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输注性静脉炎,一般如何处理?

学术   2024-09-04 20:00   云南  


输注性静脉炎

定义

一种由于长时间静脉输注药物而导致的血管内皮炎症,药物浓度过高、酸(碱)性过强、药物颗粒直径过大、药物输入时间过长等均可刺激静脉血管内壁并导致其发生病理性变化。

 发生率及临床表现

临床上,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病率为30%~90%,尤其在接受化疗的患者中,其发病率高达80%。穿刺点局部感到不适或有轻微疼痛,进而局部组织有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并出现沿静脉走向索状红线,久之可触及条索状硬结,严重者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病理改变表现为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或(和)继发的血栓性改变。

诊断及分级

未有统一的临床诊断标准应用于输液性静脉炎的诊断,临床现有的诊断标准有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BMRC)标准、美国输液护士协会(intravenous nurses society,INS)、Rittenberg诊断标准、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anc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标准。CDC推荐标准中,规定在对是否发生静脉炎进行判断时,只要输注部位出现下列症状中的一个,即可判定为静脉炎:输注部位出现红肿、红斑,且其发病区域直径大于4 mm;输注静脉出现红线,呈条索状形态;触诊检查出现触痛;输注部位及周边疼痛、红肿或者发热。


美国静脉输液委员会2006版输液治疗护理标准中静脉炎分级标准:





  • 0级:无症状;

  • 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或者不伴有疼痛;

  • 2级:输液部位疼痛有发红和(或)水肿;

  • 3级:输液部位疼痛有发红和水肿,条索状物形成或触摸到索状静脉;

  • 4级:输液部位疼痛有发红和水肿,条索状物长度>2.54cm,皮肤破溃,有脓液渗出。

其中4级静脉炎最为严重,除了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外,可致皮肤破溃、坏死、脓液渗出,肢体活动受限,甚至出现畏寒、发热等感染的全身症状,导致病情恶化,增加病死率。

高风险因素

  • 物理因素:药液的渗透压、药液pH值、浓度、输注速度、给药持续时间等;药液浓度过高且给药静脉为浅静脉时,静脉炎的发生概率大幅度提高;

  • 机械因素:留置针的穿刺部位、置留时间等。进行留置针穿刺时应避开疤痕、硬结和有炎症皮肤,若穿刺的血管直径较小或在末梢循环不良的上肢静脉以及偏瘫侧肢体上穿刺,则易导致静脉炎发生;

  • 细菌因素:输液临床操作不规范,无菌操作不严格,会导致静脉炎发生;

  • 患者因素:年龄、免疫、营养、疾病、皮肤血管情况,以及既往静脉穿刺状况。

预防措施

  • 进行留置针穿刺时,应尽量遵循脉管粗且直、血管弹性良好充盈、无静脉窦、固定容易、方便患者活动的原则。

  • 静脉给药过程中,应控制给药速度、留置时间,以及药液的温度、pH值、浓度等相关因素。

  • 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在留置针给药过程中外敷西药类、中药类及天然植物类药物,以及进行冷敷、热敷等可显著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如:胡索合剂、复方维生素E乳膏、芝麻油、水胶体敷料、40 ℃、30 min的热敷。

治疗方案

静脉炎发生后应进行紧急处理,即立即拔出针头,抬高患肢并制动,以促进血液循环,之后根据静脉炎发生的具体程度及外渗药物性质采取相应的药物与物理治疗措施。


静脉炎的主要治疗药物有硫酸镁、多磺酸黏多糖、黄金散、延胡索合剂、复脉膏;天然植物有仙人掌、洋甘菊、芦荟;水胶体敷料;物理因素冷敷、热敷、激光照射、电磁波照射。


参考文献




1、许玉环, 郭培兰, 吴卫红. 输注性静脉炎的防治研究进展 [J] . 中华现代护理杂,2010,16( 25 ): 3097-3099. 

2、李心蕊. 留置针静脉给药致输液性静脉炎的研究进展 [J] .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21, 44(6) : 508-512.



往期相关推荐

1.【最新ESUR指南】同一天行增强 CT 及增强 MR,到底先做哪个?时间间隔多久?

2. 对比剂外渗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如何预防外渗?如何处理外渗?

3. 碘对比剂注射前《知情同意书》的指南建议合集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PP-GAD-CN-1574-1


未经拜耳影像学苑授权禁止转载


拜耳影像学苑
拜耳影像学苑致力于成为中国影像学术内容一站式平台,为影像医生提供专业线上学术资源,涵盖高质量学术大会直播和回放,病例读片,学术工具,文献速递等。 学术资源菜单审批号:PP-GAD-CN-1421-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