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背叛了自己的真理
——采纳以康德为基础的经验主义而拒绝黑格尔的思辨思想
Wolfgang Giegerich
译者:袁帅
续上文:
V. 心理学的神经症。
人们可能会认为,荣格是否真的成功地为浮士德赎罪,只是一个传记意义的问题。但这关系到更多的问题:心理学的整个“定义”和构成。
在《回忆》(第30 页)中,荣格讲述了他如何陷入童年时期的神经症,以及如何克服它。在他十二岁那年,另一个男孩把他撞倒在地,他的头撞在路边石上,几乎失去了知觉。在他感到被击中的那一刻,一个想法闪过他的脑海:“现在你不必再去上学了。”从那时起,每当他不得不回到学校或被要求做作业时,他就会开始晕厥。六个多月来,他一直远离学校,而学校对他来说就像天堂一样。“我自由了,可以做几个小时的梦,可以去任何我喜欢的地方,在树林里或水边,或者画画。 …最重要的是,我能够沉浸在神秘的世界里。树木、池塘、沼泽、石头和动物,还有我父亲的图书馆都属于这个领域。”他的父母非常担心,带他去看了各种医生,但没有人能帮上忙。一位医生认为他得了癫痫。有一天,他无意中听到父亲表达了对儿子可能无法治愈的恐惧,从而无法自食其力。荣格说,当他听到这句话时,他大吃一惊。“这是与现实的碰撞。‘哦,我明白了,你必须去工作!’”他想。他意识到“整个事情都是我的阴谋。”从那时起,他强行克服了昏厥,继续努力学习。“那些日子是我认真学习的开始……”
看到荣格如何独自克服个人神经症,以及他如何彻底克服它,真是令人惊叹。从荣格一生的所作所为和作品中的言论来看,人们会觉得他明显不是一个神经质的人。
但在他的心理学中(在理论层面上),与童年神经症相同的情况似乎重现了。关于童年神经症,荣格给出了以下自我解释。
在危机期间,让我误入歧途的是我对独处的热情,我对孤独的喜爱。在我看来,大自然充满了奇迹,我想沉浸在其中。每一块石头、每一株植物、每一件事物都显得鲜活,奇妙得难以形容。我沉浸在大自然中,仿佛爬进了大自然的本质,远离了整个人类世界。(Memories, p. 32.)
他童年神经症的目的是要坚持与本性的强烈统一,即“和谐存在于世的模式”,并捍卫这种童年的生存模式,以对抗进入成人生活条件的需要。他的昏厥使他成功地摆脱了这些需求,转而“投入神秘的世界”。因此,他的神经症的结束是因为他突然意识到:“哦,我明白了,你必须去工作!”荣格认为这是他与现实的冲突。他明白,他必须切开自己的肉体,远离他心爱的“神秘世界”——不是(我们可以回想起来)永远放弃它,而是为了通过长期的认真学习,使自己能够重新建立进入同一个神秘世界的途径,但在一个全新的层面上,在一个正式学科(心理学)的“客观”和可传达的形式中。虽然他童年时沉浸于大自然的奇迹是一种纯粹个人的、主观的乐趣,但他作为心理学家的工作不仅可以传达给他人(就像大多数个人经历一样),而且从一开始就是一门学科和一项作品,属于集体、人类,或者更确切地说:属于心灵世界。他关于“必须工作”的见解至少隐含地或事后看来包含着更普遍的见解,即如果你想真正找到“天堂”,你就必须离开“天堂”,进入这个世界。道路通过否定而前进。通往目标的最短道路是绕道而行,正如荣格本人曾经对一位年轻的对话者所说的那样。
在理论层面上,在他的心理学中,这种不可避免的否定并没有发生。作为一个人,荣格确实放弃了自性的放纵,学会了极其努力和认真地工作;他所取得的成就令人难以置信,他对各个国家的神话、类型学、超心理学的广泛研究,以及他对炼金术的艰苦开创性研究,这些只是荣格在自我克制的岁月中彻底涉猎的几个领域。但是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本身被允许停留在逻辑上的纯真状态,与十一岁的荣格在他获得革命性洞察力之前的状态相对应。对人来说是艰苦的工作,对心理学来说却是纯粹的乐趣。它被允许投身于神秘的世界,被对梦、意象、神话、仪式、共时现象等世界的热情所误导。它被允许“自由地感受,做几个小时的梦”,也就是说,“沉浸在”内在世界的奇迹中,并“爬进”灵魂生活的“本质”。在这里,在心理学结构本身的层面上,学生荣格所经历的“与现实的碰撞”并没有发生,尽管与黑格尔的相遇很容易带来这种碰撞。荣格可以“偷听到”黑格尔,就像他偷听到他父亲一样。但他与黑格尔的相遇并没有导致类似的自发洞察,可以在这里表述为:“哦,我明白了,心理学必须开始工作了!”也就是说,它不能简单地直接和自性的放纵地投入到迷人的心理现象学中;它必须首先反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激情;它必须回到它的“书房”(就像荣格在父亲的书房里为学校复习一样),不断克服“晕厥”,先做家庭作业;它必须放弃逻辑上的纯真,接受概念的长期劳作——通过这种绕行,达到一个全新的逻辑意识水平,最终可以成为真正的心理意识。
