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班味」,早在你3岁的时候就开始腌制
职场
职场
2025-01-04 16:10
广东
/ 这是我码的第431篇文章,第804,580字 /2025年了,还是先跟大家问个好,在过去的2024年,大家都过得怎样呢?工作上没有太多的意外,凑合着也算是KPI达标,无惊无险;生活上,走了冬天的阿勒泰,体验了一把冰蓝世界....在青岛一带自驾了一圈,感受一下不一样的海....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徒步了梅里北坡,登上了海拔5200的人生高点;写作上,在另一平台帮我记录的字数是1,244,618字,顺便也给我带来了一笔还过得去的收益;在12月的时候,平台运营问我:有没兴趣参加许知远先生旗下的一个播客品牌录播?当时我是一脸懵逼的,根本没想过居然被看上了,而且我也没有做播客的经验,多少会有点愕然。看到播客的Slogan「收集那些不愿顺流而下的人」时,瞬间觉得,这个定位还真挺适合我的。于是我跟运营说:不怕被我搞砸了的话,我是可以的,人生的意义不就在于体验吗,多玩玩,多试试,挺好的。所以也在跨年以前,到帝都漂了一圈,愉快地完成了2小时的节目录播,作为2024年最后肯是最大的收获。我还是挺喜欢尝试不一样的东西的,让自己的人生能更立体,不白过。但我认为,现代人「玩」和「热爱」的能力是相对缺失的,这也让我想起上段时间在央视网刷到的一篇推文,题为:“玩”的能力,是怎样被我们弄丢的?现代的这阵「班味」,其实在你3岁的时候就开始被腌制,你多元的价值观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被慢性阉割。哪怕当你拥有了玩的自由时,你发现自己没啥事是喜欢的,玩个啥?3岁以前,当你在玩泥巴的时候,大人们会告诉你,太脏了。高中你需要为自己未来着想,时间很宝贵,读书这么多年,就为这一刻了。过了高考的鬼门关后,终于有时间玩了,但这个时候发现,自己没对什么特别有兴趣,而且要开始为踏出社会做准备。第一次是在你「失去纯真」的时候,你不会再去问「为什么红灯停绿灯走」这种问题,太浪费时间了。面对同样的环境,你不会再去探索,更多的是学会把环境利用起来,用经验和知识去提高生活效率。第二次是在你「失去清白」的时候,成长就是「背叛与被背叛」编织而成的一首歌,每个人都有过背叛ta的经历。那个ta至少包括你自己,把最美好的年华明码标价地出卖,换来一份还算体面的薪酬。我们也学会了人情世故,懂得观颜察色,熟练地运用善意的慌言。放眼一看,大部分人早就已经「死了两次」,在死第三次之前,也只能努力上班攒更多的钱,尽快把「身体」给赎回来。身体早晚是会被赎回的,但丢掉了的「灵魂」是赎不回的了,这就是为什么「一但上班,你就不再干净」的原因。在最爱玩的年纪,我们学会了延迟满足,长大后拥有了时间和金钱的支配,但已经失去了「玩」的能力,对社会的参与,也只剩下「消费与工作」。当你的生活只剩下「消费与工作」的时候,你的人生没有其它想做的事,个人价值感与意义感就变得线性单一,会更依赖「工作带给你的被认同感」。那么当工作失意的时候,你的挫败感就会被无限放大,人生找不着坐标,甚至否定自己整个人格。央视网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每个「死了两次」的人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每一个网络流行热词,都是不同时期普罗大众思潮的反映。身体虽然很诚实,有班好好上,但用「班味」进行自嘲,至少还能把情绪渲涉。现在很多职场人开启斜杠人生,本质上是编写自己的「重生爽文」。在职场这个单一的价值评价体系中找不到意义,那么就干点别的事情去对抗匮乏。这种匮乏不是金钱意义上的,更多的是在精神上,好让自己跟「班味丧尸」区别开来。朋友圈有位大神,一年四季的朋友圈只有两个字:打卡!然后配上各种铁人三项的运动数据,冬天广东个位数字的温度,这哥们也每周到江里游个10公里野泳。游完这野泳后,还继续用5分多钟的配速跑个10公里,偶尔再来多段50公里的骑行。但这吃饱撑的肉体,里面装着的就是那个不服「班味」的灵魂,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对抗精神的匮乏。在这个2025年里,可能我会做更多的「无用之事」,尝试更多的事情。哪怕我们不得不「上班」,但永远不要被它驯化了,别忘了我们还有与生俱来的「一身反骨」,还有你对生活热爱的一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