了提出重大项目可施行“一二三”级联动外,经营性用地等可施行条件、带方案挂牌出让此外,为了确保收益平衡,允许区域项目“肥瘦搭配”操作,以及经营性资产收入运营收益的弥补;规划指标调整;容积率转移等等。

六、社会资本参与长沙城市更新的方式及资金来源

社会资本参与长沙城市更新的方式

城市更新资金来源

七、长沙市明确构建“4433”现代化产业体系及产业布局

湖南省明确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即改造提升现代石化、绿色矿业、食品加工、轻工纺织4大传统产业,巩固延伸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农业、文化旅游4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数字产业、新能源、大健康、空天海洋4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生命工程、量子科技、前沿材料4大未来产业。长沙市明确构建“4433”现代化产业体系,即推动工程机械、新材料、汽车、现代金融4个支柱产业提能发展,推动数字产业、智能产业、新能源、大健康4个新兴产业领先发展,推动都市农业、食品加工、文化旅游3个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推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基因技术3个未来产业突破发展。

根据长沙《实施意见》要求,坚持规划引领,产城融合。推进产城融合,促进职住平衡,盘活存量资源,优化城市功能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齐头并进,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场景、新功能。

根据《专项规划》的要求,工业布局优化:逐步调出中央核心区范围内零散工业用地约123.25 公顷,为补充绿地及公共服务设施腾挪空间。鼓励外围片区内旧厂房、零散工业用地的成片连片改造及空间整合,鼓励“工改工”、“工改高新”,严格控制“工改居”“工改商”等,结合现行政策的控制要求和配套指引,允许开展复合型用地的开发利用,并适当配置一定比例的配套服务设施。推动传统工业用地向工业园区聚集,加快推进产业规模化、集群化、专业化发展。此外,对创新空间供给,创新性产业用房,联合办公空间,优势资源活化等提出了要求。

八、长沙城市更新代表性案例及模式

“一二三级联动开发”模式——天心区新开铺片区城市更新项目

1.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天心区赤岭路和新开铺街道,北侧为南二环、西临湘江南路,东至芙蓉南路与新姚北路,南达友谊路,面积为393公顷(5895亩),综合片区控规修改后,预计经营性用地约700亩。总投资200多亿(包括一级开发投资50多亿和二级开发投资超150亿)。

2. 合作内容

(1)片区土地一级整理开发,包括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提质改造、农安小区提质改造及城中村改造等;

(2)二级市场开发,包括土地保底摘牌、经营性用地开发建设;

(3)三级市场运营,包括产业导入、资产运营等。

3. 实施模式

按“政策主导、市场运作、多方筹措、自求平衡”原则,采取“一二三级联动开发”模式实施,以“改造为主导,拆除为辅”方式实施。采用滚动开发,整体合作期不低于15年。项目招商主体是湖南天心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由中建五局、葛洲坝集团联合体中标。

4. 资金来源

资本金由股东方按持股比例出资,其余资金以项目公司为主体向银行申请城市更新项目贷款。

专项发债模式——芙蓉区东湖村城中村改造项目

本项目改造范围内土地性质为集体用地,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108.9亩,涉及拆迁建筑面积为136800平方米,全部为住宅面积;涉及拆迁户数为628户,涉及拆迁人数为2860人,安置方式全部为实物安置,安置房安置人数2860人。

本项目在拆迁地原址新建安置房小区,安置小区总用地面积8682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80261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257647.05万元,本项目资金筹措方式包括资本金及专项债券,其中:资本金157647.05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61.19%,发行专项债券10000.00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38.81%。

PPP模式——圭塘河溪悦荟EOD项目

该项目是雨花区政府与中建五局、步步高集团联合打造的长沙首个PPP模式的公园商业综合体。项目南起香樟路、北至劳动路,总占地面积约500亩,总投资约15亿元,拥有2.3公里河岸线。

项目以圭塘河综合改造与环境治理为基础前提,通过与汉诺威、长勘院等设计院通力协作,引进德国技术,打造“海绵体”、最智慧河道系统、最丰富滨河公园,全面提升圭塘河岸面貌,推进流域商业、旅游、文化发展,打造城市品质生活场所;顺应“公园+体育+商业”的商业发展新趋势,规划了七大丰富业态组团,将潮流餐饮、体育运动、科普研学、儿童游乐、数码科技等业态纳入其中,打造了网红互动风车、夜光跑道、三塘一井等八大特色亮点。

