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汪曾祺妥妥的美食家身份家喻户晓。虽然谈吃的文字只占他作品很少的一部分,但当下读者传播最广的就是他的这一类美食文章。比如曾收入语文课本的《端午的鸭蛋》,其中的“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几乎成了高邮咸鸭蛋的精典描述,知名度颇高。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及其他新闻媒体多次来高邮,采访或拍摄汪老笔下的美食。据汪朗回忆:“虽然父亲汪曾祺对中国饮食文化很有兴趣,但直到1985年之后,他才开始写这类文章。”
汪曾祺散文中充满了对美食的热爱和细致的描写,如他在《人间至味》中精选了46篇美食佳作,涉及天南海北、春夏秋冬、人间百味的地方名吃。他的散文《家常酒菜》中详细介绍了诸如拌菠菜、煮干丝、松花蛋拌豆腐、扦瓜皮、炒苞谷、芝麻酱拌腰片、拌里脊片、油条搋肉等诸多家常菜的详细做法,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他还主编过一册现当代作家写吃的《知味集》。
汪曾祺有一本《五味集》。汪曾祺长子汪朗近期出版了一本《六味集》,这本书收录了29篇关于饮食文化的随笔。从书名上看,比五味还多了一味。汪朗说,所谓六味,写的是味外之味,文章对于食材选择、烹饪技法之类的内容虽有涉及,但更关注与饮食有关的人情世故,寻觅五味之外的别种味道。汪朗先生非常谦虚,他在自序里说:“偏偏家里又有个美食家横在那里,名叫汪曾祺......我写这些东西,老头儿如果看到,大约只会哼哼两声,心里头觉得和他文章的路子不一样,非驴非马,很不纯粹。”
《六味集》的写作风格独特,结合了传统笔记体小说和当代微博体的特点,文章精短且富有谐趣,符合汪曾祺的风格。书中不仅记录了汪曾祺与王世襄因吃结缘的故事,还提到了1960年代北京川菜的普及等历史背景,展示了作者对饮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汪曾祺谈吃的文章有不少与“乡愁”有关,如写故乡高邮和旅居昆明的吃食,从食物引发对旧人旧事的回忆。《六味集》中的文章同样蕴蓄了浓浓情感,他与父亲相比虽然少了一些旧的回忆,但丰富的美食经历,让他欲罢不能,什么豆腐、螃蟹、烤鸭、黄瓜、韮菜、锅巴、月饼,甚至臭食都成了他笔下的素材。《四川饭店杂忆》写1962年父亲汪曾祺回到北京,一家人终于团聚,父母为给子女补充营养,宁可做“月光族”也要时常带兄妹三人下馆子,去得最多的就是四川饭店。他们对担担面、抄手、小笼蒸牛肉等地道的川味小吃记忆犹新,尝鲜毛肚火锅,更是留下深刻印象。
要说汪氏父子美食文章的不同,汪曾祺的文章感性些,汪朗的文字则理性些。汪曾祺的文字间流淌着对生活的热爱,汪朗的文字往往会抒发对一些文化现象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如《豆腐的贵与贱》一文,作者细数豆腐的历史后,略抒感慨:“尽管刘安发明豆腐的说法并不可信,但人们至今对此仍津津乐道。这其实也正常。中国人多有尊上崇古心理,一件泽及众生的好事,总要找个有头有脸的人领衔才好,不能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这样的凡俗之辈,如此才觉得有说道,够分量。”这种文章风格的形成,有作者的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的推动。汪朗在自序中说:“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写作套路,主要是当初约稿的刊物都不是生活类的媒体,有的是财经类的,有的是管理类的,弄一篇纯粹谈吃谈喝的文章夹在其中,实在不搭。于是只得另想办法,以吃喝为主线,增添些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方面的作料,铺排之余略作发挥,争取和刊物的风格多少有些契合。没想到编者读者对此都还认可,一来二去,便成了现在的格式。”从这个角度看,《六味集》所收,并非“纯粹”谈吃的文字,而是以谈吃为由的文化随笔。
