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位奥地利朋友,他应该是第一次到中国,他问了我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你们这个圆桌转盘的餐桌挺有意思的,美食都放在桌面上,转一转就能每个人都吃到了。
.........
他这么一说,我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这就是我们从小到大见惯的事情。
不过对于他来说应该还是挺新奇的,毕竟欧洲人吃饭多数是长桌,然后食物都是一人一小份为主。
.......
我想了一下,也随便说几句来打个圆场,顺便也宏扬一下中国的文化——
在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我们都是以大家庭为单位,食物是应该相互分享的,而且我们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度过各种困难,大概这圆桌文化,也是我们能走到今天的原因之一吧。
.......
我不确定我讲得好不好,但貌似这位朋友是接受了这个说法。
虽然上面的说法,只是我临时随便编出来的一个理由,但仔细想想,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从人类进化历史上就可以看出,生产力越是低下的时代,人就越会相互依赖。
比如在原始部落,大家都要聚在一起,相互依赖去对抗大自然和猛兽的威胁,部落是我家。
我们所处的每个小单元,潜意识都会有一种唇亡齿寒的感觉,人情社会大于违约社会。
........
像过去信息与交流比较封闭的时代,窝在一个小乡村里,有什么事情发生,很可能整条村子的人都知道了。
到现在的小村庄也是这样,比如我表妹在禾木民宿工作,她说在那里工作最好别和其他义工乱搞,有个什么传闻,整条村子的人都会知道。
她说的不假,在《我的阿勒泰》中就有类似的情节。
在这种小村子里,大家一般都会跟左邻右里好好相处,今天我帮你一把,也希望明天自己有事时,你也帮我一把。
以前在这种地方,如果出了什么坏事情,大家第一反应可能不是去报警,而是找村子里的长老主持公道,村规与道德的约束,可能会大于法律法规的约束。
所以在小单位里,哪怕这不是真正的家,但大家都会把它看成一个家。
.......
这种文化也曾一度延续下来,以前的员工还真挺爱公司的。
比如在工业时代的香港,很多老板也是兢兢业业,经常与员工一起撸起袖子就干活,员工跟对了一个老板,干活就特别卖力。
香港电影中经常会有一些情节——
老板跟大伙说,今天有一个急的单子,明天一定要完成,大家“拍烂档”,帮忙把这货给赶出来,好吗?
“拍烂档”的意思,大概就是不要计较太多,大家搭搭肩就是兄弟。
而工人们也真不计较,喊一句“兄弟,干活”,撸起袖子就干,也没问什么加班费啥的。
大家能“拍烂档”,也是因为认为自己跟对了人——
老板经常把员工当成自己家人,平时过年过节,家有什么喜事,往往是把员工当成家人一样请到宴席,一起干杯庆祝,员工也更有家的感觉。
在超越契约以外,更多的是人情与道德,因为大家的确需要团抱取暖。
.......
但这种文化弊端也不小,最大的问题就是边界不清晰。
当企业走向成熟以后,老板的谈判筹码会更加强,说白了就不再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我可以没了你,但你不一定可以没有我。
虽然老板们对这个事实心知肚明,但依然是打算通过“发爱”不“发钱”的方式,用更高的道德制高点去管理。
爱是一切,也超越于一切。
......
对于打工人来说,以前找个工作,可能只能在村子附近,也要通过熟人介绍。
但随着信息与交流成本的降低,随手拿起手机打开招聘App就能看到不少工作机会,也不局限于村子里,撑死就打个飞的,从广州飞到上海上班也是很简单的事情。
员工慢慢开始不要爱,更多的是要钱。
.....
这种大爱的人情文化,也随着生产力提高而解构。
员工不爱公司,是人情文化过度到契约文化的一个体现,一定程度来看,这是一种进度。
如果我们人人谈爱,那所有事情就变得无章可循,企业内每个人应该获得什么权利,又要尽什么义务,边界就会模糊不清。
就好像我们去做买卖一样,约好了包子是2块钱一个,你不能跟我谈爱就不给钱。
员工与企业之间是雇佣关系,而不是爹孩关系,大家都是按约定好的契约办事。
所有边界模糊不清的事情,最后都会变得没法谈,合作也不会长久。
......
但也有人说,如果爱都不存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就是赤裸裸的金钱买卖,这岂不是一种倒退?
同意。
道德与爱,是可以而且应该凌驾于金钱之上,人情味应该是契约以上的补充,或者说是加Buff。
但爱应该是双向奔赴的事情,如果企业单方面要求员工爱自己,又不愿意还以爱,那就是包养关系,我给你钱,你就得爱我。
......
未来企业的竞争,依然是人力资源的竞争。
建立在清晰的契约基础上,再用双向奔赴的爱加Buff,人力资源会更高效,成本自然也会更低。
这爱与钱的比例,自然也取决于企业的发展阶段与实力。
当这比例达到动态平衡,这个“家”才能实现面包与爱情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