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司影像专栏
概 述
✔ 2021年发布的第五版WHO CNS肿瘤分类对肿瘤类型的分类进行了实质性的更新;
✔ 包括肿瘤诊断方法、命名和分级的“全局性”变化,以及多种特定肿瘤类型的添加、删除和重新命名;
✔ 对于解读神经影像学检查的放射科医生来说,熟练掌握这些更新内容对提供最佳的患者护理至关重要;
✔ 熟悉最新指南可以让放射科医生高效地参与多学科肿瘤治疗小组以及进行多学科互动;
✔ 本文是该系列综述的第一部分,介绍了WHO脑肿瘤分类系统的最新更新内容,重点介绍放射科医生最关注的成人和儿童胶质瘤的分类变化。
一
肿瘤分类的原则
• 肿瘤分类系统提供了一个框架
> 将肿瘤合理细分为具有相似病理学特征、自然历史和患者人口统计学特征的特定类型
> 使临床医生能够提供准确的预后预测和肿瘤特异性治疗
> 使临床研究人员能够设计出最有可能获益的患者人群的试验
> 使基础科学研究人员能够将他们的研究重点放在特定肿瘤类型上
二
“全局性”变化
增强对分子诊断的重视
✔ 在2016年第四版肿瘤分类中,首次使用分子特征定义了几种脑肿瘤
• 例如,即使没有典型的组织学特征,也可将少突胶质细胞瘤重新定义为同时携带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和 1p/19q联合缺失突变的弥漫性胶质瘤
✔ 2021年第五版继续扩大分子特征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通过分子特征定义了更多的肿瘤类型
✔ 在其他肿瘤中,即使不是肿瘤定义的一部分,分子特征也会影响分级
✔ 但分子检测并未取代组织学分析和免疫组化等传统技术,它可以支持肿瘤诊断,但并非其必要条件
✔ 组织学和分子特征已经被整合到分层诊断框架中:综合传统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分子标志物表征肿瘤
✔ 如果无法进行分子检测或检测失败,可通过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肿瘤表征,并将其标记为“未另行指明”或NOS
✔ 如果肿瘤可以通过分子标志物进行表征,但结果不符合任何WHO认可的肿瘤类型,可再次通过组织病理学进行肿瘤表征,并将其标记为“未另行分类”或NEC
肿瘤分级
✔ 最明显的变化:用阿拉伯数字(即1、2、3和4)替换罗马数字(即I、II、III和IV)
✔ 由于CNS肿瘤分级在某些方面与其他器官系统不同,WHO支持使用“CNS WHO分级”而不仅仅是“WHO分级”或“分级”
✔ 更重大的变化:在肿瘤类型内而非跨肿瘤类型指定分级
• 2016年第四版首次引入的关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NS肿瘤分级概念,现在已在2021年第5版中广泛应用
✔ 更重大的变化:在肿瘤类型内而非跨肿瘤类型指定分级
• 在之前的分类系统中,WHO I、II和III级脑膜瘤是独立的肿瘤类型,WHO II级脑膜瘤代表“非典型” 脑膜瘤,WHO III级代表“间变性”或“恶性”脑膜瘤
• 在第五版中,非典型性一词是肿瘤名称的正式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说明脑膜瘤为WHO II级
• 在第五版中,脑膜瘤为单一肿瘤类型,CNS WHO分级可 能为1、2或3级
• 同一概念也适用于弥漫性胶质瘤,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等术语已过时
✔ 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所有肿瘤类型都有多个分级选择
• 某些具有可预测的良性或侵袭性自然病史的肿瘤类型可能仅被指定为CNS WHO 1或4级
• 而其他肿瘤可能被指定为有限的分级范围
✔ 使用组织学和分子特征来指定几种肿瘤类型的分级
• 在2021年之前,IDH 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需要出现坏死和/或微血管增生的组织学特征
• 在第五版中,具有某些分子特征的IDH野生型弥漫性星形细胞肿瘤也可被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即使没有上述组织学表现)
• 最初设想的肿瘤分级旨在与肿瘤自然史相对应,但治疗的进步以及肿瘤分类的变化削弱了这种关系
• 虽然2021年第五版的一些肿瘤分级发生了变化(例如将黏液乳头状室管膜瘤指定为CNS WHO 2 级,而不是之前的WHO I级),但整个分类系统并没有从根本上重新评估
分子诊断方法
✔ 现有多种方法可用于检测CNS肿瘤的分子变化, WHO不认可任何特定的技术
✔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使用突变特异性抗体可以直接评估几种常见的分子改变,包括IDH1 R132H、BRAF V600E和H3 K27M,并且通过正常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模式的缺失可以推断其他分子改变,包括ATRX、BAP1和INI-1(SMARCB1)
