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个 三
时常有些朋友有意无意地跟我说:你该聊聊娄底本土书画。说实话,“本土”不太好聊,我一直也是予以回避的。
最近,突然想弄个小视频玩,于是想到用一句话来概括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湘中娄底本土书画在全国性的书画热潮中的发展情况与态势,然后发现湘中娄底书画是在“政”与“民”的剪刀差中前行的。所谓“政”,即以“国展”、“峨冠”等体制内的大流量平台与资源来彰显自身艺术价值的一种途径与方式;所谓“民”,即以相对独立自在的修炼,逐步赢得社会的认可,从而实现自身艺术价值的一种途径与方式。“政”与“民”在艺术资源分配上存在巨大的剪刀差,因而产生交错前行的动力,在交错中相融,在相融中交错。下面,按发展的大致时间顺序,就娄底本土书画的发展情况、态势,顺势作一简单阐述,仅一家之言,也算对朋友们关切的回应,并请诸位方家批评指正!
(一)
从第一个层面看当代娄底书画。先说娄底本土书法,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鄢福初、刘广文、苏美华三位均热衷书法,青春年少,文采风流,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并称“湘中三才子”。鄢福初、苏美华先生出身教师,有很好的知识结构与专业修养,又一直在“政”内磨砺与积累,可谓厚积而善发。1988年,25岁的鄢福初先生到省城长沙举办了他的第一个书法个展,34岁出版《鄢福初的书法艺术》,40岁到中国美术馆举办书法个展,出版了《当代书法家精品集·鄢福初卷》,他的书法之路,起步很早,走得很稳健,鄢福初先生后来位膺中书协副主席、湖南省文联主席、湖南省书协主席等;一直执教于高校的苏美华先生,教学相长,诗词书法,著作颇丰,后来则成了湖南为数不多的书法专业教授;矿工出身的刘广文先生,是娄底本土第一个中书协会员,且将此本土“唯一”纪录保持了将近20年之久,后因煤矿企业改制,四十岁的他怀揣书法理想,到省城长沙文艺圈里“打滚”多年,在“政”与“民”的夹缝中徘徊、奔突,虽然后来也位膺湖南省书协副主席,还在中国美术馆搞了全国第一个隶书个展,但因缺少强大的“政”内身份与资源支撑,其艺术IP应是趋向于“民”的。新化“农民书家”邬惕予先生,可谓“湘中三才子”的书法前辈,他毕生躬耕欧体楷书,虽风格独标,但直至1985年在荣获“首届湖湘书法大赛一等奖”,年近花甲的他才大显于三湘书坛,故其艺术IP应归于“民”的范畴,其外同类,还有傅国钦、黄山石、王润兰、刘晰、曾展成、欧阳梦珂、肖根前、刘巨喜、何焕明、梁山鸣等先生。傅国钦老先生一生法乳清代何绍基,功力深厚,虽于个人风貌上稍欠,但诗词书法,时有盛誉,非常人所能及;何焕明先生书印皆涉,颇具个性;梁山鸣、刘巨喜先生书画均擅,悠游自在,不与世俗论短长。
▲《兴浓情黯联》 邬惕予 书
▲《万壑数峰联》 鄢福初 书
▲《昨夜前山春雨过》 王憨山 画
▲《碧水澄沙》 邹传安 画
▲《发光发热的土地》 康移风 画
娄底本土美术,以国画最为突出,王憨山、邹传安、康移风三位先生,都有深厚的基层生活经历、修养,专业成绩突出,是当之无愧的“三巨头”,在湖南美术界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实力人物。邹传安与康移风起于基层企业,先后担任过娄底市美协主席,同是湖南省文史馆馆员,前者还担任过娄底画院院长,后者也还担任过中国煤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两人在娄底美术界都有很高威望,其艺术IP应该说是不废“政、民”二途,相得益彰,卓有成就,影响广泛。
相对而言,王憨山先生就要“郁闷”得多,虽然如今也是湖南美术界一位高峰式的代表性人物,但当年在“政”内的最高位置,就是个县级文化馆的美术小组长,且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乡下,画的那些黑、粗、笨的画,与主流美术审美有不小的差异,久不被业界所看重,入个省级美展都很难,远不是如今村头街坊道及其人其画,个个眉飞色舞、嘴角流油的景况。王憨山先生认为自己比陈子庄、黄秋园幸运,在生时还能看到社会对自己有越来越多的认可,主要是得益于后来的一些有识之士,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向外推介的结果,有点“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意味,非中美协会员的王憨山自称“田园宰相”,其艺术IP无疑是趋向于“民”的。
