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位作者没有灵感

时尚   2024-08-03 19:30   上海  



写不出东西怎么办?这真是个致命的问题。毕竟灵感这东西,说来就来,不打一声招呼;如果不来,哭天喊地也没用。有时真的怀疑罗兰·巴特究竟是怎样一个怪人,才能将书写文字的快感比作“性高潮”,从而写下几万字的著作《文本的愉悦》。




 Jonathan Franzen的写作环境 

 书桌上只有一台未联网的电脑 



给时尚写作的人遇到瓶颈,情况会更难。无论是从甲方品牌文案,到乙方编辑、丙方作者,甚至只是单纯热爱时尚的“圈外人士”(虽然这个圈也并不存在)。因为时尚本身具有严苛的、规律的周期属性——从春夏到秋冬,一年两季时装周,交替上演;中间时不时还会举办几场度假(Resort)或邮轮(Cruise)系列。当然,其中大多数都不在中国,这意味着时尚写作者只能通过电脑屏幕云游世界各地,然后飞速写下最新热点。某种程度上,曾经给写作者的建议中常出现的那条“关掉互联网”,如今看来,适用面极窄。


有好有坏。好在“死期”(deadline)来临前一篇文章总会出现,坏就坏在短时间地写作背后难免会陷入一套固定模板——如最新趋势和设计灵感,至少能够达到及格线。这也无可厚非,毕竟灵感之所以被称为“灵感”,恰恰在于它那无法追踪寻影的“灵”之所在。



 电影《闪灵》剧照,1980年 



但时尚也有其独特之处,这也是为何给时尚写作的人通常都会找到聊以自慰的原因所在。比如,年初1月份John Galliano发布的颇受赞誉的Maison Margiela 2024春季高定系列,如同一剂强心针,给无数时尚写作者注入灵感迸发的瞬间。即便时隔已半年,其产生的蝴蝶效应仍旧绵延不绝。随着6月份秋季高定系列的缺席、同OTB集团的十年合约期限即将届满以及在LVMH集团总部的频繁现身,一时间,“Galliano奉上Margiela绝唱后重返Dior”的谣言四起,成为无数时尚写作者疯狂追逐的热点之一。但综观全部,最终的结论永远指向:可能会,可能不会。无一例外。


时尚写作势必要追逐热点,这与时尚转瞬即逝的本质紧密相关。姑且当作是在事情尚未下定结论前为谋生而完成的KPI,总归是好过熬了几个夜之后,草稿纸上仍旧空无一字,蜷缩在椅子上对着惨白的电子文档发呆。看来灵感也分好坏,坏的也要好过压根儿没来。



 Maison Margiela 2024春季高定系列 





某种程度上,时装设计师也应当归属于写作者的行列,只不过二者的工具稍有不同。即便Galliano已经被公认为时尚界的传奇设计师之一,他也仍旧会面临灵感缺失的状况。月初,英国时装作者Anders Christian Madsen受《System》杂志之邀对Galliano进行了一场近两个小时的深度专访,除开探讨了此前2024春季高定系列的设计背后,在采访的第二环节还增加了Galliano与时装院校学生的交谈。


其中一位学生问道:“当你在工作中感到困惑或怀疑自己时,你会怎么做?”Galliano半开玩笑,不紧不慢地回答道:“让我来告诉你个‘好’消息——你永远不会停止怀疑自己。所有人都有怀疑自己的时候,这很正常。关键在于你如何管理和引导它,把它转化成积极的力量。比如,尝试着去记录,灵感往往突然就来了。”



 Galliano的灵感缪斯“Auntie” 



听着有些理想化,仿佛暗示了灵感这种捉摸不定的东西最终一定会现身;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毕竟,当灵感尚未敲门,你还可以做些什么呢?唯一能做的,似乎也只有安静记录,然后等待,别无他法。


所有写作天才,大多都是靠着灵感支撑奋笔疾书才完成的经典著作。这是一套很重的枷锁,也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事实上,大多数成名作家也都会面临缺乏灵感的瓶颈期。英国作家Neil Gaiman曾如此生动地描述着自己遇到写作困难时的状况,“这种感觉非常真实。你会写着写着,忽然就卡住了。所有的角色不再说话。你原本一直在高高兴兴地转述着他们所说的每一件事,结果他们忽然坐下来,闭上了嘴。这时候你知道,你遇上了大麻烦。”


