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习平均数的应用,理解平均数作为“整体水平代表”的统计意义离不开认知它的数据分析功能。一般认为,平均数主要有两大分析功能,一是推断(由样本估计总体),二是比较(几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这都源于平均数可以降低误差的功能。
这就需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感悟平均数,感悟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比如,学生说到在游乐场或乘车的时候,都能看到有儿童标高线的标注。
这里的“120cm”想告诉我们什么?学生有这样的经验,也就是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可以免票。
那这个1.2米标准是这么确定的呢,会不会和平均数有关系呢?学生知道是通过量儿童的身高得来的。
是测量全国儿童的身高吗?是特意找某些地方的儿童来测量身高的吗?引导学生思考是随机抽取一些儿童作为代表来量的。通过介绍随机抽取是统计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统计方式。制定儿童标高线是随机抽取6岁的儿童代表量身高的。
继续追问,难道这些儿童代表的身高都是1.2米吗?引发学生思考这里的1.2米是平均身高。
接着,通过出示1991年、2016年铁路部门关于儿童乘车免费身高的规定,请学生思考和辨析。
1991年规定:每位成年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1米的儿童。
2016年规定:每位成年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
这里2016年可免费乘车儿童的身高上限比1991年的要高一些?在讨论中,学生能够感受到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发达,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儿童吃的更好,运动的更好,自然就长得高一些了。
那如果让你预测一下2035年可免费乘车的儿童的最新升高标准呢?学生大胆的预测可能为1.25米,还有预测1.3米的。
围绕着这个话题,引导学生从平均数的角度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发现这个“随机抽样”的统计现象。同时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有初步的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
那在自己实际生活中,遇到过这些标高线吗?感觉这样的标高线合理吗?学生们发现在火车站、地铁站、景区、游乐场、电影院等场所都见过这样的标高线,而且他们的标准有所不同。比如,一些电影院规定:1.3米以下儿童免票。
那这样的规定合理吗?学生带着质疑的角度进行了讨论,他们认为有些孩子可能年级不足6岁,但是身高已经到了1.2米,那就不能享受这个优惠政策了。还有同学说到,一些游乐场所规定“1.2米以下的身高不能乘做”,有些高年级孩子个子比较矮,就不能玩了。
在现实中,一些城市的地铁对于“儿童标高线”也有一些改变。
还有部分城市还将年龄因素考虑进去。的确,在现实生活中,也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在原先执行的标准中进行了修改,所以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有这样的规定:
实行车票实名制的,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
未实行车票实名制的,身高1.2米且不足1.5米的儿童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
这里就把年龄和身高都考虑进去了,会更加合理起来。可见,通过给出这样的材料,结合具体的情境,就能更好地引发学生讨论,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看完文章记得点赞、收藏、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