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为什么整车厂造电池一定会失败(本质)

文摘   2024-12-03 18:16   广东  

这是一篇超越市场认知的文章:





整车厂自己下场造电池的目的:
一是为了保供,保障供应链安全
二是为了降本,让自己赚更多利润,毕竟电池占整车价值量的30%-40%,这么大的价值量,整车厂有动力自己干自己赚这个钱
三是为了掌握电池技术,增加整车厂对电池企业的谈判议价权



所以我们能看到,大部分整车厂都决定下场自己造电池
特斯拉下场造电池:4680电池
比亚迪自己造电池:刀片电池
广汽集团成立了因湃电池和巨湾技研两家公司来造电池
上汽集团主要采取合作的方式造电池:与宁德时代合作成立上汽时代,与清陶能源合作成立上汽清陶
吉利汽车下场造电池:成立了宁波威睿、耀宁新能源和衢州极电,来生产电池
长城汽车下场造电池:蜂巢能源

 




为什么整车厂造电池一定会失败?

电池制造至少有三大壁垒是整车厂逾越不了的。
  1. 资金壁垒
  2. 技术迭代跟不上
  3. 难以降本


一是资金壁垒和时间壁垒是难以跨越的障碍
为什么资金壁垒和时间壁垒是整车厂造电池难以跨越的障碍?


资金壁垒表现在两个方面:
1、研发资金壁垒:从2014年到2024年三季度宁德时代累计研发投入高达662.8亿元,累计净利润高达1480.3亿元
在2024年11月20~22日,以“重整边界 重构价值 重塑生态”为主题的2024高工锂电年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博士线上作主题演讲时提高,宁德时代已经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700亿元
整车厂虽然实力较强,但试问又有几家车企可以承受700亿资金的研发投入?





研发不仅仅是资金问题,还需要有对应的电池研发技术人才,及长期的研发深耕,研发时间壁垒也是无法逾越的障碍。

Nicolai Tangen:从0到37.5%的全球市场份额,你们花费了多长时间?

曾毓群:我们用了近12年,才从0增长至37.5%,这背后,不仅仅是这12年的努力,因为我们的团队在这个行业已经工作了四分之一个世纪。25年前,我们开始了与锂离子电池相关的业务,最初是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及所有消费电子应用提供电池。所以我们有25年的类似技术积累。





2、产能投资资金壁垒:
以下是部分动力电池企业2023年电池销量相关数据:

• 宁德时代:锂离子电池销量390GWh,同比增长34.95%,其中动力电池系统销量321GWh,储能电池系统销量69GWh.

• 比亚迪:2023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150.9GWh

• 亿纬锂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17.3GWh,同比增长140%,储能电池出货26.3GWh,同比增长约121%.合计43.6GWh

• 国轩高科:电池装销量为45GWh

• 中创新航:装车量34.09gwh,同比增速11.95%.

• 蜂巢能源:装车量为14.77gwh,同比增长115.62%.

• 瑞浦兰钧:装车量为10.43gwh,同比增速高达158.17%.

• 正力新能:装车量为9.21gwh,同比增速128.54%.


以下是部分动力电池企业2023年扣非净利润排行榜:

1. 宁德时代:扣非净利润为400.92亿元,同比增长51.65%.

2. 比亚迪:扣非净利润为284.62亿元,同比增长82.01%.

3. 亿纬锂能:扣非归母净利润27.55亿元,同比增长2%.

4. 国轩高科:扣非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123%.

5. 中创新航:2023年未明确披露扣非净利润,但归母净利润为2.94亿元.

其他企业蜂巢能源、瑞浦兰钧、正力新能均处于亏损状态


根据上述的电池销量数据以及动力电池企业盈利数据,大致假设,动力电池企业要达到规模效应或者盈利,至少需要30GWh以上的产能


整车厂背景的电池企业开拓其他客户的难度较大,因此整车厂销量需覆盖其布局的电池产能。假设单车带电量为50kWh,以宁德时代2023年动力电池系统销量321GWh的十分之一左右的规模测算,即30GWh的规模测算,对应车企销量需60万辆,2023年只有两家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60万辆,分别是比亚迪、特斯拉,这意味着绝大部分整车厂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足60万辆的情况下,贸然下场造电池将难以达到规模效应。



以下是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情况:

全球排名

据cleantechnica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是:

比亚迪以287.6万辆左右的销量位居榜首;

特斯拉销量约180.8万辆,排名第二;

宝马电动车(含插混)以50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三.


国内排名

根据中国乘联会公布的数据,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零售销量排名前十的分别是:

比亚迪以270.6万辆的销量名列第一;

特斯拉中国全年销量为60.4万辆,排名第二;

广汽埃安以48.4万辆的成绩位居第三;

吉利汽车全年销量46.9万辆,排名第四;

上汽通用五菱累计销量45.8万辆,排名第五;

长安汽车全年销量38.5万辆,排名第六;

理想汽车全年累计销量37.6万辆,排名第七;

长城汽车全年销量23.7万辆,排名第八;

蔚来汽车全年销量16万辆,排名第九;

零跑汽车全年销量14.4万辆,排名第十.




根据2024年11月亿纬锂能发布的可转债募集资金的使用项目情况看,44GW的电池产能需要投入总共106亿的资金,平均1GWh产能的投资金额约2.4亿元。
那么30GWh的电池规模(对应车企销量需60万辆新能源汽车)需要的产能投资金额为2.4*30=72亿元。

这个单GWh2.4亿元的投资是亿纬锂能最新的投资金额,这个是考虑到技术进步和降本的情况
如果参考蜂巢能源的投资金额,根据蜂巢能源募投项目测算,平均1GWh产能的投资金额约3.5亿元。那30GWh的电池对应的产能投资金额将高达105亿元。




可能你会觉得105亿虽然比较大,但这个金额整车厂应该还能承受,
但如果你看了国内上市的动力电池企业为了达到上面的销量所做的资本开支,你就会明白,这将是万劫不复的投资,资本开支的金额将大到就算是实力强的整车厂也难以承受

孚能科技最少的产能都已经达到114亿的资本开支
而国轩高科和中创新航分别达到455亿和752亿的资本开支
宁德时代更是高达1882亿的资本开支





整车厂造电池一定会失败的第二个原因是难以降本

宁组合
“宁组合”是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组合。它们围绕国家战略产业方向,成长性突出,技术步入成熟期,行业加速扩张,景气度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