美国作家谭恩美(Amy Ruth Tan)也曾亲口承认,“写作的时间越来越久,有阵子甚至连一个句子都写不出”。据媒体披露,她花了三年时间才完成了小说《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1989)中的三个故事,然后用了四个月才陆陆续续完成了接下来的部分。而她的下一本小说《灶神之妻》(The Kitchen God's Wife,1991)更是花了一年半时间才完成了初步的草稿。”而金句频出的美国诗人兼作家Charles Bukowski面对自己的写作瓶颈期更是幽默——“写关于作家的写作瓶颈期,总比什么都不写要好得多”。



 Charles Bukowski在创作《枪击》,1985年 





肯定也会存在例外情况,比如灵感充沛的美国天才作家Thomas Wolfe。在英国戏剧导演Michael Grandage执导的《天才捕手》(Genius,2016)中,Jude Law饰演的角色原型便是这位作家。他有着源源不断的灵感,从地板写到冰箱,不分昼夜。没多久,昏暗的房间里便会铺满成沓的手稿。乍听十分羡慕,但他即将面对的是更艰巨的难题——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删减。在第二部长篇小说《时间与河流》(Of Time and the River,1935)成功出版之前,伯乐编辑Maxwell Perkins(Colin Firth饰)要求他对5000页的手稿进行删减,直至符合更适合读者阅读的篇幅。


最终,整个过程长达五年,Wolfe也经历了无数次崩溃以及必须要面对伴侣Aline Bernstein(Nicole Kidman饰)的分道扬镳。拥有灵感固然是好事,但若不懂得如何停止,以至于让写作侵蚀了全部生活,似乎结局更为悲惨。或许这也是梭罗借《瓦尔登湖》所表达的,写作的前提需要经历生活。



 电影《天才捕手》剧照,2016年 



假若将时尚写作类比于作家写作,属实有些冒昧,自觉羞愧。毕竟,几乎每一个为时尚写作的人,即便是业内知名作者,也鲜少见到以“作家”二字自称,更毋庸提及那些依靠飘忽不定的灵感敲门时才足以创作出一篇完整文章的写作。当然,这也并不代表着妄自菲薄。至少当下,仍旧坚持写作的作者都尚且保有着对于文字的敬畏之心。


写作很难,写出公认的佳作更难。但这种困难其实不在于“没有灵感”、“遭遇瓶颈”,而在于如何坚持将一个不太满意的作品完成。威尔士小说家Joe Dunthorne曾将这个过程比作“淘金”,即淘金过程中你必须要筛掉许多杂质,这是留下最终的金子的必经过程。



 Roland Barthes在写作 





这番委婉的建议同样也可适用于时尚领域。如果将2024春季高定系列看作是Galliano以时装作者身份著下的众多作品之一,诚然这场表演已经被业内外认证为近几年来最为出色且惊艳的一场时装秀,但在Galliano看来,这是最具挑战性的一季。因为在系列设计中首次尝试了斜裁和束腰廓形的结合技术,虽然高定工坊已经具备了顶级工匠,但这一过程仍然属于摸着石头过河。


甚至,他还坦言,“我曾经做过很多斜裁和斜裁刺绣,效果很棒,但一直不太满意。直到本季我和团队围坐在一起,利用现代科技和微距摄影技术观察了Madeleine Vionnet(法国时装设计师,以斜裁连衣裙著名)礼服上的珠饰缝制和组合方式,我们才顿悟——她用斜裁剪裁布料,但刺绣却是在直纹纹理上完成的。B*tch!如此简单,但我却是在职业生涯的尾声才发现!”最终,如我们所看到的,Galliano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



 Maison Margiela 2024春季高定系列 



Galliano的离职谣言暂未平息,他的归宿也未画上圆满句号。但所有热爱时尚的人都清楚,Galliano就是Galliano,无论归宿何处,他的作品精彩依然。时装表演在继续,为时尚的写作也不会因暂时的灵感缺失而停笔。最后,不如以Stephen King在《写作这回事》中提出的建议结尾,“最吓人的始终都是你开始之前的时刻。从那之后,情况只有往好处走了。”



 Stephen King在写作 







翻阅更多内容专题与时尚大片,

发现更多时尚创意者,就在iFASHION APP

 

iFASHIONist
iFASHION是现代传播集团Modern Media Group旗下整合新媒体平台,集合时尚领域内各类创意人才,提供展示及交流的新机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