• 在年龄大于54岁且组织学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中,IDH1 R132H免疫染色阴性足以指定为IDH野生型
• 而在年轻患者或低分级肿瘤中,必须对非典型 IDH1/IDH2(即,非IDH1 R132H)突变进行进一步的分子学分析评估
✔ 现有多种技术可用于评估拷贝数改变
• 荧光原位杂交的优点是相对便宜,出报告时间更快,但是可能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 全基因组拷贝数检测在检测全染色体和/或染色体臂长度增减方面更具特异性
✔ DNA甲基化分析已成为识别新发疾病和分子亚组以及CNS肿瘤分类的一种强有力的新技术
• 甲基化分析对儿童和胚胎肿瘤尤其有用,包括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和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
• 然而,甲基化分析目前仅在少数机构中使用,且与所有分子技术一样,甲基化分析结合组织学信息和其他分子信息时最有效 ;不应将甲基化分析视为现有分类方案的替代方法
肿瘤“家族”
✔ 2021年第五版的12个章节涵盖了CNS肿瘤的全部谱系,包括转移性疾病
✔ 每个章节包括多种肿瘤类型, 有些肿瘤类型被分入肿瘤“家族”
• 胶质瘤、胶质神经元肿瘤和神经元肿瘤章节统称为主要颅内肿瘤,并被分为6个不同的肿瘤家族,因为这些肿瘤类型在生物学、生长模式和典型患者人口统计学方面存在重大差异
• 重要的是,虽然有些肿瘤家族的名称提到了患者人口统计学特征,但是也会出现例外情况,例如儿童也会发生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成人也会发生儿童型肿瘤
✔ 临床上将患者分为三个年龄组(而不是两个年龄组)能够更好的反映肿瘤流行病学
• 儿童(<15岁)、青少年和青壮年(15-39岁)、成 人(≥40岁)
三
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
胶质母细胞瘤,IDH 野生型
星形细胞瘤,IDH 突变型
少突胶质细胞瘤,IDH 突变型和 1p/19q 联合缺失突变型
星形细胞瘤,IDH 野生型
胶质母细胞瘤,IDH 野生型
✔ 过去,胶质母细胞瘤被定义为出现有丝分裂活性以及微血管增生和/或坏死的弥漫性星形细胞肿瘤
✔ 根据是原发性或从低级别胶质细胞瘤进展而来,将其细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
✔ 在2016年第四版分类中,根据是否存在IDH基因突变分为:IDH 突变型和 IDH 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
• IDH突变型和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在肿瘤发生、自然史和治疗效果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 在2021年第五版分类中,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定义进一 步完善,仅包括了IDH野生型肿瘤
✔ 先前的胶质母细胞瘤,IDH突变型,现在被重新分类为星形细胞瘤,IDH突变型,CNS WHO 4级
✔ 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的诊断适用于携带下列任何突变的IDH野生型星形细胞肿瘤
• TERT启动子突变,EGFR扩增,和+7/–10染色体拷贝数改变
✔ 与既往分类系统相同,胶质肉瘤被认为是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的一种变体, 而不是独立的肿瘤类型
✔ 这些变化对放射科医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 既往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IDH突变型,WHO IV级的肿瘤可合理地假定为星形细胞瘤,IDH突变型,CNS WHO 4级
• 但是,在没有对病例进行病理学检查或其他检查之前,既往诊断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IDH野生型,WHO III级的肿瘤是否符合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CNS WHO 4级的分子标准尚不清楚
• 在解释未知肿瘤类型的影像学表现时,要记住,MRI扫描中没有强化无法排除高级别胶质瘤的可能性,因为分子胶质母细胞瘤通常不会出现强化
图1:男性,63 岁,胶质母细胞瘤,IDH 野生型,组织学检查发现坏死和微血管增生
MRI扫描显示:T1增强扫描显示经典的环状强化(箭头,A);T2-FLAIR 显示周围血管源性水肿(箭头,B);弥散加权显示强化灶周围弥散受限(箭头,C)