其他案例代表

第二章  武汉市城市更新及城中村改造的政策体系、推进流程、征拆模式、产业导入、投融资模式及案例分析

武汉市一直高度重视城市更新工作,2004年启动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是全国最早一批启动城中村改造的城市之一。2019年进入有机更新阶段,提出推动城市更新从“拆改留”向“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转变。2019年,市人民政府印发《武汉市城市更新“留改拆”并举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19〕111号),提出武汉市城市更新从“拆改留”向“留改拆”转变。2021年,《“十四五”更新规划》进一步提出武汉市“留改拆建控”并举的更新理念,更新对象向老旧小区、历史街区、生态空间、公服及基础设施等方面扩展,改造手段从拆除为主向保留整治、改造腾退等多种方式并举转变。其次,在成片区的改造模式上,武汉更新工作从过去以重点功能区与城中村成片拆除为主,向以亮点片区、更新单元“留改拆”综合更新为主转变。《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21〕65号)则进一步明确“坚持因地制宜、‘留改拆建控’并举,分类实施‘留房留人、留房提质、拆除改造’”。

整体而言,武汉城市更新秉持“成片推进,单元更新”理念;通过市区联手方式,兼顾平衡两个“1+1”联动机制,即“实施主体(武汉市城市更新投资有限公司及由更新领导小组依程序单项确定的平台公司)+区平台公司”以及“更新项目+平衡项目”(类似于“肥瘦搭配”),即要求按“全要素、全周期平衡”的原则编制资金平衡方案,将更新单元范围内“留、改、拆”等各类项目整体打包算总账,将土地一级整理、二级开发、三级运营的全部收支列入资金平衡方案,尽可能做到综合平衡、动态平衡、长期平衡。在土地出让方面,允许带条件挂牌等方式出让,针对更新项目的资金缺口,可在全市范围内组合平衡项目一同出让等等。

武汉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坚持“留改拆建控”并举,稳步实施城中村、景中村改造,积极推进33个更新单元改造,完成200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加强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武昌古城、汉阳古城保护利用,修缮改造延庆里、民众乐园等4处特色里份和历史建筑,优化提升昙华林、黎黄陂路、一元路3个特色区块。深化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

一、武汉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规划、政策体系及基本内容

(一)城市更新规划

武汉将城市更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十四五”以来,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成片推进、单元更新”工作要求,将城市更新单元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一种单元类型,构建了“十四五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城市更新年度计划”的规划层次。

武汉在学习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前期城市更新试点项目规划编制实施经验,提出了“成片推进,单元更新”的城市更新规划总体思路。组织、指导各中心城区、东湖风景区按照强功能、补短板、显特色的原则开展了城市更新单元的划片及定位,通过各区申报现已初步谋划城市更新单元共计32片,拟通过“留、改、拆、建、控”并举的模式实现城市更新。按照“加快实施一批,谋划推进一批,研究策划一批”的原则,成片实施更新。其他更新项目加快实施,对更新单元及成片改造区域以外的零星更新区域,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房屋腾退、征收储备等方式实施更新。

(二)城市更新政策

武汉市城市更新政策起步于“城中村”改造政策,并逐步整合了“旧城区”、“旧厂区”、“棚户区”等类型的改造政策。但至今仍缺乏一部关于城市更新范围、内容、程序等基本内容的总领性文件。武汉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210209号提案的答复》提出武汉拟探索构建1个框架性的实施意见、1个统筹性的实施办法、N个配套政策文件为一体的“1+1+N”城市更新政策体系。2023年4月26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武汉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武办文〔2023〕15号),开展32片城市更新单元推进工作试点。《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601号提案的答复》公开内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起草了《中心城区更新单元申报及审批流程(试行)》,对城市更新单元的工作程序进行了进一步明确,目前该文件正在报审中。《武汉市城市更新办法》立法前研究工作列入2023年市政府立法工作计划。目前,武汉已成立市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由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出台规划、土地、金融、财税、建设、运营等方面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支持政策。

(三)城市更新基本内容

1. 城市更新原则

从政府在城市更新项目中的角色而言,《关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意见》(武发〔2013〕15号)规定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强调政府的主动领导作用,对于社会力量,主要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目前,武汉市在城市更新行动中转变思路,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模式,由“拆改留”向“留改拆建控”转变。

