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先烈颜承烈 | 秉中山壮志,铸辛亥英魂

文摘   2024-11-25 14:49   江苏  


前言
诞生和养育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淮安,确是一块风水宝地。这“壮丽东南第一州”,历来人文荟萃,英杰辈出。且不说古代在文的上有奠定汉大赋文体的枚乘和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近代考古学先驱罗振玉等,在武的上有西汉“勋冠三杰”的韩信、巾帼英雄梁红玉、抗倭状元沈坤、大战虎门威震英军的关天培等;就是近代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史上也铭刻着淮安英烈,文如“南社眉目”“立志踵康梁”的书生周实丹、阮梦桃,武如驰骋大江南北、为孙中山委以江北讨袁第一师师长兼右路司令、而被冯国璋称作“结党图谋之要犯,罪状累累”的颜承烈。
颜承烈字绍武,江苏淮安钦工镇人,生于1866年。自幼从师家塾,后毕业于安徽武备学堂,在本地担任团董多年。为人仗义疏财,远近颇有美誉。1908年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南征北战,不屈不挠,智勇兼备,屡有建树。1914年8月于镇江被袁逆密探缉捕,9月就义于上海高昌庙西炮台,享年48岁。可谓一生慷慨、终身壮烈。
今值辛亥先烈颜承烈牺牲110周年,特推送系列文章,以缅怀烈士,赓续革命精神。



往期精选

 


● 诞自望族门,颜氏子不娇

● 孤贫常系念,恶势意攘除



秉中山壮志,铸辛亥英魂

年逾不惑的颜承烈在思想政治上完全成熟,在家中是须臾不可缺少的顶梁柱。然而,优裕温馨的小康家庭不能投合他的人生情怀,靠一己力量做些抑强扶弱的义事已不能释放他的政治情愫。他本着“国家难双顾,忠孝难两全”的精神,毅然离家出走。无疑,这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一种追求,那是革命的自觉,社会的责任,理想的追求。

1908年,颜承烈携颜承清、黄滚子前往安庆,找到至友熊成基、范传觉,三人大喜过望。言及秋瑾大姐与徐锡麟兄年前舍身成仁,又抱头痛哭一场。当下三人议定于十月底举事,攻占安庆,建立革命军政府。由于叛徒泄密,以致仓促出师,初战失利,三人又在战斗中失散。
颜承烈义无反顾,带领二随从潜走南粤。先至广州,再达香港,经武校同窗伏龙引荐,结识赵伯先、黄兴等人。随之,加入同盟会,从组织上正式成为一名革命党人。自此,颜承烈积极投入苦练枪击投弹,研究军事韬略,筹款备械等项活动,以图再举。
黄兴、赵伯先自南洋归来,召集在港盟员大会,传达孙中山先生指示,立即成立先锋队,待命攻取广州。颜承烈被委以第一先锋队指挥。
1911年3月,“黄花岗起义”战斗打响,开始战事顺利,同盟会大旗插上广州总督府,后敌援军赶到,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百名志士的壮烈献身,更坚定了承烈的反清决心。
同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黄兴委颜承烈为江苏清淮总司令,着韩恢、伏龙辅之。颜等返回故里,积极组织清江、山阳、安东、阜宁、泗阳、沭阳等地志士,呼应武昌,光复各地县城。颜承烈直接掌管山阳两处枪弹制造点——城东刘伶台王梓森家和苏嘴李生寿家。不料因机械师陆朝宾操作失误引起火药爆炸,惊动官府。淮地举事,尚未临阵,即已流产。
颜承烈深受打击,被迫赶往镇江,与新军第九镇三十五标联络。镇江都督林述庆委以第五标营营带。这时,北固山尚未攻下,清兵人多火猛,林都督亲自督阵,多次冲锋,皆未得手。颜承烈率二营敢死队,毁了敌炮阵,又是一番短兵激战,终于攻克。镇江光复,承烈立了一功,这是他第一次打胜仗。
接着,他被编入江浙海陆联军,参加光复南京战役。其后,颜承烈随臧在新部率队北伐,连克扬州、清淮,直抵徐州。承烈队伍进至高作,突遇数倍于己之敌,他灵活运用战术,佯攻睢宁,实取高作,经艰苦激战三日,终获大捷。对此,时驻徐州的冷御秋师长,给他记了首功,擢为一等参谋。