图2:3 例胶质母细胞瘤,IDH 野生型患者。(A-B)男性,55 岁;(C-D)男性,68 岁;(E-F)男性,39 岁。
MRI扫描显示:T2-FLAIR 显示病灶不同程度的边界(箭头,A、C、E);T1 加权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无强化(B、D、F )。
星形细胞瘤,IDH 突变型
✔ 2021年第五版的定义:携带IDH1或IDH2突变且无 1p/19q联合缺失突变的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可能的CNS WHO分级为2-4级
✔ 大多数星形细胞瘤,IDH突变型也会携带ATRX和TP53基因突变
✔ 与前几版一样,分级主要基于组织学表现,但第五版还包括了CDKN2A/B 纯合性缺失突变作为预后不良的标志物,足以在没有微血管增生或坏死的情况下提示 肿瘤为CNS WHO 4级
• 因此,既往诊断为 WHO IV级的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现在应全部代表CNS WHO 4级肿瘤
• 并且除非已知 CDKN2A/B缺失突变状态,否则不应认定既往诊断为WHO II级或III级的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对应于CNS WHO 2级和3级肿瘤 (CDKN2A/B 纯合性缺失突变足以诊断CNS WHO 4级)
• CDKN2A/B纯合性缺失突变可导致多种肿瘤抑制蛋白的生成受到干扰,并且可见于多种肿瘤
• 据报告,放疗后的IDH突变型胶质瘤可发生获得性CDKN2A缺失突变,并且与不良结局相关
• 值得注意的是,CDK通路改变可能成为治疗靶点,目前正在进行这个领域的临床前研究
星形细胞瘤,IDH 突变型
✔ 影像学表现
• 影像学特征多变,受肿瘤分级的影响
• 对根据2016年分类系统定义的II级和III级胶质瘤亚型之间的影像学差异分析提示:星形细胞瘤,IDH突变型比星形细胞瘤,IDH野生型或少突胶质细胞瘤边界更清晰
• 根据2016年WHO分类系统诊断的II级和III级肿瘤,发生对比剂增强的频率更低
✔ “T2-FLAIR”不匹配征
• 定义:发生于边界清楚的肿瘤,在T2加权图像上表现为均匀高信号,在T2-FLAIR图像上病灶中心信号下降,而残留很薄的高信号边缘
• 不匹配征被认为是由于IDH突变型胶质瘤相对于IDH野生型肿瘤的MRI T1和T2弛豫时间极长导致
• 这种征象是诊断“星形细胞瘤,IDH突变型”的高度特异性和中度敏感性的影像学标志物,尽管也可能出现假阳性表现,特别是在儿童中
图3:男性,32 岁,星形细胞瘤,IDH 突变型
MRI扫描显示:(A)T2 加权和(B)T2-FLAIR 图像显示存在 T2-FLAIR 不匹配征(箭头),这是星形细胞瘤,IDH 突变型的高度特异性表现;(C)T1加权增强扫描显示低信号区(箭头)且没有强化,这是出现真实 T2-FLAIR 不匹配的肿瘤的典型表现。
少突胶质细胞瘤
IDH 突变型和 1p/19q 联合缺失突变型
✔ 在第五版分类系统中,其诊断未发生明显变化:IDH突变和1p/19q联合缺失突变
✔ 过去的病理学特征,虽然不是诊断的必需或充分条件,但是仍是特征性表现
✔ 分级主要基于组织学标准:有丝分裂活性、微血管增生和坏死
✔ 肿瘤可能被指定为CNS WHO 2级 或3级,CNS WHO 3级不再使用“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术语
• 由于少突胶质细胞瘤具有相对良好的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效果,因此不能归为CNS WHO 4级
✔ 与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相似,CDKN2A/B纯合性缺失突变可作为CNS WHO 3级的分子标志物
• 特别是在根据组织学表现难以将少突胶质细胞瘤,IDH突变型和1p/19q联合缺失突变型归为 CNS WHO 2级或CNS WHO 3级的病例
• 在CNS WHO 3级少突胶质细胞瘤中,小部分肿瘤(<10%)会出现 CDKN2A/B位点的纯合性缺失突变,这种突变可导致生存率降低,与微血管增生伴或不伴坏死无关
✔ 影像学表现
• 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内部异质性、T1加权和 T2加权图像边界不清、内部囊肿和钙化
• 根据2016年WHO分类系统定义的II级和III级胶质瘤中,研究报告根据异质性诊断少突胶质细胞瘤的敏感性为96%,根据钙化诊断胶质瘤的特异性为88%
• 值得注意的是,大约一半少突胶质细胞瘤会出现强化,通常为部分强化;环形强化或大部分强化的少突胶质细胞瘤并不典型
图4:两名不同的少突胶质细胞瘤,IDH 突变型和 1p/19q 联合缺失型患者图像
MRI扫描显示:
A-C)男性,41 岁,WHO 2 级肿瘤。CT 平扫显示明显钙化(箭头,图A),T2-FLAIR显示病灶边界不清(箭头,图B),T1 增强扫描显示小的强化区域(箭头,图C)
