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小红
尊敬的领导,刘跃苗老师及各位同仁,下午好!
今天能与大家在这里座谈,深感幸会!借此机会,我要感谢刘跃苗老师写了《温故——梅山文化六十讲》这本书,使我们对新化这块土地上的历史人文有了这么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其次,我要感谢江水冷读书会的书友们,在你们的陪伴和督促下,我完完整整地读完了这本书。另外,我还要感谢梅山非遗艺术馆的余总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读书场所及茶水供应。
《温故——梅山文化六十讲》,以记叙的形式,从具有神话般传奇的先祖蚩尤、盘瓠、张五郎、顿汉凌和扶汉阳的故事,讲到了梅山民族的演变;从新化县城的由来与变迁讲到了梅山精神对现代中国的影响。一些有趣和令人震撼的故事如:采用秤称土选出了县城地址;一座北塔引出44名进士,22名将才,297名举人;一条毛板船拖出一个六万之众的“新化飞地”宝庆码头,拖出一条“万商朝宗”的汉正街;中国同盟会成立会上新化人占了三分之一;黄埔军校竟有28名新化籍教师,320名新化籍学生等等,将梅山铁血悍霸的烙印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心里。而邓显鹤、谭人凤、陈天华、杨源俊、方鼎英、成仿吾、谢冰莹这些鲜活的名字,让我们油然腾升出了作为梅山人的骄傲和自豪!
新化,是块悍血之地,是片英雄辈出之地!
从《温故》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也看到了刘跃苗老师对梅山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拳拳之心!
自5月19日到11月27日,每周一读,这本书我们读了25周。每每读到精彩处,书友们都会发出惊叹之声,并结合现实开展交流讨论。对那些山歌、儿歌我们唱了又唱,对茶叶、美食是看了又看,对没看过的傩戏、武术我们从网络中找到了视频,在这本书的民间故事里我们还找到了平时常说的十麻子和应公子的出处。
毋庸置疑,这种凝固在我们民间最底层,延续了几千年的梅山文化是真实存在的。它曾广泛地存在于梅山的乡间田野,邻里小巷,儿童歌谣里,是一种离我们最近,很有吸引力、接地气的独特文化。《温故》这本书里提到,我们很多前辈用十分的心力和汗水引经出著来求证它的存在,而刘跃苗先生不遗余力地而加以传播和推广,无疑就是想让我们后人记住家乡的辉煌历史,继承梅山人悍霸与血性,进取与担当,豁达与和乐的精神,像我们的祖先一样做一个雄起威风的梅山人!让这种优秀的梅山文化与精神,支撑与推进家乡再次伟大,再次辉煌!
不得不说,《温故——梅山文化六十讲》确实是一本值得我们梅山人读的书。在我们一些年轻人对本土文化慢慢失去认知,在我们把我们的先祖,我们的郡望,我们的来路慢慢遗忘的时候,推出这本书,对我们了解本土文化,传承梅山精神有着深刻的意义及很大的推动作用。
承蒙刘老师信任,要求我们对《温故》一书的印刷和内容进行查漏补缺。我们每一期都对查出的错字和漏字都做了详细记录,同时,对这本书的内容提出以下个人意见:
一、梅山文化内容还可以扩容和完善,如:关于文印、关于锑,关于煤以及民间手艺等。
二、梅山文化内容可以扩大到梅山所辖的隆回,安化等地。
三、对一些不常用字和比较难懂的词可加注音和注释,以方便阅读。
最后,期待刘跃苗老师完善和补充后的新作出版,期待他与大家继续共享梅山文化!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