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迷部落】卞玉兰 | ​​听汪朗讲述“六味”故事——汪朗新著《六味集》分享会侧记

文摘   文化   2024-11-04 00:01   江苏  
【第二届汪迷文学奖】投稿选登
听汪朗讲述“六味”故事
——汪朗新著《六味集》分享会侧记

卞玉兰

他来了,他来了!他给我们带来了新著《六味集》这本书,并与我们分享了书里书外的故事还有写关于在饮食中蕴蓄的感情。他就是著名媒体人、作家、美食家汪朗老师。关于谈吃的随笔集。汪朗老师的语言继承了父亲汪曾祺的通达,从容、幽默、又多了几分媒体人的严谨。

11月2日下午3点整汪朗老师新著《六味集》分享会在汪曾祺纪念馆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此次分享会主办单位:高邮市文联。协办单位:高邮市作家协会、汪曾祺纪念馆、汪迷部落文学。承办单位:扬州市祺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汪迷部落工作室、汪曾祺幼儿园。

分享会主持人是高邮市文联主席赵德清,他也是扬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他首先先介绍了今天参与分享会的嘉宾:汪朗刘阳夫妇,朱延庆张毓秀夫妇,著名作家、评论家费振钟,原泰州市文联主席,里下河文学流派倡导者刘仁前,评论家、江苏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扬子江诗刊》副主编晓华,中华书局资深编辑徐荣,原高邮市文联主席许伟忠,作家王树兴,高邮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徐霞,汪迷部落文学社社长姚维儒,汪曾祺幼儿园园长杨春琴,汪迷部落文学社会员代表、汪迷朋友们。一一介绍完,赵主席向大家介绍汪朗美食著作概况。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善于写吃的作家不胜枚举。出版家范用编过一册《文人饮食谭》,收入刘半农、林语堂、俞平伯、叶圣陶、梁实秋、郁达夫等名家谈吃的文章56篇。汪曾祺也主编过一册现当代作家写吃的《知味集》。专书比如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唐鲁孙写吃的随笔集更是出版了皇皇十卷。但与其他作家相比,汪曾祺的美食文章更加深入人心,深受读者喜爱。汪曾祺研究专家杨早在《吃什么和想什么》一文中说,汪曾祺“将‘吃什么’审美化,就赋予了‘饮食’以艺术层面的意义”。把形而下的“吃”写得有趣、有味、有美感、有文化,并不容易,汪曾祺做到了。汪朗老师可以说是有家学渊源的,美食文章也写的非常棒,这些年出版过《四方食事·胡嚼文人》《文人与食事》《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刁嘴》《食之白话》《衣食大义》。2024年6月出版的《六味集》,看起来是在写饮食,其实是从非常小的切口进入,讲述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吃饭。“民以食为天”。书中引用了130多条古文,文章大都是过去的专栏文章,有的1740个字,有的3300多字,都是围绕各类美食乃至日常食材信笔写来,从古人笔记所记到亲身经历,看似漫无边际,实则是从一个有趣的角度谈中国文化。汪曾祺有一本《五味集》,大家在阅读汪朗老师的《六味集》时不约而同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今天想在现场听到汪朗老师解答:一是书名的由来,为大家解密“酸甜苦辣咸”五味之外的第六味是什么?二是这些年写美食文章的体会,怎么样把美食写成文章?三是与父亲汪曾祺相比,您的美食与文章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和不一样的地方?

汪朗老师在新书分享时说今天其实就是与大家的一个见面会,非常感谢各位汪迷朋友。他说,先回答主持人的第一个问题,书名的由来,为大家解密“酸甜苦辣咸”五味之外的第六味是什么?刚开始书名是《六味》,但会让人联想到一种药品叫“六味地黄丸”,故在编辑时编者提了一个建议加上一个字“集”,那这书名就叫《六味集》。他很谦虚地说:“其实称之为‘集’也是不够格的,但也没别的好办法。”同时也为大家解密了“酸甜苦辣咸”五味之外的味是味外之味‌。汪朗老师解释说,所谓“六味”,实际上是在探寻五味之外的别一种味道,即味外之味。我这本集子不仅涉及食材选择和烹饪技法,大家更应关注与饮食相关的典故逸闻、人情世故,试图在五味之外寻找更深层次的意味‌。这本集子通过探寻味外之味,展现了背后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使大家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和人情味吧。这种对味外之味的追求,不仅提升了大家饮食的境界,也丰富了大家的精神世界‌。

第二个问题:关于写美食文章的体会。我想说的是,想去哪玩,去哪吃?将在当地的美食特色写出来,得有感性。说起美食,我大多是对家乡味道的回忆,还有乡情,每个人对家乡都有种特别的味道。将文字传神演绎出来。关于写旅游美食的文章也难写出彩,要有特殊的场景,这样文字表述方式才能更加打动人。

