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停止内在的战争

情感   2024-11-19 21:00   新疆  

文字编辑 | 田

排版编辑 | 陈




摘自李爱玲《痛快去活》

冲突的原型是俄狄浦斯期三角关系的冲突,但我们已经成年了,成长历程不可逆,我们无法重新回到俄狄浦斯期,让父母重新养育我们一遍。 


要怎么做,才能让我们在面对内在冲突时,更平和、更智慧地做出选择呢? 




第一,诚实地面对自己


前面提到的我几年前刚开始健身的经历,那种纠结让我非常痛苦,后来发展到我一想到今天要去健身,心情就一整天都不好。 


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我的正常生活了。我健身的目标是让自己更健康。但事实上它会让我产生非常负面的情绪,我怎么可能变得更健康呢? 


我静下心来问自己:真的想去健身吗? 


我听到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不想。我之所以办了健身卡,报了私教课, 逼迫自己去,是因为我觉得人到中年,再不运动,就难以抵御衰老带来的机能下降。 


我当然希望自己更健康一点,但我并不喜欢撸铁、跑步这种剧烈的运动, 它给我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压力,让我难以承受。 


当我诚实地面对自己时,我遵从了内心的声音,我把那张健身卡办了暂停,两个月之后,我开始在家里跟着视频练瑜伽。 


这种转换,让我觉得舒服多了。我不必非要练出马甲线,不必非要练出超模一般的线条,我完全可以换一种更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让自己保持健康。 




第二,看到两个声音背后,各自的需求。 


两个自我打架,争斗,他们背后,都有各自的动机和需求。 


动机和需求,不分好坏,即使看上去这个需求是一个负面行为,背后也依然有正面的动机。 


比如,一个人总想喝酒、熬夜。 如果只是单一地评价这种行为,那它肯定是不好的。但这种行为背后,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呢? 


喝酒可能是他目前唯一能让自己放松下来的方式。他太紧绷了,再继续绷下去,可能迟早有一天会绷断,会垮掉,他需要借助酒精给自己一个松弛下来的机会。 


而熬夜,可能是他唯一能拥有的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刻。他太渴望、太需要这段自由的、不被打扰的时间了,只有在那段时间里,他才能完整地跟自己待在一起。 


行为可能是负面的,但动机仍然是正向的。看到这份正向的动机,我们就理解了自己真实的需求。我们就给了自己一个新的机会,去思考如何能用正向的行为和方式,去满足这些需求。





第三,创造一个接纳与抱持的内在空间,接受两股力量、两种声音、两个自我同时存在,同时安放。 


如果,我们认为两个自我、两种声音中只能有一个是对的,一个是错的, 那它们必然无法和平共处,一定要斗个“你死我活”。 


我们需要做的,是以中正的能量,允许这两方都存在。它们不对立的, 只是一体两面。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做出选择。因为我们总想做一个绝对正确的选择,确保一个一定满意的结果。我们把这个“正确”看得太重要了,因为太害怕失望, 我们的人格承担不起那份失望,于是产生恐惧。恐惧令人退缩。 


如果我们能将意识扩大到,这世上并没有绝对正确的决定,宇宙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只是相对的存在,我们就会感受到放松,感受到与内心的连接。 


我可以强大,也可以脆弱,它们都是真实的我。 我可以前行,也可以停下,这些都是我的需求。 我可以快乐,也可以痛苦,都是属于我的体验。 我可以勇敢,也可以胆怯,它们没有好坏的区别。 我可以勤奋,也可以懒惰,它们都在帮助我。 

当冲突对立的双方,被整合到一个更大的自我整体中,就像鲁米那首著名的诗: 


在是非对错之外,有一片田野。 


我在那里等你。 




当我们找到了那片是非对错之外的田野,我们就建立了—个完整的自我。 这个自我更能正视内心的价值排序,厘清哪些是当下真正重要、真正需要的,去做忠于内心的选择。 


这个自我更有力量承担选择的结果。我选了,就去做。我做了,就接受。 这样的自我也会更加灵活,会指引我们保持人生的“动态平衡”,而不再纠结于一时一刻,是该陪孩子还是该去上班,是该奋斗还是该休息。 


体验下来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内心对两个声音都是欢迎的。原来对抗的东西,不再对抗了,原来让人痛苦的体验,也不再痛苦了。这场自己与自己的战争,终于可以平息,走向和平。


觉之道

微信号 : ganweif


● 扫码关注


觉之道
传播心理学知识, 心理疗愈与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