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以后,要养成的7个“寿命加分项”,可以让你长寿到百岁

文摘   2025-01-11 18:15   重庆  

《黄帝内经》“人之寿命,必先得其道”。古代名医华佗曾提到,百岁老人通常有自己的养生秘诀,良好的生活习惯、恰当的食物搭配和适量的锻炼,才是长寿的真谛。

小镇上,住着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李爷爷。每次有人问他长寿的秘诀,他总是微笑着说:“早睡早起,心态平和,少烦恼。”

他并不是盲目地追求长寿,而是在生活中时刻保持着健康的节奏。李爷爷不熬夜,早晨五点钟起床,打打太极,喝上一碗粥。

即使到了百岁,他的身形依然笔直,行动灵活。听到这样的话,有些人会心动,但在我们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许多人很难做到这些。

那么,怎样的生活方式才能帮助我们在五十岁之后,更长寿?

1.起居有常,生活规律

“古人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黄帝内经》

当年纪逐渐增长,身体逐渐老化,我们更需要依赖规律的作息来维持身体的健康。

很多人年轻时熬夜,觉得不过是小事,不影响身体,但到了五十岁以后,熬夜的危害便开始显现。

长期作息不规律,不仅打乱了体内的生物钟,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增加患病的风险。   

研究发现,长期睡眠不足的人,比规律作息的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几率高出两倍。

保持规律作息,每晚保证7-8小时的优质睡眠,早睡早起,可以帮助你减少疾病的发生,恢复身体的活力。

健康建议:

养成定时作息的习惯,尽量避免晚上12点以后才入睡,尤其是中老年人,晚上的休息尤为重要。

睡前半小时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保持房间安静和舒适,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2.一日三餐,勿偷懒

老年人常说:“吃饭是最重要的事。”这话一点不假,尤其是对于五十岁以上的人来说,三餐的营养搭配决定了身体的长期健康。

可惜很多人到了中年,尤其是退休后的老人,往往因为活动量减少、食欲减退或是生活作息改变,忽视了日常饮食的规律,开始吃不规律、不营养的饭菜。

不良的饮食习惯不仅让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还会导致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一系列健康问题。《本草纲目》中提到食物的五味调和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平衡。   

健康建议:

即便是食欲减退,也要保证三餐的营养均衡,尽量吃新鲜蔬菜、瘦肉、全谷物等。

避免过度依赖高油高盐的食品,不挑食,保证食物多样性,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纤维。

3.饭后百步走,能活99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被很多人熟知,但真的是“百步”就能让你活到99岁吗?

其实,这背后藏着丰富的科学依据。饭后适当散步,不仅有助于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还能有效调节血糖,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的速度,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研究表明,饭后走一走,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预防胃肠不适。

同时,步行也是一种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心脏病的风险。

健康建议:   

饭后走个10到20分钟,轻松愉快地散步,而不是剧烈运动。这样不仅有助于消化,还能保持良好的血糖水平。

4.不沾烟酒,保养自己

烟酒的危害不分年龄,尤其是50岁之后,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减弱,烟酒对健康的伤害更为明显。

吸烟是导致肺癌、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罪魁祸首,而酗酒则会直接损害肝脏、神经系统,增加患癌的风险。

健康建议:

戒烟戒酒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可以逐渐减少其摄入量,找到合适的方法来替代烟酒的依赖,如喝茶、运动等,逐步减少身体的负担。   

5.劳逸结合,修身养性

进入50岁后,身体的恢复速度逐渐放慢,许多人开始感到体力不足。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彻底放松休息。

长期不运动,身体不仅会变得懒散,还容易增加体重,引发“三高”症状。另一方面,过度劳累则会让身体过度疲惫,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的风险。

《黄帝内经》有云:“动静结合,适可而止。”意思就是要根据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或过度放松。

健康建议:

根据身体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日活动时间,既要保证适度的运动,又要保证足够的休息。

可以选择每天散步、做些轻量的家务,或者练习瑜伽、太极等温和运动。 

6.哪怕独处,心情不受波动

“独处并不孤单,心情才是关键。”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因子女成家或外出工作,常常感到孤独。

情绪问题,焦虑、抑郁,容易影响身心健康。研究显示,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增加慢性病的发生率。

健康建议: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即使独处,也要学会与自己相处。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调节心情,避免过度焦虑。

7.控制脾气,与家人和和睦睦

“和气生财,脾气大伤身。”上了年纪的人,容易因身体不适、生活琐事或者与家人的意见不合而发脾气。

情绪波动对身体的影响是巨大的,长期的负面情绪不仅会让心情低落,还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健康问题。   

健康建议:

学会控制脾气,遇事冷静思考,减少无谓的争执。家庭和睦对健康至关重要,和家人多沟通、少争执,保持愉快的心态。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重庆城市TV生活
隶属于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