娄底美术还有刘范国、曾彩初、高成生、肖时俊、龙建国、龙兆曙、肖洁然、李鹏栖、梁推善、蒋昌典、刘跃龙、张玉香、向林生、莫叔华、童和平、曹明求、袁又琦、李世新、杨竟成、肖国崇等先生,在社会上均有各自不同的影响力,其中邹建平、童和平、曹明求、袁又琦四位在艺术上有鲜明的个性追求,尤其在市场推广经营方面具有超常的开拓意识,走得相对比较成功。
(二)
进入二十一世纪,是娄底书画之风大盛之时,这也是娄底书画发展的第二个层面。这个时期的娄底书法,有一位不可回避的、关键性的人物,就是“在部队为枪杆子搭台,在地方为笔杆子搭台”的魏华政先生,从地方领导岗位上退休后,他担纲成立了娄底书法研究会并担任会长,聚集了一大批有志于书法的年青人,并得到了唐之享、蔡力锋、林武、张硕辅等省、市领导的大力关怀,研究会以冲刺“国展”、加入中书协为目标,通过请专家进来授课,送会员出去看展,现金奖励“国展”入展作者等系列措施,有万一群、毛旭春、冯高、向英、刘正勇、刘光文、刘玛林、刘命清(石川)、刘建平、刘武彪、刘健一、刘楚文、刘雄波、刘燕华、刘翼军、李哲、李魁、李西前、李建人(碓庐)、肖斐斐、陈卫东(沙鸥)、陈怀玉、陈泽忠、肖正英(青石)、苏业超、苏桂长、陆润生、吴亿清(吴一清)、吴红兵、邹有松、邹德理、易俊、易志斌、周军、罗晖、罗华斌、罗铁坚、贺耿、贺子文、贺向阳、赵晋、张世平、梁荣和、姜新初、胡兵、胡春香、席益存、黄聪(怀明)、黄华良、曾锋、曾人骥(老骥)、曾午生、曾文轩、曾宪良、谭安辉、颜友生、廖吉林、戴吹龙、戴馥芳、魏华政等60余人通过书法“国展”加入中书协,或在地方书协担任主要职务。研究会之外,有肖时明、罗文祥、杨同喜、张永解、杨文彪、肖俊群、伍炼荣、曾涛等人也积极参与“国展”及相关活动,先后加入中书协;相关组织或协会内还有如杨奇志、郝鹏飞等人皆在着力奔赴“国展”的路上。受研究会的影响,娄底属下的一些县、市也有请外面的大腕来地方授课、讲学,还有些个人单独北上京城参加相关书法培训班的。
▲原娄底书法研究会会长魏华政先生
▲苏州、娄底书法联展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举行“书法国展创作谈”主题讲座
位于娄底市区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是湖南省第一个设立书法专业的高校,最初应是由邓云峰担纲申报成功的,该院第一届书法毕业生易俊、冯高即该届书法专业生的突出代表,易经留校任教后又走上政界,冯毕业后继续攻读书法,现供职于湖南第一师范。而今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任教的谷重、李国清、杨金榜、贺文斌、钟霖汐、蒋传存、蒋全顺等书法教师,教学相长,教师谷重、李国清与学生黄聪等不少人也加入了中书协,对娄底书画事业的传播、发展,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相对而言,该校师生应归于近“政”的书法人。
据说如今娄底本土的中书协会员已发展到了70余人,娄底书法,可谓风起云涌,“政”道大显,成绩突出,领先三湘,蔚为大观,湖湘书界曾以“娄底现象”四字誉之。
从地方领导岗位退休的杨金含先生,在娄底书法研究会成立21年后,于2022年又担纲成立了“株山艺社”,聚集区域内30余名有实力和影响的书画家,立足本土文化,拓展艺术项目,绘声绘色地打造娄底书画文化名片,为娄底书法的持续发展再添新生力量。
娄底书法还有王小勇、王立印、王旭哉、王界明、王修南、宁亮成、邓向东、江东、朱云鹤、朱春莉、朱健科、刘涛、刘卫忠(刘一)、刘世勤、刘如意、刘军辉、刘放灿、李东升、李庆红、李柏林、李国平、李盛新、李照华、陆家康、肖鄂、肖子丰、肖于红、肖元意、肖任佐、肖体平、肖体东、陈坤、陈书华、陈远波、陈炳华、陈新华、陈敏洪、陈集耕、苏长根、邹学耀、易崇、罗应仁、罗治勇、周有良、胡卫平、胡成钢、胡志伟、胡春生、冒文、赵燮卿、贺礼文、贺爱雄、徐剑雄、郭伏雄、郭湘华(得一)、袁若宁、袁铁军、唐端剑、梁山鸣、黄若海、辜载生、曾七郎、曾江海、曾贯一、曾泽长、曾珍余、曾海华、彭仁樵、彭幻如、彭希亮、彭景业、谢友亭、游建新(青竹山人)、蔡安顺、廖新安、颜长奇、颜涛宇、戴伏兵、魏祖意等人不同时流,相对独立,不执着于“政”道,以书法为载体,或潜心于内功修炼,或与社会相融,形成积极互动,或更着重于修身、养性、弘道,都不同程度地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他们的艺术IP应是倾向于“民”的,其中少数人的专业积累与较全面修养,也越来越被广泛认知。