第三个问题:是与父亲汪曾祺相比,美食与文章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和不一样的地方?相同处就是我与父亲对美食日常生活有种热爱。还有文化背景‌,父亲的美食文章中常常涉及到地方文化和风俗,这种对地方文化的描写和传承,使我与父亲对文化的重视和传承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之处是写作的风格不同,还有情感表达上也是不相同,他写本身之外的别样感受,而我不是。最后用幽默诙谐表达方式说道,我编写的这本小集子大家觉得有兴趣,可随便翻翻。


高邮市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徐霞在发言时首先代表高邮作协感谢汪朗老师的新书《六味集》在高邮召开分享会。感谢王树兴老师为此次活动前后做的准备工作,还邀请到了名家大师来到我们高邮,受王干老师和苏北老师的委托将他们对这本书的阅读感受与大家分享。王干老师在读后感中写道:汪朗的文字有汪曾祺先生的淡定和简洁,同样写美食,汪朗与父亲在取材上有些不同,最明显的是,汪曾祺的美食文字充满了乡愁,充满对家乡的深情,而汪朗出生在北京,长在北京,除了插队到山西之外,并没有离开过家乡北京,因而他的文字里没有借食物来思乡,借食物来怀旧,他的文字的知识性更强,他的文字里的历史掌故更多,这是美食文字的另一个路径。或者这种文字具有知识内涵,在具体美食的描写中,汪朗有时更像一个厨师,他熟悉烹调的技艺和过程,他的文字有时候更像美文写就的教材,好读而又有指导性。汪朗本身就是一个厨艺精良的美食家,而且和父亲汪曾祺相比,他不仅会做淮扬菜,还会做北京菜、山东菜和山西菜。我还要感谢汪朗的《六味集》对我的一本新书的促进,《六味集》出版后,编辑李建新寄我一本,并嘱我也来一本,我觉得短期编不了,我读着汪朗可爱的《六味集》,激活了我的编写热情,我依样画瓢,编了一本《游食记》,连题目也是套过来的,不过李建新说,可以换个更灵动的名字,比如《把风情洒向参照》,我说《寻找他乡美人痣》,美食如美人痣,人见人爱,他乡的美食不仅有六味,关键在远方,远方和美食,都是梦之源。苏北老师的阅读感受:这本书的几十篇文字,每篇都有意思。即看看那些篇名,就想读下去:《豆腐西行记》《黄瓜活吃》《白菜随想》《韭菜的辈分》《大蒜食经》《面之高下》《大话稀粥》……我反正是不急,随时翻翻看看。这真的是一本好书,一本妙书,一本随时可以读,随时可以放下的书。这样的书,什么时代都可以读,今天可以读,明天可以读,再过100年,读起来依然好玩,这就是好书。


刘仁前在分享发言时说,非常感谢文联主席的邀请让我参加这次汪朗先生的新书分享会。说起这本书,这是一本非常小巧便携的书,随时随地可以读,也可随时随地放下。《六味集》这第六味我认为应是人生的况味,通篇感受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什么叫见多识广?信手拈来,这种随意、轻松的表达。也让人读完这本书有种莫名轻松感。给我第二个阅读感受,书中写到那些事,那种舒缓,轻缓的笔触来写一种美食。能写出这些美食,这些事情内心一定是非常丰富的皆通明的人情事故。

许伟忠说,第一点非常喜欢与汪朗先生交谈。《老头儿》姊妹篇《我们眼中的父亲》这写风格写法与老头儿的表达完全不是一回事,老头儿有种亲近感和亲和力。汪朗先生和妹妹们的写作风格在细节处体现,有些细节不为人知的事情不对外讲的事。还有为什么家人叫他为“老头儿”?这书里都有答案。第二点非常喜欢汪朗先生写的的美食文章,分析时有种直面人心的感受,他做事如读他的文章一样,真的让人受益匪浅,收获满满。


王树兴在分享发言时拿出汪朗历年的著作向大家展示,并介绍说《六味集》这本书出版设计非常时尚,携带方便,容易阅读。与汪朗老师认识了好多年,汪朗老师出版的每本书里的简介都是写着高邮人,可见他非常热爱高邮。汪朗老师他写美食与一般作家写美食不一样。关键他写美食要先研究后,还带有古今中外的阅读理解,他不单单是写美食,他还融入西方美食,他也是知名媒体人,对于大的美食品牌来说,他都有做过采访,再用文字报道出来。也真正算是一名文化研究者。



汪迷部落文学社社长姚维儒先生分享他的感受:汪朗的《六味集》,围绕各类美食乃至日常食材的信手拈来,从古人笔记所记到亲身经历,看似漫无边际,实则是从一个有趣的角度谈中国文化,汪朗深受父亲汪曾祺的影响,耳濡目染,日积月累,他写美食有家学渊源,也顺理成章。汪朗为文的语言继承了汪曾祺的通达、从容、幽默,又多了几分媒体人的严谨。历史上美食家多的去了,但父子一脉相承,都成了美食家的,恐怕也只有汪氏父子了

