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天京事变背后的告密者,四份史料指向一位重量级侯爵

文摘   2024-07-12 06:00   福建  

1856年8月底,天京城内二更时分,一道人影无视天王府门前“大小众臣工,到此止行踪。有诏方准进,否则云中雪”的禁令,径直入府。金龙殿上,洪秀全往来踱步踌躇不定,肘腋之患江南大营初破,东王就逼封万岁,又有谋逆异动被人密报,阶下一众心腹重臣叩头不止,苦劝天王早做决断。洪秀全摆手示意女官引佐天侯陈承瑢入得内殿,指着桌案上的木匣说:“这三道密诏务必送到北王、翼王、顶天燕手上,此事关系天朝盛衰,容不得半分差池。”

陈承瑢(1821年—1856年),广西藤县人,官至天官正丞相,受封佐天侯。他智计百出富有权略,后因牵涉滥杀暴行,翼王奏请天王将其除爵诛杀。陈承瑢是桂平白沙旧陕村人,随军至茶地时入选御林侍卫,成为天王心腹。天朝猛将如云却极少谋臣策士,他因此被委以重任,司职内外文书收发传达,贵为朝内官领袖。彼时天京城郊战事频仍,大小官员都需持矛听令,仅陈承瑢以朝命攸关不必如此,并可随时出入天王府,故而有开篇那一幕。

1856年6月中旬,太平军击破江南大营,东王伪托“天父”下凡,逼迫天王封其万岁。北、翼二王不服,请命“诛杨”被天王拒绝,旋即分赴江西、武昌督师。两月后,天王却急下密诏命韦、石、秦返京“诛杨”,这其中究竟出了什么变数?据麦高文《太平天国东王北王内讧详记》、禆治文《太平天国东北两王内讧纪实》两篇报导记载,杨秀清“被一同盟的高级人员所卖,对天王告密,而自告奋勇担负扫除奸党之责”,这人是“第八位”,而北王系覆灭时,“除韦昌辉外,尚有其他多人被诛,包括排位第七第八的两位高级首领”。

太平天国高层的排位依次是:第一位天王洪秀全、第二位东王杨秀清、第三位西王萧朝贵、第四位南王冯云山、第五位北王韦昌辉、第六位翼王石达开、第七位燕王秦日纲、第八位豫王胡以晃,第九位佐天侯陈承瑢。秦日纲因滥杀被诛,并无异议,若据两篇洋人报导记载,“第八位”胡以晃则是告密之人。但据知非子《金陵续记》记载,胡以晃在1856年春夏间病故于江西临江府城,东王被杀是在9月1日午夜,此前数月间洪、杨权争日炽,从时间上难下论断,此处存疑待定。

对于告密一事,除了两篇洋人报导,在天王洪秀全1858年颁布的《赐西洋番弟诏》中也有蛛丝马迹。此诏关于东王有一段叙述,即“爷遣东王来赎病,眼蒙耳聋口无声,受了无尽的辛苦,战妖损破颈跌横。爷爷预先降圣旨,师由外出苦难清,期至朝观遭陷害,爷爷圣旨总成行”。其中“爷”、“爷爷”指天父上帝,前两句指金田起义前夕杨秀清身患重疾口哑耳聋,耳孔出脓眼内流血,是替世人赎罪(假称)。第四句指1852年夏,东王在湖南道州脖颈受伤。

后四句写杨秀清被杀之事,“观”即阙,指宫门,“朝观”即天朝宫门。整体意思就是天父预先下凡降旨,杨秀清到了升天的死期,有人到天朝宫门诬告,杨受此陷害而死。这与两篇洋人报导中“一位高级人员对天王告密”的说法完全吻合。洪秀全虽借宗教说辞为杨秀清洗去篡逆的罪名,也减轻了自己的过错。但他如实说明杨秀清是因有人告密遭到陷害,也相当于承认是自己下诏“诛杨”。

至此,可以认为告密确有其事,最后的疑问便是告密者的身份。1857年初,清军江北大营钦差大臣德兴阿在给咸丰帝的奏报中称:“十一月初一日,石逆复将韦逆之党伪燕王秦日纲、伪佐天侯陈承瑢诛死。”据此判断,麦高文、禆治文两人报导中所说“第八位”应是佐天侯陈承瑢。有观点认为胡以晃病故,陈承瑢自然顺位第八,但这说不通,因为西王、南王阵亡已久,若以在世者排位,陈承瑢当在第六位。所以两篇洋人报导是记错了,告密者应是“第九位”陈承瑢。另有观点称首义六王地位尊崇,不论生死排位不变,此处见仁见智。

陈承瑢是洪秀全心腹,与韦昌辉、秦日纲都关系匪浅,又担任朝内官领袖,地位极其重要。杨秀清在天京大权独揽,霸道压制诸王百官,曾借秦日纲养马人事件对其杖责打压。陈承瑢表面对东王恭顺服帖,实则与韦、秦等人早怀报复心思,告密一事他有动机也有能力。之后石达开大军逼宫,奏请天王将陈承瑢除爵诛杀,洪秀全虽然不舍却不得不照办。但陈姓族人并未受到牵连,仍不失高官厚禄,其族侄陈玉成(存疑)更因战功封王,成为天国后期军事双壁之一。

参考文献:罗尔纲《太平天国史》、陶短房《天国志》

阿木说故事
专注历史故事的拆解、推演与重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