▲《一行几处联》 胡成钢 撰书
娄底美术,或许是受了书法“娄底现象”的感染,其实也是受大气候的影响,这个时期的诸多娄底美术人,暗暗使劲,相互砥砺,大致有王琪、王剑峰、王桂华、文开宁、申朝晖、朱旭东、刘晨、刘剑峰、刘爱军、刘楚华、刘群龙、邬小明、李祥、李娟、邹少灵、肖玉元、肖艳峰、陆序彦、陈志龙、罗华斌、罗湘科、周选桂、贺平、贺凯、贺永林、贺祖元、曹晓明、谢争艳、蔡维等人,都着意于“国展”,或在“国展”及相关美展中有作品入展或获奖,或在相关“政”内协会、及相关岗位担任主要职务,施展自己的才能,大奔“政”途,其中已有多人加入了中美协,目前娄底美术的中美协会员数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峰。为入“国展”,有些人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不少困难,专门北上京城,参加相关名家、导师举办的“国展”培训班,据说经费方面的投入还不小,真是不容易!
“政”途之外,娄底美术还有万新厚、王武陵、王胜泉、王雪松、邓和平、毛永其、卢峰、伍一、江枫、朱卫平、孙鸿春、刘中光、刘志仁、李日标、何承三、肖雄帅、吴金球、宋灿辉、陈斌、陈又生、陈立成、陈正泉、李朝辉、邹权斌、周红庄、周荣鸿、罗文广、杨程、杨秀清、杨暴默、易南辉、贺青峰、段皓、姜斌、秦汉、聂志鸿、龚志勇、曹海波、黄文、黄福、黄辉雄、卿安和、谢小和、谢志红、谢剑鸿、曾石俞、曾定安、彭共清、彭桂文、彭建盛、熊坤、颜惠、欧阳佑雄等人,有超脱于“政”外的心态与作为,以美术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体悟美术,相对独立,他们的艺术IP更趋向于“民”,其中不少人的作品也广受社会欢迎。
▲《心中有良田,挥毫便春耕》 肖雄帅 画
在“政”与“民”的加持、及全国各大高校广招书画专业生的情势下,娄底书画的第三个层面,就是大批经高等院校培养的娄底籍书画专业人才开始走向社会各个更高、更专业的层面,他们的未来尚无可估量,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必然也会有“政”与“民”的区别。
(三)
以“政”与“民”来区分娄底本土书画的发展力量、状态,是鉴于当今整个文艺现实的力量与状态而言的,又据此对艺术人的IP进行区分,则是为方便论述而进行的一种简单区分,在实际生活中,艺术人“政”与“民”的IP归属,是很难清晰区分的,许多情况下是交织相融在一起。书画“政”界拥有独特的、强大的资源,因而趋之者众,广受追捧,由此也生出一些弊端,譬如各种投机与争斗,难免心浮气躁,“政”界画人走的道路也相对“正版”,也常有“千人一面”之憾;“民”间资源相对贫乏,常在冷僻,不被关注,利于淡泊者沉潜修炼,然一些人也常为学识所限,极易坠入“江湖”之道。整体上来说,资源分配上存在巨大的剪刀差与书画人文艺水平的高低并非完全对称。譬如在书画“政”道上有邹传安、康移风、鄢福初这样专业水平与成就都很高的人物,在书画“民”间,也有王憨山、童和平、邬惕予等颇有高度的书画人,虽然他们的艺术IP更趋向于“民”,但艺术高度并不比在“政”的书画人低,在某些方面的修养与水平,甚至会更有特点,更为突出,这种“剪刀差”现象,非但娄底存在,大范围内的情况大致亦如此。
“政”与“民”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砥砺、相互促进的关系,最终是从不同的途径达成艺术的健康、和谐发展,攀登艺术高峰。为此,有个问题是需要书画艺术人静心作答的,那就是为谁而书画?要说清楚这个问题,也不太容易。按“政”方的说法,文艺就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而结合当下环境与每个艺术人,其实最急需回答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如何看待“国展”?对书画“国展”,既要看到其有利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有利者,在于可调动“政”方强大资源与力量,成为行业内的焦点,形成大场面的兴盛局面,激发人的热情与斗志;不利者,在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古训,与现实中各种单一、条块的硬性划分拉一起,形成了明显的对立与矛盾,对千姿百态的、丰富的自然之美造成伤害,助推或直接导致了业界某些浮躁之风。