汪迷部落文学社秘书长徐松老师也分享了他的感受。他说,和汪曾祺先生一样,汪朗老师也是一位热爱美食的人,更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人。《六味集》书中的第“六”味,与“酸甜苦辣咸”绝不在同一层面上,那是“别样的滋味”“味外之味”。因家学渊源及深得汪老真传,汪朗老师平易近人、性情率真,说起话来也慢条斯理。人如其父,文如其人。当下我想说,如果说美妙的音乐可以“余音绕梁”,那么,汪朗老师的文字则“余味悠长”。


最后发言的是扬州文化名人朱主席,他说两天前收到这本书后,我用了一整天时间阅读,就书内的内容我也有记录和阅读感受。朗先生这本《六味集》我必须做到尊重,感触很深,敬佩朗先生。家有六味,灯火可亲,本来的“五味”多了一味,味外之味。我感到美食可以健身,让人美心。如果再加入一味文化进去,这个美味就更加给足了这个《六味集》的味道,也会给中国美食文化增加了好多新的认知。朗先生这本书有几种重要性,分别是:知识性,趣味性、历史性、雅俗性、文化性、亲民性,开拓性。供大家欣赏。

此次分享会活动在一片掌声中圆满结束,但《六味集》所带来的文化韵味和情感共鸣却久久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间。正如汪朗老师在书中所言:“因为美食,我们永远记得住乡愁。”这部作品不仅是对美食的颂歌,更是对家乡、对亲人、对文化的一种深情回望和温暖记忆。




汪迷部落工作室

热销图书


《风物集》

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定价68元/本,外地读者如需快递均为邮资到付方式,联系电话:13092061117,支付方式:汪迷部落工作室收款码扫码支付,注明“购买人、快递地址、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


《风雨集》

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定价68元/本,外地读者如需快递均为邮资到付方式,联系电话:13092061117,支付方式:汪迷部落工作室收款码扫码支付,注明“购买人、快递地址、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

《永远的父亲母亲》

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定价68元/本,外地读者如需快递均为邮资到付方式,联系电话:13092061117,支付方式:汪迷部落工作室收款码扫码支付,注明“购买人、快递地址、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


《文学家的秘境》

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出版定价86元/本,外地读者如需快递均为邮资到付方式,联系电话:13092061117,支付方式:汪迷部落工作室收款码扫码支付,注明“购买人、快递地址、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

汪迷部落工作室竭诚欢迎广大汪迷朋友、文学爱好者、基层写作者联系洽谈著作出版、版权合作、代理经营、文学交流等事宜!!!

联系电话:13092061117 陈玉华

【汪迷部落】重磅消息|“第二届汪迷文学奖”征文评选启事

【汪迷部落】卞玉兰 | 遇见腊梅花——读汪曾祺《腊梅花》

【汪迷部落】卞玉兰|院子里的五角星花

【汪迷部落】卞玉兰 | 中秋月

【汪迷部落】卞玉兰 | 饮食人间民俗情——汪迷中秋茶话会侧记

【汪迷部落】卞玉兰 | 心灵的收获——静读《瓦尔登湖》
【汪迷部落】卞玉兰 | 端午节情愫
【汪迷部落】卞玉兰|品读《文学家的秘境》
【汪迷部落】卞玉兰|蔷薇花
【汪迷部落】卞玉兰|再读《多年父子成兄弟》有感
【汪迷部落】卞玉兰|读书

【汪迷部落】卞玉兰|幸福生活在汤庄

【汪迷部落】卞玉兰|小包子,好味道

【汪迷部落】卞玉兰|寻访汪曾祺北京足迹

【汪迷部落】卞玉兰|我眼中的春天

【汪迷部落】卞玉兰|听“汪曾祺的高邮故事”访谈有感



【投稿注意事项】为让更多外地汪迷朋友文章及时安排推送,高邮本地作者如果在高邮本地其他公众号已经推送的文章原则上不再重复推送,以保证尽可能多地安排推送阅读研究汪曾祺作品的读后感、随笔、评论、论文等,更多地安排推送实践汪曾祺文学主张“小温大爱”、“人间烟火”、“有益于世道人心”的文学作品。作者投送稿件如果10天内未能推送,可自行投送其他平台。

投稿邮箱:385987962@qq.com。

敬请广大汪迷理解支持、相互转告!



本文配图和文字以及音频未注明作者的

敬请作者联系微信君加注

汪迷部落
汪曾祺老,祖籍高邮,文学新声,人文人性,惠泽当代,影响久远。爱汪老、读汪文,爱人生、写人生,组建“汪迷部落”,供大家交流学习,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