为什么有了这样的洞察力就等于与现实发生冲突?因为它会把心理学从自我封闭和自性放纵中惊醒。没有这种洞察力,心理学就生活在自己的泡沫中,是不真实的。另一方面,这种洞察力使心理学从外部看待自己。心理学意识到了自己的思维形式,这反过来又意味着它对世界和现实的眼光是睁开的。荣格心理学,更不用说所有其他心理学流派,只对其研究的内容负责,而不对其自己的思维定势、自己的意识逻辑形式,或者用荣格的话来说,在深入研究灵魂现象学时占主导地位的“思维形式”负责。荣格曾经明确地说过:“……经验主义者也必须发誓对他的概念进行智力澄清 [Klärung seiner Begriffe in denkerischer Hinsicht],这对哲学家来说是绝对必要的。他的思维必须根据事实塑造自己……”(CW 18 § 1731)。顺便说一句,这是一个非常幼稚的说法,它意味着:a) 哲学家不必将他的思维塑造成“事实”;b) 存在着赤裸裸的事实,而这些事实尚未被思想渗透!对黑格尔来说,“思维形式”已经变得“不真实”,而心理学领域的思想却存在这个问题。事实上,荣格在谈到黑格尔时说:“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者,他已经走上了心理学的道路。思维形式不再是真实的,而是一种载体”,这表明,对他来说,心理学的定义就是缺乏真实的思维形式;心理学可以说是一种没有“思维形式”的哲学,心理学家是一个“不称职的哲学家”,就像荣格认为哲学的定义就是缺乏思想塑造事实的能力一样。可以肯定的是,荣格一再指出,心理学是一门奇怪的科学,其对象是所有科学的主题。 “有一种心理学总是以另一个人或事物作为对象……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心理学是认知者的认知和体验者的体验。”但这仍然只是心理意识中的另一种观念或内容。它对意识本身的结构没有任何影响。这是一种无助的尝试,试图表达正确的洞察力,而心理学不必受到这种洞察力的影响。心理学现在只研究一种“主观因素”或“认知者”(例如,自性)作为其新客体,换句话说,就其逻辑形式而言,“主体”被客体化并变成了内容。
这并不是心理学的本意,也不是心理学成为心理学所需要的。问题不在于你的对象是什么(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是字面意义上的“外在”客体,还是我们自身、他人或认知者的认知中的“主观因素”);问题在于心理学是否已经克服了“客体”的逻辑形式,从而完全停止了客体化(研究客体或内容)。问题在于它是否对其运作的思维形式负责。心理学必须回归本源。它想回归本源;它不想继续被放逐到内容的形式中,从而与自身保持疏远。它必须内化(记住、回忆:内化)到自身,内在于自身:这是(或将是)定义它的内在性。心理学不能是被称为“内在性”的内容领域。它必须是以其思维的逻辑形式中的内在性为特征的领域,无论它正在思考什么。心理学需要将其自身(及其所有内容)绝对否定地内化(绝对否定的内在化、内化)到自身中。
但是心理学充满了客体化的内容:心灵,甚至是自主性心灵、潜意识、自性、心灵现实……或者在其他学派中甚至是字面上的客体关系。或者在原型心理学中:意象、原型视角、众神。这些内容通常甚至被实体化(具体化、本体化、实体化)。但即使情况并非如此,这些想法的逻辑形式也是意识的对象或内容。心理学向外投射并表现出来,从而将自身作为主体保持在外部并保持其未受影响和纯真,就像十一岁的荣格保留了他童年的自我一样。毫无疑问,心理学将灵魂定义为内在性。但是,它总是想立即与“外面”的心理事实或现象在一起,因此它总是外向的。它想象(vorstellen)自己的观念,并就其逻辑地位而言,将它们转化为意识面前的想象的(内在的)“事物”,因此从心理学上讲,它们是“外面的”(即使它可能明确否认这一点)。换句话说,它在意识的差异中运作、体现并受其驱动,即作为主体的它自己与作为客体所意识到的事物之间的差异,当然,它总是无意识地处于第一位,但完全忘记了它所关注的所有有趣的对象、内容和意象以及它所拥有的所有观念。作为心理学,它应该是对差异或相互作用的活生生的意识,换句话说,是这种差异的扬弃。
