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著璎珞时,当愿众生,舍诸伪饰,到真实处。······ 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瞋痴,蠲除罪法。······ 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乃至“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遍十方。”[3]
“提倡读《净行品》,提倡‘善用其心,善待一切’,也许能够为大众提供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 生活禅’的宗旨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净行品》中深刻、生动地体现了这种大智慧、大慈悲的崇高的菩萨精神。具体来说,善用其心就是用大智慧觉悟人生,善待一切就是用大慈悲奉献人生。通过时时刻刻的善用其心,就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事事处处的善待一切,就能不断和谐自他关系。通过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和自他关系的不断和谐,人类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那种高度文明、和谐康乐的社会生活,就有可能从理想走向现实,从文字描述变成实实在在的生存环境。”[1]
“我们要在学佛的过程中,逐步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那些比较狭隘的想法,要时时刻刻想到众生。像《华严经·净行品》所说的那样:吃饭要‘当愿众生······ ’,睡觉要‘当愿众生······ ’,走路要‘当愿众生······ ’,一天当中的每一件事都不要忘记众生。我们只有做到和众生的苦难联系在一起,和众生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和众生的需求联系在一起,那才可以说是学习佛法,是在学习观世音菩萨的精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