D-F)男性,42 岁,WHO 3 级肿瘤。CT 扫描显示明显钙化(箭头,图D),T2-FLAIR 显示内部囊性部分高信号(箭头,图E),T1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明显强化(箭头,图F)
星形细胞瘤,IDH 野生型
✔ 在第五版分类系统中,星形细胞瘤,IDH野生型不是一个公认的肿瘤家族
• 唯一一种IDH野生型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是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
✔ 既往诊断为弥漫性星形细胞瘤,IDH野生型,WHO II级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IDH野生型,WHO III级的任何肿瘤都需要重新分类
• 根据分子特征,许多这些肿瘤将符合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标准
• 其他肿瘤会出现可以支持替代诊断的分子特征,例如“儿童型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或“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家族中的肿瘤
• 另一些肿瘤仍将给出描述性组织学诊断,并根据分子学评估标记为“未另行指明”或“未另行分类”
四
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
✔ 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家族是2021年第五版的新内容
✔ 这组肿瘤占儿童高级别胶质瘤的绝大多数
✔ 术语“弥漫性”可用于描述病理检查中肿瘤生长的性质,这些肿瘤有时在影像学中边界清楚
✔ 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 异常型
弥漫性大脑半球胶质瘤,H3 G34 突变型
弥漫性儿童型高级别胶质瘤,H3 野生型和 IDH 野生型
婴儿型大脑半球胶质瘤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 异常型
✔ 2016年第四版分类引入了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型,是指在H3.1或H3.2位点携带 K27M突变的浸润性中线肿瘤
✔ 从2016年第四版起,又发现了其他可以定义肿瘤的分子特征,并且对肿瘤名称进行了些许修改
• 例如:发生于儿童中线结构的EGFR变异肿瘤也可能属于该组
✔ 统一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是免疫组化显示H3 k27me3表达缺失
✔ 出现这种突变可导致预后不良,并会将肿瘤指定为CNS WHO 4级肿瘤
✔ 通常起源于脑干、丘脑 或脊髓,但也曾报告过罕见的偏离中线的肿瘤
✔ 影像学表现差异很大
• 范围从没有强化的浸润性肿瘤到强化的坏死性肿瘤
• 在一项针对弥漫性内生性桥脑胶质瘤的大型研究中,与组蛋白状态相关的唯一影像学特征是脑桥纤维中出现边界不清的浸润信号
图5:2 岁女孩,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 改变型
MRI扫描显示:(A)T2-FLAIR图像显示以脑桥为中心、出现基底动脉流空现象的膨胀性且均匀的病灶(箭头),这是弥漫性内生性桥脑胶质瘤的典型外观;(B)T1 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没有强化,并且第四脑室下部受压闭塞(箭 头),导致阻塞性脑积水和小脑扁桃体疝
图 6:38岁男性,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 改变型
MRI扫描显示:(A)T2 加权图像显示累及左侧丘脑和颞叶的明显不均质肿块(箭头);(B)T1加权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呈边缘性强化(箭头)
弥漫性大脑半球胶质瘤,H3 G34 突变型
✔ 2021年第五版描述的一种新的肿瘤类型,通常发生在大龄儿童和青壮年的幕上脑
✔ 通常被指定为CNS WHO 4级,但预后不尽相同
✔ 分子特征为组蛋白H3.3蛋白34位点的错义突变,并且从未出现IDH突变
✔ 影像学特征
• 肿瘤起源于大脑半球(幕上非中线),但是有时可见向中线延伸
• 儿童和成人患者,影像学特征存在显著差异
• 大多数肿瘤边界清楚,呈膨胀性,可出现坏死和/或微钙化区域
✔ 但有些肿瘤呈弥漫性浸润性,或同时表现为边界清晰的肿块和明显的邻近浸润信号
✔ 在所有病例中都可观察到软脑膜接触
✔ 这些肿瘤的强化表现不尽相同,范围从无强化到明显强化
• Kurokawa等人评价了59例儿童和成人病例,发现大部分病例会出现软脑膜/室管膜边缘接触
• Picart等人将研究限于成人患者,发现大多数肿瘤本质上具有浸润性,有微弱或无强化, 但是大多数肿瘤存在弥散受限的区域(图7)