这就是为什么康德(他理解他的方式)对荣格如此重要。通过将心理学建立在康德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心理学一劳永逸地摆脱了对其思维形式或自身意识逻辑状态的关注和责任。经验主义(在荣格的案例中,最好将其称为现象学)意味着你所要注意的只是出现在你面前、在你意识之前的东西。心理学可以不加思索地单方面深入研究心理现象学,这也意味着可以忘记或完全不自觉地对待自己。经验主义是行动(即在理论层面或领域中行动)和保持无意识的许可。这反过来意味着你可以用习惯的日常意识或科学中也盛行的意识来研究心理学。您可以从街头开始研究心理学。毫无疑问,您必须进行个人分析并检查自己的内在生活、内在情结、阴影和无意识过程中的意象。但思维形式是毫无疑问的。它已经被康德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用熟悉的心理学术语来说,这意味着习惯性的自我,荣格的1 号人格,被允许做心理学(因此,除其他外,也被允许宣扬自性化:成为自性)。
难怪荣格对黑格尔反应过度敏感,特别是觉得他的语言“费力”。因为“黑格尔”意味着:必须经历一个费力的思维过程,才能首先将其形式提升到“科学”的地位(黑格尔意义上的)。能够做心理学的意识还没有完成。心理学还没有“到来”。它还不存在。它仍在通往自己的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心理学不仅仅是科学的延续(在普通意义上),科学思想转向了一个新的主题,即人的内在性。不,心理学(如果存在的话)的存在要归功于一场革命,一场意识的逆转,并将成为被扬弃的科学。它不能只是内在(internal)的科学,而必须是内部(inward)的“科学”,即在其逻辑形式中成为内在的“科学”。
黑格尔的哲学首先提供了一种“炼金术”式的心灵转化(不是人的转化,而是个人意识的转化!),通过腐烂、腐朽、蒸发、蒸馏、升华等多个阶段。荣格确实研究过炼金术。但同样只是将其作为意识的字面对象和内容。在炼金术成为非字面、非客观现实的地方,即在黑格尔那里,荣格拒绝看到它。相反,他在某种意义上将其付诸实践;他提出了一项任务,即彻底处理和重建意识形式,将其融入人格,让其承担成为自性的重担。与此同时,思维形式将保持不变。坚持心理学的经验主义立场在心理上服务于保护旧自我的无意识目的,而根据心理学的明确理论,旧自我必须被克服。克服自我的想法只是一种内容或信念,作为一项实际任务,它被归结为人格。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努力克服个人的自我(在内容、心理情结或态度的层面上),这样心理学的(以及公众思想的,换句话说,普遍的)自我形式的意识(作为一个逻辑问题和作为认知的认知者)就不会被注意到。
VI. 心理学的泡沫。
荣格将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即从其内在的思辨性中分离出来,并将他的心理学方法建立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上,而他所依赖的是其他领域的发现,即康德哲学(他理解康德的方式),因此心理学本身无法、也不可能对此负责。荣格“首先是经验主义”的决定是在心理学之外做出的。在进入心理学领域之前,他的包袱里就有“康德的屏障”,他将这一先验屏障加在心理学上。对于心理学这个内在领域来说,以外部为基础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无论是弗洛伊德的生物学基石,还是荣格基于康德的经验主义的方法论立场。将康德不可逾越的“精神世界屏障”从外部(从哲学,已被明确排除在外)带入心理学,作为全能的、不容置疑的神来统治精神现象,这是无法容忍的。实际上,人们会认为,像荣格这样拥有深刻宗教体验的人,以及一位处理灵魂中最深的神话和仪式、将自性视为上帝意象的心理学家,要么会非常批评康德的“屏障”,要么会对此深感不安。相反,荣格对此心存感激,并极力捍卫他的经验主义偏见。看来荣格需要这道屏障。问题是为什么。