为了反对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成果,1913年春孙中山在上海召集会议,发起“二次革命”,即“讨袁之役”。颜承烈到沪与会,被孙中山委以江北讨袁军第一师师长兼右路司令。承烈旋即返淮海地区待命出击。由于袁世凯和张勋的疯狂反扑,讨袁军边战边退,由江北退守南京。孙中山复委颜承烈为宁军第三军参谋长,参与指挥南京保卫战。讨袁军苦战27天,终因粮尽弹绝退至上海。

就在颜承烈辗转大江南北与敌厮杀期间,他的家乡大变,家势日颓:父亲病重卧床,家产几被抄没(房产、田地、作坊、店铺等)。当年载誉乡里的“团董”成了通缉钦犯,曾被打击过的地痞流氓乘势骚扰,颜家成了亲戚不敢上门、邻居不便靠拢的政治“瘟疫户”。此情此景,正是承烈预料中“忠孝难两全”的写照。

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颜承烈作为江北总代表应召东渡,参加会议。回国后,他全面展开工作,接收并配备购自日本的枪械、弹药,潜入袁逆军中搞反正,研究部署作战任务。
在扬州,承烈召集军事秘密会议。令皇甫蓝坤、郑仁甫等营长及李生寿、邱子斌、赵吉龙等团长分赴海、沭、涟、泗、盐、阜、清、淮等地,集结所部,克日占领城池。
返沪途中,于镇江被上海镇守使郑汝成密探秘密逮捕,解押上海。郑汝成致电冯国璋,冯电示“应即执行枪决”。冯并呈报袁世凯,袁逆记郑汝成一功。颜承烈于狱中正气凛凛,英气勃勃,面对死亡,坦然笑之。9月28日,他昂扬而从容地走上刑场。

七八年的军旅生涯不算漫长,却恰显示了烈士那慷慨激昂、光彩照人的后半生。战事的屡屡失利,家境的一落千丈,战友的悲壮牺牲,丝毫未使他动摇过、气馁过,而是愈战愈勇、愈折愈韧。
正如后来上海市政协一位秘书长诗云,“多番挫折多番起,扬起洪流洗浊流”。投身革命以来,颜承烈所处的职位越来越高,受黄兴、孙中山的信任越来越深,作出的贡献越来越多,这也可从袁逆对他缉拿的悬赏金额越来越大(由一千元至五千元再万元)得到印证。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邵景元,中共党员,副编审职称。籍贯淮安,生于上海,少年返乡。1963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至淮安中学任高中语文教师。1968年被调出,先后在淮安县委、县人武部从事新闻报导工作,后任淮城镇人武部副部长、县文教局中教股股长以及县党史工委副主任、主任等职。退休后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挥余热。现为江苏省近现代史学会理事、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会员,淮安市周邓研究会会员、淮安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淮安区特邀政协文史委员、淮安区历史文化研究会暨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等。先后四次被评为县级“优秀知识分子”、一次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其结合工作实践撰著颇丰,为文严谨且务求新意。成果有:主笔《鱼水情》一书,撰写《求真集》(4 0万字),所撰《淮安革命斗争史碑记》《祭先烈文》镌刻于区烈士陵园亭碑和照壁,主编《淮安党史资料》(1—7辑)、《中共淮安党史概要》(1919—1949)、《淮安党史大事记》(1949—1989)、《邹屏工作笔记》等资料集。近百篇文章在省级以上报刊或高校学报发表。



     往期相关文章导读

“钦工”的来历

钦工肉圆可以当乒乓球打

赞钦工“淮安区好人”

致钦工中学1965级高一同学六十年聚会

横沟寺暴动旧址

民国第一案及阮式家族的传奇

挽周实、阮式二烈士对联辑录

明代“洪武赶散”及淮安人的印记

半岛斋寻芳

春日踏访半岛园

春游半岛园    祝福百岁翁

孙中山与淮安的故事


 邵景元作品 

十件“学霸”奇事

“定海神针”有三大

淮安北乡风情 | 戽鱼

淮安北乡风情 | 拿鱼

淮安北乡风情 | 摸鱼

淮安北乡风情 | 等鱼

淮上会

淮安文化 · 教育故事 · 生活感悟

请点击关注上面的二维码

淮上会
名城文化、教育故事、生活感悟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