图7:女性,20岁,弥漫性大脑半球胶质瘤,H3 G34 突变型
MRI扫描显示: (A)T2 加权图像显示边界清晰的膨胀性肿块,位于左侧大脑半球后上部外周,出现广泛软脑膜接触(箭头);(B)T1 加权增强扫描显示局灶性强化区域(箭头),而(C)弥散加权扫描显示肿瘤呈现弥散受限高信号(箭头)
弥漫性儿童型高级别胶质瘤,
H3 野生型和 IDH 野生型
✔ 2021年第五版描述的一种新的肿瘤类型:一种没有IDH或组蛋白3突变的侵袭性儿童型脑肿瘤
✔ 大多数具有高级别组织学特征,如具有胶质细胞或原始细胞的低分化外观,可出现微血管增殖/坏死
✔ 已确定了三个不同的分子亚组,这些亚组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未来版本的WHO CNS分类系统可能会进一步对这种肿瘤类型进行细分
✔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儿童放射诱导型高级别胶质瘤为H3野生型和IDH野生型
✔ 在影像学上,通常类似于成人胶质母细胞瘤
图8:3岁女孩,弥漫性儿童型高级别胶质瘤,H3 野生型和 IDH 野生型;肿瘤显示出现 MYCN 扩增,可进一步细分为弥漫性儿童型高级别胶质瘤 MYCN 亚型
MRI扫描显示:(A)T2 加权图像显示左侧颞叶后部边界清晰的囊实性肿块(箭头);(B)T1 加权增强扫描显示薄的周围强化(箭头)
婴儿型大脑半球胶质瘤
✔ 一种恶性胶质瘤,常表现为出生后第1年出现幕上巨大肿块
✔ 此类肿瘤尚未指定明确的CNS WHO 分级
✔ 特征性受体酪氨酸激酶融合包括 NTRK家族、ALK、ROS或MET
✔ 影像学表现
• 关于影像学表现的已发表文献相对较少
• 肿瘤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包括囊性和实性部分、坏死和出血;影像图像应该反映这些表现
• 已经报告了软脑膜播散,因此应该考虑脊髓成像
图9:5 个月男婴,婴儿型大脑半球胶质瘤;肿瘤与婴儿型大脑半球胶质瘤,ALK 重排亚型一致
MRI扫描显示:(A)CT平扫显示右额叶异质性肿块,伴有高度减弱的实性成分、多个囊腔和小区域致密钙化;(B)T2-FLAIR显示肿瘤囊变周围出现高信号(箭头),含蛋白质性内容物;脑室系统明显扩大且无脑室周围水肿,可能反映了肿瘤种植或潜在实质体积丢失引起的长期交通性脑积水。(C)T1增强扫描进一步显示了复杂的不均质肿瘤的范围(箭头提示脑室扩大)
五
儿童型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
✔ 儿童型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家族是第五版分类新增加的一组肿瘤
✔ 均具有CNS WHO 1级肿瘤的共同特征,在临床上经常表现为癫痫
• 成人低级别胶质瘤通常会演变为高级别病变,而儿童低级别胶质瘤发生恶化转变的频率较低
✔ 主要包括以下新增类型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MYB改变型或 MYBL1 改变型
青少年多形性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
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MAPK通路改变型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
✔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是一种罕见的癫痫相关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壮年
✔ 在分子学方面,血管中心性胶质瘤的特征是MYB基因改变
✔ 一种生长缓慢、稳定的肿瘤,被指定为 CNS WHO 1级肿瘤
✔ 影像学表现
• 通常位于幕上脑的外周,可表现为T2延长,容易扩散和通常无强化
• 其他影像学特征包括带状的固有T1高信号和T2高信号柄状延伸至下方脑室
• 完全切除通常免于癫痫发作
图10:6岁男孩,血管中心性胶质瘤
MRI扫描显示:(A)T2 加权图像显示主要为高信号的病灶(箭头),累及右中上颞叶脑回皮质和 皮质下白质;(B)T1 加权图像显示固有的 T1 高信号(箭头);(C)T1 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没有强化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MYB 改变型或 MYBL1 改变型
✔ 一种罕见的CNS WHO 1级肿瘤
✔ 常表现为癫痫发作,可通过手术治愈
✔ 典型影像学表现
• 幕上T2高信号、T1低信号肿块,无强化
• 肿瘤通常边界清晰,可见囊变
图11:2岁男孩,弥漫性星形细胞瘤,MYB 改变型
MRI扫描显示:(A) T2加权图像和(B)T1加权增强扫描显示以右上顶叶为中心、边缘清晰的膨胀性 T2 高信号无强化肿块(箭头)。
