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伤肾,黄芪泡水喝危害多?再次提醒:真正伤肾的是这3类中药

文摘   2025-01-01 18:15   重庆  

“王大爷,我给您带了点好东西!”一大早,张大奶兴冲冲地拎着一包黄芪跑到楼下,正巧碰到王大爷在打太极。她笑着说道:“我听说您最近腰酸背痛,黄芪泡水喝特别管用,还能补气养肾呢!

王大爷接过黄芪瞅了一眼,笑着摆摆手:“张大奶,多谢您的好意啦,不过我刚体检完,肾功能一切正常,医生还特意叮嘱我,不要乱补。

这黄芪确实是好东西,但用得不当,还可能伤肾呢!”

“什么?黄芪还能伤肾?”张大奶一脸不可置信,突然想到自己一直在喝黄芪水,顿时紧张了,“王大爷,您这话什么意思?我天天喝黄芪水,该不会对身体有啥影响吧?”

听王大爷这么一说,张大奶心里犯了嘀咕,决定去找专业中医聊聊,这黄芪到底是补身还是伤肾?真正伤肾的药物又有哪些?

01

黄芪伤肾,是真的吗?

1.黄芪是补药,用对了才有好处 

黄芪自古以来就是常见的中药,很多人都听说它能“补气固本”。确实,黄芪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改善疲劳、增强体力。   

但药补也讲究适合不适合,不是人人都适合吃。尤其是肾功能已经受损的人,盲目的喝黄芪水可能会让肾脏的负担更重。 

2.适量食用

如果肾脏健康,适量使用黄芪一般不会伤肾。问题出在“用不对”上:有人听说黄芪好,就天天泡水喝,甚至过量煎煮,这样不仅起不到养生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

研究显示,长期超量使用中药,确实可能引起药物性肾损伤。 

3.不是人人都适合喝黄芪

中医讲究对症下药,不对症的补药,反而会“拖后腿”。正在感冒发烧的人用了黄芪,可能会让病情更严重;或者本身肾功能不好的人,黄芪反而可能让肾脏超负荷运作。

因此,身体状况不适合的人用黄芪,确实有可能伤肾。 

4.关键是剂量和搭配

黄芪本身没错,错在用得过量或搭配不当。比如,有些人会和其他药材一块泡水,但药物之间可能“相克”。黄芪再好,也不能随意乱喝,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剂量和使用方法。 

5.科学养生,别盲目跟风   

养生的根本是健康生活方式,药材只是辅助手段。与其道听途说,不如先搞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听医生的建议,适量、适时使用中药,这才是健康之道。 

02

真正伤肾的中药有哪些?

1. 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

很多人可能听都没听过“马兜铃酸”,但它对肾脏的伤害可不小。这是一种天然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像关木通、广防己等草药中。

长期服用这类中药,可能导致肾小管受损,甚至引发不可逆的肾衰竭!曾经有研究指出,这类药物是“中草药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

很多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已经被严格限制使用,但我们自己买中药时,还是要小心。

2.味苦性寒的中药

苦寒类中药,如黄连、黄柏等,常被用来“清热解毒”。有些人一上火,就爱抓一把泡水喝,觉得又简单又有效。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长期过量使用这些药,会让脾胃功能变差,肾脏也跟着受累。中医讲究“脾为后天之本”,脾弱了,肾脏的负担自然加重。   

阳气一旦被寒性药物耗掉,身体可就没劲儿了。调节体质靠医生指导,千万别自己乱用偏方! 

3.含重金属的中药

砒霜、雄黄,这些名字光听着就觉得不太靠谱吧?虽然古代医生有时会用它们治疗某些疑难杂症,但它们都含有砷、汞等重金属。

如果长期使用,这些物质会在肾脏里积累,慢慢损害肾功能。现在,含重金属的中药在正规医疗中已经非常少见,但偶尔会出现在某些偏方或民间疗法里。遇到这样的“偏方”,建议直接敬而远之,别拿身体开玩笑。 

中药虽然是天然的,但用错了就可能变成“伤药”。记住,合理用药是健康的保障,盲目尝试可不行!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重庆城市TV生活
隶属于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