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待发!
在今年春晚上,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H1凭借一场“秧歌”惊艳全球。
不久前,马斯克也曾宣布,2025年特斯拉计划生产数千台Optimus,并率先在自家工厂进行测试。
这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正从科幻走进现实,并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进入我们的生活。
据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04亿美元,2022-2030年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63%。
可见,随着AI大模型等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赛道正成为全球科技巨头竞争的焦点。
那么,人形机器人的爆发,将为产业链带来哪些发展机遇呢?
通过产业链来看,人形机器人上游涉及核心零部件众多,主要包括伺服系统、控制器、减速器等。
其中,减速器价值量高且应用广泛,是关节传动的必要零部件。
从价值量来看,2023年减速器在工业机器人上的成本占比近35%,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从下游应用来看,减速器的作用是将电机的输出扭矩变大,在机器人、起重运输、冶金、电力等众多领域至关重要。
按照分类,减速器主要分为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
我们不禁好奇,三者中谁更胜一筹呢?
现阶段,谐波减速器是轻负载机器人的理想零部件,体积小且质量轻。但它的缺陷是承载力不足、容易损坏。
相比之下,RV减速器重量更大,但好在其容许力矩负载可达谐波减速器的5倍以上,在重负载部位优势显著。
而行星减速器虽然集体积小、高刚性、高精度等优点于一身,奈何价格昂贵,多用于机器人关节处。
总的来看,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是当前的主流方案,行星减速器的降本问题则是重中之重。
而在我国众多公司中,双环传动和中大力德深耕RV减速器,绿的谐波则主攻谐波减速器。
其中,双环传动的优势更为明显,主要是因为公司具备两个硬核逻辑。
一个是,自身竞争力足够强。
双环传动作为我国RV减速器的龙头企业,拥有强大的市场地位和技术实力。
首先是,市占率断层第一。
在RV减速器市场上,双环传动2023年市占率达到14%,已连续三年位列国产第一,而国产第二名的飞马传动市占率仅有4%。
由此可见,双环传动的市场份额在国内断崖式领先,尽管与海外龙头Nabtesco还存在差距,但这也正是公司未来实现国产替代的机会。
其次是,强大的技术实力。
RV减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齿轮传动,将电机的高速旋转转换为机器人关节的低速高扭矩旋转。
因此,双环在老本行齿轮业务上的技术积累,对于减速器的研发至关重要。
目前,双环具备世界领先的齿轮制造设备,技术实力不容小觑。
在制造设备上,公司拥有多种海外先进设备,装备水平行业领先;在关键工艺上,其齿轮精度已经达到ISO6级,成功解决业界技术难点。
正是基于强大的技术,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电驱动齿轮领域的市占率高达70%,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全球市占率也接近20%。
如今,双环不仅为特斯拉提供减速器,还为博世、上汽、一汽、重汽等一流车企供货,客户资源优势突出。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公司的车用齿轮业务有望迎来大规模放量。
得益于领先的市场地位和技术实力,双环传动的业绩表现十分强悍。
2020-2023年,双环传动的营收从36.64亿元提升至80.74亿元,净利润也从0.51亿元大幅增至8.16亿元,四年涨幅近1500%。
此外,与同为减速器龙头的中大力德、绿的谐波相比,双环的盈利规模遥遥领先。
2024前三季度,双环传动实现营收67.43亿元,同比增长14.83%;净利润7.38亿元,同比增长25.21%。
相比之下,中大力德和绿的谐波不仅盈利规模较小,业绩增速也较缓,与双环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除了稳健的业绩以外,双环的盈利能力也很亮眼。
近年来,双环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双双上涨,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增至23.18%,净利率也增至11.37%,均创下历史新高。
另一个是,成长空间足够大。
说到双环传动未来的成长空间,除前文的人形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外,工业机器人也是一条不容忽视的潜力赛道。
行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585亿元,预计2024年该规模将增长至730亿元,成长空间广阔。
要知道,在工业机器人领域,RV减速器单价在5000-8000元之间,是谐波减速器的数倍以上。
而双环传动作为我国RV减速器领域的绝对龙头,未来有望享受行业红利,迎来业绩释放。
最后,总结一下。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及工业机器人均为主流的黄金赛道。
双环传动作为我国RV减速器+车用齿轮的龙头企业,凭借着强大的市场地位和技术实力,未来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给大家推荐个优质的公众号「机会早知道」。在这里,可以更快更及时获取最新题材机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