根据 2007 年 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完全基于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活检后的首次病理诊断是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纤维型(WHO III级)。
患者因相关癫痫发作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但未接受化疗或放疗,临床状态保持良好。
(C)随访 T2 加权图像和(D)T1 加权增强扫描显示,该患者 9 岁时,肿瘤(箭头)的大小和范围缩小,伴有更明显的中央囊性病灶(C图中的箭头)
青少年多形性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
✔ 简称PLNTY,是2021年第五版分类新增加的一种肿瘤类型
✔ CNS WHO 1级肿瘤,分子特征为CD34表达异常和独特的DNA甲基化标记
✔ 影像学特征
• 最常发生在大脑半球浅层,好发于颞叶
• 肿瘤往往边界清晰,信号不均匀,周边囊变,常出现中心粗大钙化
图12:20岁女性,多形性低级别恶性神经上皮肿瘤或 PLNTY
MRI扫描显示:(A)T2 加权图像显示边界清晰的右颞叶肿块,伴有高信号囊性成分(箭头);(B)磁敏感加权图像显示局灶性中央 T2 低信号, 对应于致密钙化(箭头);(C)T1 加权增强扫描显示沿肿瘤边缘少量强化(箭头)
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
MAPK 通路改变型
✔ 是2021年第五版分类新增加的肿瘤,特征是MAPK通路改变
✔ 可能表现出星形细胞或少突胶质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并且可能发生在整个颅脑脊髓轴
✔ 形态学特征、位置和分子特征之间的关联尚不明确,将来可能会被进一步细分
✔ 影像学表现
• 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相似,但是弥散范围更大
• 常为不均匀强化,有囊性成分
图13:14 个月女婴,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改变型
MRI扫描显示:(A)T2加权图像显示右颞叶内侧主要为高信号的肿块,边缘模糊,并有囊性成分(箭头);(B)T1加权增强扫描显示肿块内出现局灶性实性强化(箭头)
六
在阅片室内进行肿瘤分类
✔ 如上所述,许多CNS肿瘤会出现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有些表现特异性地反映了肿瘤的分子学诊断
• 例如星形细胞瘤,IDH突变型的T2-FLAIR不匹配征
✔ 尽管影像学检查常能帮助预测肿瘤的病理学特征,而分子特征在肿瘤分类方面也越来越重要,但病理学分析仍然是诊断脑肿瘤的标准方法,不会很快被无创影像学诊断或放射基因组学分析取代
✔ 在解读随访影像时,了解肿瘤分类也很重要,因为这些信息有助于预测和理解肿瘤行为
• 例如,使用分子标准诊断的少突胶质细胞瘤,IDH突变型和1p/19q 联合缺失突变型,CNS WHO 2级,以及胶质母细胞瘤, IDH野生型,CNS WHO 4级都可表现为无强化且边界不清的肿瘤,但是使用适当治疗后,前者的中位总生存期超过10年,而后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不足2年
• 了解这些信息后,放射科医生可能更倾向于提出提高治疗效果的随访方案,如建议在少突胶质细胞瘤进展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后续的随访成像,而在胶质母细胞瘤中可能会怀疑是真正的、具有临床意义的进展
总结(Conclusion)
• 放射科医生在脑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了解这个领域的最新进展至关重要
• 了解脑肿瘤分类的变化,例如第五版WHO CNS 肿瘤分类包含的内容,是一项重要的基线知识
• 知识获取必须是一个持续不断且反复迭代的过程,而分子技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快地增进我们对脑肿瘤病理学的理解
• 这些快速进展要求放射科医生紧跟神经肿瘤学的发展,如跟踪临床试验的结果、CNS肿瘤分类分子信息等
作者
吴慧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来源
都司影像公众号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官方平台,主要展示科室特色诊疗技术、精选专题讲座、经典临床病例、科研团队最新成果;兼具科室教研动态、会议信息发布功能。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PP-GAD-CN-1725-1
未经拜耳影像学苑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