所谓“国展”,即是由少数几个评委代表“政”内协会对投稿作品进行评判的活动,不同的评委有不同的审美眼光,评出的结果往往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也不是什么怪事,加至如今各种人为的、非纯审美的展览导向,也使得“国展”风向不断变化,此一阵,彼一阵,许多投稿作者忙于追风,揣摩风向,最终难免在风中凌乱。为参加“国展”,不少书画人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不惜牺牲自身的一些审美,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是不是在舍本逐末呢?其外,受各种利益的纠集与影响,如今“国展”评审的公正、公平性已受到严重挑战,广受社会质疑。当年“民”间邬惕予先生仅凭一个湖湘书法大赛而名立三湘,如今的“国展”恐怕再难有那样的功效,真正的核心关键处,还是长年的功力积累与修养使然。
二是书画的市场在哪里?业界有称“国字号”会员证为“全国粮票”,其实质是说“政”值钱!经济狂热时,“头衔”、“峨冠”好卖,但在经济遇冷时,“峨冠”且不论,“国展”之类的“头衔”则是很脆弱的,在遇到真正懂行的人时,景况也会不一样。一些人在获得“国字号”协会会员身份后,便失去了方向,在艺术市场遭遇挫折时,更是无限迷茫,在专业水平上不升反降,这种现象是很令人痛心和遗憾的。
音乐人刀郞最度出山,持续火爆,演唱会场场爆满,在平淡无奇的文艺市场中,格外显眼,甚至远播域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输出,创造了新时代的音乐神话。刀郞没有那些高大上的、花花绿绿的头衔,他的艺术IP更多的应归属于“民”的范畴,他为何能逆势而上呢?那些在“政”内得了这个大奖、那个大奖的音乐作品与音乐人,或许也热闹过,但是真正影响过多少人呢?……这是值得文艺人深思的。所谓“政”与“民”的艺术IP区分或取道,并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归根结蒂,关键处还在于文艺作品本身,在于文艺作品本身有深入民心和肺腑的生命力。
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对功利的过分执着,是与传统文化思想相悖的,凡是入传统越深者,就越会觉得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修行。在奇与正、庄与谐、“政”与“民”中前行,修心体道,亲近自然,然后或能达到较高的境界,也只有达到天人合一的高境、并能为社会所深度认同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才会成为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其价值才可能为更多的人所认可与接受,才可能走得更远一些,成为历史的经典。
▲《厚德微恩联》 颜家龙 撰书
▲《静乐虚明联》 陈初生 撰书
最后,再次强调一下,因资料有限,本文关于“政”与“民”IP区分的娄底艺术人,难免挂一漏万,又因本文着重于主要艺术经历、成就在“本土”的书画人,故还有如王文禅、王本礼、龙耀宗、向彬、伍建平、邹建平、刘永健、刘唐敏、刘慧龙、刘蔚霞、何先球、邬江湾、李辉、李谟中、扶永斌、陈兆亮、陈志坚、吴智勇(吴汥湧)、肖华、肖振雄、肖锡强、罗光磊、周劲松、范述华、罗云、贺溪阳、袁锐、莫迎武、唐婵、梁卫伦、梁昱斌、康漠、黄天虎、谢牛、彭文斌、彭石根、彭再生、彭利铭、彭育龙、曾庆勋、谢伦和、谢和平、谢茁康、廖初龙、欧阳波等在外的娄底籍书画人,更有罗尔纯、曾景初、黄定初、颜家龙、王鲁湘、陈初生、陈松长等在外已然功成名就的娄底籍人物未列入进来。
“政”与“民”,仅仅是不同的取法路径而已,虽然在短期内会存在显与隐的区别,且常与名利相关,但在现实中是很难严格区分清楚的,也很难说谁高谁低。正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文艺之路并非只有华山一条道,路上的行人,也是千般模样,万般姿态,有光脚的,有拄杖的,有牵衣的,有骑马的,有坐轿的,有脂粉油光的豪主,有轻松自在的游客,也有衣衫褴褛的挑夫……
道何在?道在瓦甓耳。
2024年11月28日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