2. 城市更新标准

“十四五”期间,武汉城市更新工作将坚持“留改拆建控”并举。其中“留”以景中村、绿中村与老旧小区为对象;“改”以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与工业遗产为对象;“拆”以旧城旧厂与旧村为对象;“建”包括提功能、补设施;“控”包括生态保护修复、城市设计与建设管控行动。以主体功能区单元为基本单元,成片连片推进城市更新,在单元内集成更新政策和“留改拆建控”各类更新项目,优先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及保障公共利益落实。

3重点城市更新单元类型

二、武汉城市更新工作机制及工作流程

(一)城市更新模式及做法总结

1. 城市更新模式

《武汉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武办文〔2023〕15号)明确提出创新更新模式。各区要引入市场公开竞争机制,确定更新单元实施主体,统筹指导实施主体编制更新单元实施方案,具体包括规划设计方案、更新项目库及更新项目资金平衡方案。按“全要素、全周期平衡”的原则编制资金平衡方案,将更新单元范围内“留、改、拆”等各类项目整体打包算总账,将土地一级整理、二级开发、三级运营的全部收支列入资金平衡方案,尽可能做到综合平衡、动态平衡、长期平衡。

2. 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审批程序及内容

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分为“城市更新单元评估与规划指引”及“城市更新单元实施方案”两个阶段。

(1)城市更新单元评估与规划指引由各区政府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成果经由市级相关部门及专家审查后,作为城市更新单元实施方案编制的重要基础。

(2)城市更新单元实施方案则由更新单元实施主体组织编制,编制过程中一方面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及单元内居民、企业参与实施方案编制;另一方面,基于市场需求和市场规律,匹配任务与资源、功能与产业,强化项目的可实施性。实施方案由区政府组织审查,并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后,上报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如涉及控规修改,需按程序同步编制控规修改方案报批。

(图:武汉市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编制流程示意图,来源:武汉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3. 历史保护类更新单元的规划编制“四个先行”做法总结

针对历史保护类更新单元面对的问题及困难,2023年7月29日武汉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示的工作动态《塑造城市更新的新动能|武汉:历史保护类更新单元规划编制与政策探索》总结了武汉探索的“四个先行”做法及经验。

做法一:评估先行,尊重多样产权与多元主体

开展单元内人口、用地、产权、建筑、设施等详细调查,形成问题清单。通过共同缔造,厘清多方主体诉求,形成需求清单。盘整形成低效用地、低效建筑、低效设施三类资源清单。同时,开展交通、市政设施、公服设施等承载力评估,明确单元内规模增量和各项更新任务,形成任务清单。

做法二:主体先行,实施主体早介入,保证规划可行性

由区政府明确更新单元实施主体,委托实施主体参与城市更新单元实施方案编制,并帮助实施主体掌握更新单元内各项基础信息,便于主体尽早对更新单元进行谋划与测算,并提前进行统筹招商、引入更新项目主体等工作。

实施主体是武汉市城市更新投资有限公司及由更新领导小组依程序单项确定的平台公司。

做法三:策划先行,激发主体动能,保证项目实施成效

更新单元实施主体在城市更新单元评估与指引的要求下,先期开展项目特色和功能产业策划。将更新单元内项目分为经营性、自平衡准公益、公益类三类项目,并基于收益能力将三类项目组合捆绑,在保障更新目标实现的同时加强城市更新单元实施方案的实施可行性。

做法四:运营方案先行,推动一二三级联动

将长期运营设计前置,纳入城市更新单元实施方案,对不同类型项目的盈利周期、盈利能力统筹考虑,开展土地收益、改造投入、税收回报等不同阶段的财务分析,统筹安排各类项目滚动实施,以基础设施改善、公共空间提升拉动准公益和经营性项目的持续升值。

(图:土地一二三级联动机制示意图,来源:武汉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二)城中村改造

1. 工作机制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中村和旧城改造等工作的通知》(武政〔2009〕37号)对城中村改造的工作职责及程序进一步明确。

2. 工作流程

三、社会主体的参与及资金来源

(一)社会主体参与

响应武汉市“城市更新年”行动计划,2023年以来武汉城建集团、市城投集团公司等地方国企城投平台与各区签订多项城市更新投资合作协议,包括洪山区鲁磨路信创产城片、武昌区杨园片、白沙科创片、华中音乐谷片城市更新等等。

