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问,孩子难题可能做得对,但是一些简单的计算容易出错,往往因此与满分失之交臂,孩子自己气得捶胸顿足。这是怎么回事?如何有避免?有这个疑问的不止小学生家长,也有中学生家长。由于粗心产生的那些特别低级的错误,到底应该怎么去避免?我们听听这位多年的数学老师支的招。(以下素材源自网络整理)本文约3000字,可能大家需要花上几分钟才能看完。
其实我们做任何题之前,都需要进行一个动作,叫作审题。你得知道题目表达的意思,人家给我们什么指令,要我们干什么,对吧?审题其实很简单的,除了小学一、二年级有些题目中,会出现有不认识的字,其他年级基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但是审题并不是字认识就行, 我们要把这些字连在一起,放在一句完整的句子中,理解它表达的意思。你可别说你又认不了。如果这一关都过不了,要做对题就有点奢望了,即使某一道题瞎猫碰上死耗子,侥幸做对一次,但不可能每次都有那么幸运。
如何正确审题呢?一般而言,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一句一分析。也就是平常老师说的,边读题,边标注条件,边分析。第二个原则,前后常联系。
一句一分析,主要指的是,你要通过读题目条件得到结论,这点很重要。就是读完一句,你要得到一个结论,不管是依据分析也好,还是前后常联系也好。当然这个结论不一定对解这道题有用,但你脑海中必须知道有这么回事。这些你可以写到草稿上,当然如果你的思路清晰,记在脑子里,一会题读完了,再随时提取也行。一些不是很复杂的题,可能你题读完了,答案就出来了。你只要将刚才的分析,稍作整理就好了。
当然要做到这个程度,它都需要一个东西支撑。这个东西是啥?这个东西就是基础。你可以把基础理解为课本知识点、或者是你整理过的常见的题型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