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火烦恼多!试试这3种苹果搭配润燥清热,轻松化解!

文摘   2025-01-14 18:54   重庆  

“妈妈,我嘴巴好干,晚上睡觉渴醒!”早上刚起床,孩子一边揉眼睛一边喊。

妈妈递上一杯苹果水,笑着说:“赶紧喝点,润润嗓子。最近是不是又不爱吃菜,肚子不舒服了?”

孩子点点头:“嗯,大便好硬,都拉不出来。”

冬天一到,天气干燥,孩子总是嘴唇干、大便干,还睡不好。更让人揪心的是,内热不退,连个子都不长了!

一杯简单的苹果水就能帮孩子清清内热、润润燥。苹果配上几样家里常见的食材,效果更好,既补津液又健脾胃。

01

晚上睡觉被渴醒的原因

1.体内津液不足,干燥导致口渴

《黄帝内经》里就提到,“五脏之精气,皆属水,水旺则五脏健,水亏则五脏病。”就是说,体内津液充足,我们的脏腑才能正常运作,消化吸收也能保持平衡。

一旦津液不足,口渴就会找上门,尤其在冬季,空气干燥,燥邪入侵,容易消耗体内的水分。 

晚上被渴醒,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津液不足,需要补充。尤其是小孩子,脾胃本来就弱,冬天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2.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发口渴

如果你晚上口渴,白天却食欲不振或者消化不好,那就得警惕脾胃虚弱。《千金方》里记载,脾胃是“后天之本”,一旦脾胃失调,体内的水分和营养就无法正常运作,进而出现口渴等症状。

尤其是孩子,如果饮食不规律,偏食重油腻,脾胃功能就会被压制,积食和内热加重。 

3.肺部受燥,导致口干舌燥

“我白天没有口渴,为什么晚上总是渴得醒?” 

这可能和肺部受燥有关。据《黄帝内经》的记载,“肺主气,司呼吸,主皮毛,乃人体的‘卫外’系统。”

肺一旦受到燥邪的影响,就容易导致体内津液亏损,出现口渴的症状。

特别是在冬天,气候寒冷干燥,容易引起肺燥,肺的润燥功能受限,体内的水分无法有效调节,进而出现口渴。 

4.气血不足,身体自我调节能力差

如果晚上口渴并伴随着手脚冰冷、容易疲倦,那很可能是气血不足导致的。气血不足,脏腑的运化功能会受到影响,体内水分难以保持平衡,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   

《黄帝内经》所说的,“气虚则血行不畅,血虚则津液不足。” 

02

苹果的三种养生搭配 

1.苹果+山药干

据《黄帝内经》里的理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运化是养生的基础。当脾胃虚弱,津液的生成就会受限,导致身体干燥、便秘等问题。

苹果本身有“生津止渴、润燥”的作用,而山药干则有健脾、润肠的效果。它不仅能帮助消化,还是补脾胃的好食材。 

《本草纲目》中,山药被誉为“补脾养胃、益肺肾”的圣药,常与其他食材搭配使用来调理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

苹果和山药干一起煮水,能够同时补充津液、调理脾胃,帮助孩子缓解内热、改善便秘和食欲不振的状况。 

建议:将苹果去核切块,与山药干一起放入养生壶煮半小时,每天给孩子喝一小碗,尤其适合冬天脾胃容易虚弱的孩子。   

2.苹果+玉竹+百合

当孩子冬天经常嘴巴干、咳嗽不断,可能是因为内热过重,或者体内津液不足。这时候,苹果、玉竹和百合的搭配就非常适合。 

《千金方》记载,玉竹是非常有效的滋阴润燥、清热生津的药材,适合因为内热过盛而导致的口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

百合则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效果,非常适合秋冬季节使用。而苹果不仅能生津止渴,还有润燥的作用。

三者搭配,不仅可以清内热、润肺止咳,还能有效补充身体缺失的津液。 

秋冬季节的干燥容易引发体内阴虚火旺,因此食材的搭配要讲究滋阴清热、润燥生津。玉竹与百合的组合正好契合这一理念,是非常适合孩子体质的选择。 

建议:苹果去核切块,与玉竹、百合一起煮20分钟,每天给孩子喝一小碗,特别适合有咳嗽、皮肤干、睡不好的孩子。   

3. 苹果+山楂+红枣

孩子总是吃得很多,却“消化不了”。这可能是脾胃运化功能减弱,食物消化不良,积食导致的内热。苹果、山楂和红枣的搭配就可以帮助消化积食,同时补气养血、健脾胃。 

《本草纲目》里提到,山楂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帮助改善消化不良和积食问题。红枣则被视为“补气养血”的佳品,是中医里非常常用的食材之一。

气血充足才能让脾胃更好地运作,红枣补气血,帮助脾胃恢复正常的运化功能。而苹果能够清润胃肠,配合山楂和红枣,不仅能清积热、促进消化,还能补充气血。 

消食化积的药材在冬季尤其重要,因为寒冷的气候容易导致食物停滞,积食内热加重。苹果、山楂、红枣的组合能够帮助改善这种状况。      

建议:将苹果去核切块,山楂干、红枣洗净去核,一起放入养生壶煮半小时,每天给孩子喝一小碗,特别适合有积食、消化不良、胃肠不畅的孩子。 

通过这些简单的食材搭配,既能解决孩子体内的内热问题,又能增强脾胃功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重庆城市TV生活
隶属于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