此外,邮科院宿舍片城市更新项目为洪山区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实施的首个城市更新项目,洪山区已与中交一航局工程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更多社会主体如中核华兴公司、中建三局三公司等也参与到武汉城市更新中。

(二)资金来源

《关于印发加快武汉市城市更新项目试点工作实施若干意见的通知》(武自然资规发﹝2021﹞ 76号)规定,实施主体负责开展筹融资工作,针对更新项目的资金缺口,可在全市范围内组合平衡项目一同出让,申请专项贷款,实行资源专用,独立运作,封闭管理的模式,保障项目资金需求。积极引入各类社会资本,以市场化运作的产业投资基金为主,探索设立城市更新专项基金......

除财政资金、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银行资金外,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资本资金也是城市更新资金重要来源,根据《湖北省城市更新工作指引(试行)》(厅头〔2022〕1741号),在金融保障措施层面,明确以下内容:

1. 鼓励金融机构参与

引导和鼓励保险、金融机构进入城市有机更新领域;鼓励实施主体在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发行各类债券募集资金;探索开展以城市更新项目债权资产、收益权资产、不动产资产为主的资产证券化资金募集业务;鼓励设立私募和政府性城市更新产业基金,以股权等方式为项目筹集资本金,撬动市场化资金投入,引导资本投资方向、招商引资。

2.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对有一定收益或稳定盈利模式,符合相关规定的补短板重大项目,鼓励采取PPP等方式投资、建设、运营。规范PPP项目操作;推动存量资产证券化,通过转让一运营一移交(TOT)、改建-运营-移交(ROT)等方式盘活存量经营性资产。依托产权交易机构打造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项目交易平台,建立健全产权融资、资产移交和社会资本退出机制;创新使用“股权投资+EPC”等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探索前端征地拆迁和一级开发、中端土地二级开发、后端产业导入及运营管理三级开发联动,实现城市更新由“开发理念”向“经营理念”转变。

3. 探索资金组合拳

按照城市更新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探索使用资金组合拳,在满足相关法规政策的前提下,拆分项目包,不同子项目采取不同的资金筹措方式,例如:地方政府专项债+市场化融资、专项债用作资本金、债贷组合、专项债转贷、“PPP模式+专项债+市场化融资”等。

武汉在探索市场主体参与等多渠道筹措方面,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武政办〔2021〕69号)明确,建立老旧小区改造资金由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的机制,提出从中央资金、市区财政资金、专营单位出资、居民与原产权单位支持、新增设施有偿使用、社会资本投资、金融机构参与等多个方面筹集资金;鼓励有条件的区可将1个或者多个老旧小区与辖区内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项目统筹搭配,以项目收益弥补老旧小区改造支出,实现收支平衡。

四、征拆及土地供应机制

(一)房屋征拆

《武汉市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317号)、《武汉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操作指引》(武政规〔2023〕7号)对国有、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工作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关于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的职责分工,市人民政府令第317号第三条明确“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工作。区人民政府可以确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相关部门作为实施部门,具体实施辖区内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工作。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管理本辖区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工作。”第五条明确“实施部门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确定第三方机构作为征收服务单位承担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过程中的辅助性事务工作。实施部门应当与征收服务单位签订合同,并对其在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过程中实施的行为进行监督。”

武政规〔2023〕7号第四十八条对预征收签约比例做出要求,“采取预签征收补偿协议方式实施房屋征收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在征收决定作出之前,根据征求意见后确定的征收补偿方案与拟征收房屋所有权人、公有房屋承租人签订预征收补偿协议。在规定的预签约期限内,预签约户数达到规定签约比例的,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并公告后,预征收补偿协议生效;预签约数量未达到规定签约比例的,终止实施预签征收补偿协议方式的房屋征收。签约比例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区人民政府确定,但不得低于85%。”

关于房屋征收中的司法强制执行,市人民政府令第317号第二十条、武政规〔2023〕7号第七十三条有明确约定,其中市人民政府令第317号第二十条被征收土地所有人、使用权人在责令交出土地决定或者征地补偿安置决定规定的期限内不腾退土地和房屋,且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由区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土地供应机制

《关于印发加快武汉市城市更新项目试点工作实施若干意见的通知》(武自然资规发﹝2021﹞ 76号)规定,实施土地政策支持。更新项目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发放预供地意见书,明确项目意向用地单位,待项目符合土地出让条件后,采用带条件挂牌方式出让......更新项目完成征收后,可依据征收完毕确认书、权审报告或土地证和规划设计条件等采用带条件挂牌等方式出让......