汪曾祺晚年时常翻阅的一些有关饮食文化的小册子如《随园食单》《清异录》等,据汪朗说多是他买来孝敬老爹的。“当时商业部在西单办公,东门外有一个出版社的读者服务部,常年售卖一套‘中国烹饪古籍丛刊’,单本售价不过块八毛钱。我去商业部采访后,经常在书店转转,碰见有合适的小书就买上两本,回家孝敬老头儿。后来他写文章,用过书里不少材料”“老头儿走后,这些小册子都归了我,后来写文章时也从里面找了一些材料。”这套“中国烹饪古籍丛刊”,见证了汪氏父子的“衣钵传承”。
汪曾祺谈吃的文章充满着书卷气,朴素动人,他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到文字中。汪朗的《六味集》谈吃会聊吃的典故出处,他的“味外之味”是这本书的“画龙点睛”。正如著名文化学者朱延庆,在通读全书后给出的中肯评价:汪朗的《六味集》具有七性和五亲:即知识性、趣味性、历史性、雅俗性、亲民性、文化性、开拓性,亲馨、亲和、亲美、亲近、亲惜!
纵观历史,算得上美食家的作家包括苏轼、李渔、袁枚、曹雪芹、鲁迅、梁实秋、陆文夫、范用等,举不胜举。这些作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对美食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见解。不仅擅长烹制美味佳肴,还将这些美食形诸文字,辑录成食谱,广为流传。范用编过一册《文人饮食谭》,收入刘半农、林语堂、俞平伯、叶圣陶、梁实秋、郁达夫等名家谈吃的文章;唐鲁孙写吃的随笔集更是出版了皇皇十卷;陆文夫岀版过《美食家》,此外,他还创办了“老苏州茶酒楼”,进一步证明了他对美食的热爱和专研,陆文夫的美食观点认为,美食不仅仅是解渴充饥的食物,而是以嘴巴为主的艺术欣赏——品味;现代作家孙甘露也在其作品《上海流水》中描绘了美食与文学的交融,展示了美食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上海作家沈嘉禄不仅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丰富的成果,还涉足饮食文化领域,被读者公认为上海老饕。他的美食散文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尤其是《上海老味道》一书,被许多读者认为是“美食随笔的开山之作”,并多次再版,畅销20多年。
沈嘉禄的美食散文不仅局限于“上海味道”,他还关注并积极体验其他城市、其他国家的美食,对发生在当下的时新风味也保持着欣赏的态度。他的作品以惆怅而温暖的笔调构筑了当代人的乡愁与风物的叙事模式,触及人性最柔软、最隐秘、最微妙的地方。沈嘉禄2020年曾随上海作家代表团采访过高邮,并写了《油条搋肉》等有关高邮的美食文章。如今我经常通过微信向他讨教,并能及时欣赏到他的美食美文。
汪朗的《六味集》,围绕各类美食乃至日常食材的信手拈来,从古人笔记所记到亲身经历,看似漫无边际,实则是从一个有趣的角度谈中国文化,汪朗深受父亲汪曾祺的影响,耳濡目染,日积月累,他写美食有家学渊源,也顺理成章。汪朗为文的语言继承了汪曾祺的通达、从容、幽默,又多了几分媒体人的严谨。历史上美食家多的去了,但父子一脉相承,都成了美食家的,恐怕也只有汪氏父子了。
汪迷部落工作室竭诚欢迎广大汪迷朋友、文学爱好者、基层写作者联系洽谈著作出版、版权合作、代理经营、文学交流等事宜!!!
联系电话:13092061117 陈玉华
投稿邮箱:385987962@qq.com。
敬请广大汪迷理解支持、相互转告!
本文配图和文字以及音频未注明作者的
敬请作者联系微信君加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