《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意见》及附件《全市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实施细则》(武政规〔2021〕10号),明确了国有土地划拨供应范围包括“……(五)因集体土地征收需要建设还建安置房用地;(六)集体土地征收提供给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安置政策规模以内的产业用地。……”

《武汉市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武政办〔2023〕121号)关于收储支撑,明确“鼓励政府收储、政府平台机构收购整合再开发,探索自主改造、政企合作、企企合作及连片开发、统招统租、整治提升等方式……推动低效工业用地改造……在不突破最低价标准和成本价前提下,探索产业项目“控地价、竞税收”等综合评价出让,探索产业用地的成本价(租)采取片区内不同用途土地面积或者土地价格占比分摊计算。”《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上楼”实施方案》(武政办〔2023〕119号)明确“可采取新供地、更新改造(含拆除重建)、提容改造(含增加建筑物)等方式建设。”

《关于“城中村”综合改造土地房产处置及建设规划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武政办〔2004〕173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中村和旧城改造等工作的通知》(武政〔2009〕37号)、《关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意见》(武发〔2013〕15号)对武汉城中村改造模式及供地模式进行明确,梳理如下:

综上,A、B类村一般引入房企进行项目开发,其改造模式可概括为“生地出让”,即城中村项目土地按照现状挂牌出让给房企,同时开发地块与还建地块捆绑出让,房企在摘牌后从事一、二级开发,即实现了土地一、二级联动开发;依照规定以政府土储部门为实施主体的C类“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项目采取统征储备方式,土地储备中心委托房企进行拆迁补偿安置,待土地一级开发完成后进行净地招拍挂公开出让。武汉城市更新土地供应模式将随城市更新办法的立法工作及配套政策相继出台进一步完善,武汉目前还在探索城市更新单元内土地出让收益、国有资产运营收益的市、区财税协调政策机制、单元内政府收益返还滚动投资机制。

五、产业要求及导入

武汉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推动主城区转型提质,支持7个中心城区做强数字经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实施“工业上楼”,促进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推动4个副城产城融合,支持东湖高新区加快建设武汉新城,大力发展独树一帜的光电子信息产业,打造世界光谷;支持长江新区加快建设江湾、五通、阳逻3个组团,大力发展低碳、健康、智造产业,打造区域重要增长极;支持武汉经开区加快建设军山新城,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打造中国车谷;支持临空港经开区加快建设国家网安基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中国网谷。推动4个新城区以信息化赋能四化同步发展,支持常福新城、纸坊新城、天河航空城、航天新城扩容提质,增强城关街道和中心镇(街)集聚力,因地制宜打造新型工业化基地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此外,《武汉市国土空间“十四五”规划》明确29个市级重点功能区片、21个区级重点功能片区、10个标志性区域主导功能,进行重点功能区片布局。

六、武汉城市更新案例简析

(一)武汉人工智能科技园PPP项目

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由拥有20多年历史的沌阳街民营科技工业园改造而成,属于旧工业园区“腾龙换鸟”,项目占地201亩,投资20.07亿元,在老旧工业园基础上开发创新产业聚集区,共同打造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项目。

2018年10月武汉经开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PPP项目的政府出资代表,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盛世鸿明基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签署《PPP项目股东合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人工智能科技园(沌阳街民营科技工业园一区改扩建及产业提升)PPP项目”以“城市更新、盘活存量”的方式,整合土地、政策、社会资源、招商引资等多类要素,将规划建设大数据平台、运营管理平台、政企互动平台、生活服务平台、智能化应用等智能化设施,打造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园,促进老旧工业园区完成战略转型升级。

联合体中,中国一冶集团负责项目改造和融资,盛世投资集团负责后期项目运营,该项目资金筹措总额 20.06 亿元,其中自筹资金投入4.01 亿元。其中,项目资本金为总投资的 20%,其余 80%可通过融资方式筹集。项目公司中政府方出资代表出资占股 10%,中标社会资本出资占股90%。

(二)华中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工改商项目

该项目属于旧厂改造,工业改商业城市更新项目,改造特点为拆除重建、局部改建、建筑活化。华中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改造前是湖北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的工业老旧厂房,为 20 世纪 70 年代传统的红砖工业建筑,以多层砖混结构为主,建筑层高多以大空间为主。2017年电建地产联合旗下商业运营上市平台——南国置业,与湖北电建一公司签署正式合作协议,共同围绕小龟山工业园区进行改造,改造后成为从共享到共生多功能产业园。

电建地产旗下南国置业依托运营优势和产业资源,项目依托“金融+文化+公共空间”的发展定位,打造武汉低密度古城保护利用的产业园区。截至2022年,园区已引入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中部基地、湖北省上市指导中心、联投资本、鄂旅投资本、清科创业中心共计31家企业,国有企业入住率达55%,园区整体出租率已接近96%的满租状态,园区企业累计投资项目477个,累计投资金额108亿元,2021年度纳税达6.85亿元。如今是一座集金融、文化、办公、展览、休闲于一体的花园式生态智慧园区,成为了城市建设与运营的新典范。

(三)武昌古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该项目将对面积约7.9平方公里的武昌古城进行修复性建设,项目建设主要分三个版块,即古城风貌区保护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升级改造。区域升级改造主要包括历史建筑修缮、小区环境综合整治、供排水管网改造、立面整治、集贸市场改造、绿化升级改造等。武昌古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资金筹措总额 156.94 亿元,自筹资金投入92.94 亿元,剩余 64 亿元通过发行武汉市武昌区古城老旧小区改造建设项目专项债筹集。

(四)武昌杨园城市更新单元

武昌杨园城市更新项目于2022年批准纳入武汉市城市更新试点项目,是2023年全市32片城市更新单元中“强功能类”项目之一。根据公开信息,项目基本情况如下:

1. 项目规模:总用地面积约128公顷,现状总建筑面积约232.1万㎡。其中拆除类更新46.3万㎡,拟改造更新5.7万㎡,拟保留更新21.65.7万㎡,其他保留建筑158.5万㎡。其中拆除类更新占比20%。

2. 实施主体:武昌区与市城投集团及市铁投公司联合成立武昌城市更新公司,市区合作,实体化运作实施项目。

3. 资金筹集:2022年12月取得市城市更新中心关于项目综合平衡方案的批复,项目共计获得11家银行授信批复540亿元,额度已覆盖项目融资需求。

4. 更新改造内容:改造更新方面,完成四美塘铁路工业遗址公园改造建设工作,高质量保障设计双年展活动成功举办,正在加快推进四美塘文化公园招商运营工作,计划2024年底全面启动园区试运营。保留更新方面,正在加快谋划打造老旧小区保留更新示范项目。拆除更新方面,武昌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成立杨园城市更新项目征拆调度指挥部,正在加速推进四美塘扩大一二号地块、R2地块、B地块等项目征收前期报批和建设新村36栋房屋征收实施工作。

(五)其他案例

更多基础设施及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项目相关业务的交流与合作,欢迎联系西政财富和西政资本。




专业文章链接







1“新基建”要救经济了

2. 放弃幻想

3地方国企与城投平台项目融资的高压围堵

4. 就业问题靠什么解决

5. 要不要再走“老路”



西政投资集团业务介绍



一、城投业务

1.城投债认购

2.城投非标业务:股权投资、F+EPC、保理等

二、地产及城市更新项目前融业务

1.招拍挂拿地及城市更新项目前期融资

2.保理、融资租赁及供应链融资

三、财税及跨境业务

1.城市更新及开发建设项目税筹服务

2.金融产品销售、高净值客户资产配置及税筹服务

3.资金出入境及跨境投融资服务


PS: 非常欢迎同行加入我们的互动交流群,因群成员人数已超过自行加入的限制,请添加西政资本的微信号XZ-ziben,由该微信号邀请您加入互动交流群。

业务联系人:刘女士
电话:0755-86556896
手机:13751178868(微信同号)
邮箱:xizhengtouzi@163.com
后台及转载联系人:西政资本3(微信号:XZ-ziben

西政资本

专业铸造极致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哟

“阅读原文”一起来充电吧

西政资本
西政资本是专注于房地产、城市更新、城投非标等业务的专业投资机构,我们将实时分享市场动态和业务操作信息,欢迎同业人士联系和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