我认为这是因为荣格对这道屏障的解释和使用方式,让心理学可以“深入神秘的世界”,而不必对这些体验负有智力责任,也不必先做逻辑功课,而只有通过这些逻辑功课,它才有资格获得这样的体验。这种屏障让心理学可以设想自己就是荣格指责黑格尔的那种人:一种逻辑上不受约束的“浪漫主义”,思维形式只是一种载体。荣格接受的唯一限制(甚至要求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浪漫主义)是通过“外部”的限制,相对于心理现象学的“经验事实”。很明显,如果从其逻辑形式来看,荣格作品中最核心的部分实际上具有推测性质:整体性、自性、墨丘利、青金石、灵魂之子、神秘结合、三位一体,仅举几个主题。康德的屏障使心理学作为一个领域免受其自身内容、其思辨性的影响,这样它就可以自我放纵、天真地观察和想象它们(就像我们看电视一样),而不必经历它喜欢观察和谈论的炼金术分解-升华过程,而这将使心理学(如果它进入其中)处于一个可以、也必须进行思辨、辩证思考的位置。
可以说,思辨是这样一种思想,其中“思想的思想者”(或意识的形式)本身与思想(或意识的“内容”)处于同一个炼金术容器中;对现实的思辨理解与对事物的抽象观点相反。在理论立场上,心理学被允许停留在感觉直觉(Anschauung)、知觉、想象的状态,这意味着作为观察者安全地处于容器之外。它不必推进到思维(思考)的逻辑状态。直觉和想象的方式不可避免地会重申并盲目地表现出意识(主体—客体)的差异;相比之下,思想则是将这种差异扬弃(aufgehoben)、记住并内化于自身的方式,从而使灵魂真正地与自己融为一体。
而,同样的事情或同一枚硬币的另一面,那道屏障有助于将所体验的思辩主题封装起来,赋予它们“经验事实”、“灵魂中唯一的神之意象”、“仅仅是心理现象”、“想象的幻想”的地位。现在,你可以同时拥有两种方式:心理学可以从神秘或思辩的经验中获益,它可以沉迷于神话,以“多神论心理学”的精神谈论众神,同时又能坚持旧自我常识的合理性。使这一奇迹成为可能的神奇词是“心理学”。你安全地免受“形而上学”的影响,也就是说,免受你所参与的所有想法、意象和现象中固有的思辩、宗教和形而上学特征的影响,因为你所做的“只是心理学”。它显然不是形而上学,不是哲学,它并不意味着终极真理。它只是“心理上的真实”。换句话说,心理学为自己发明了一种新的真理——好像真理是发生在各种物种中的东西。而拥有这种额外的私人、自足的“真理”正是我们所知的心理学的定义。
希尔曼的原型心理学更进一步,试图通过简单地将整个真理问题括起来,将其从心理学中完全驱逐出去来规避这个问题。无论心理学如何发展,你所经历的并不一定会彻底改变心理学的心态,毕竟心理学声称自己就是这种体验的知识。在个人和字面层面上,心理学领域的这种二元性反映在荣格在库斯纳赫特(=作为一门学科的心理学)和博林根(=灵魂)之间往返的二元性中。两者巧妙地相互免疫,没有一个挑战、诱惑、感染或分解另一个。在心理学本身的逻辑结构中,即在知者和已知者、逻各斯和心灵、理论和现象之间,没有对立的结合、没有神秘合体、没有“移情心理学”,而是一只不必知道左手在做什么的右手。
特殊“心理的真理”的概念是一种妥协的形成,(a)在两者之间提供中介,或者更确切地说,允许两者之间的通勤,同时(b)使它们完全分开。正是这种心理学自身真理的概念,让荣格实现了不可能的事情:坚持自己是一名经验科学家,但又不必对灵魂的完整现象学(包括它的奥秘和思辨性思想)视而不见,就可以进行心理学工作。将真理一分为二是荣格能够坚持康德“屏障”的诀窍,但又可以沉迷于他的那种“精神预言家的梦想”。 “(只有)心理真理”:这保证了避免与公众真理、科学、哲学和宗教真理的冲突。心理学并不挑战常识。另一方面,“心理真理”允许将最高的情感价值归因于灵魂的意象。
“心理真理”的另一种说法是“处于阿尼玛中(esse in anima)”。荣格认为,有了这个想法,“整个本体论论证”和“理智存在和物质存在之间的划分”就可以变得“多余”(CW 6 § 66)。他希望通过这个想法,心理学将成为“一门中介科学”,“能够将思想和事物统一起来,而不会对任何一方造成伤害”(CW 6 § 72)。毫无疑问,它不会对任何一方造成伤害,但这并不是因为它在两者之间进行调解(积极的、静态的第三者永远不会这样做),而是因为它回避了整个问题,不加承认地在两个极端之间进行交换,即存在在理智中和存在在现实中(就像荣格在库斯纳赫特和博林根之间进行交换一样)。因此,它就是它们的分离:不是两者的混合体或它们彼此的融合,而是要么是这一种,要么是那一种,因此既不是真正的这一种也不是那一种。它是两者之间的便捷转换。当心理学因其谈论神话意象和众神而被指责为形而上学的神秘化时,它很快就从其存在在灵魂中产生了“处于阿尼玛中”,坚持认为它只是在谈论意象、想法或隐喻,这与名义主义的(或用现代术语来说:理想主义的)存在在理智中的位置相对应。然而,当它被指控将上帝简化为“心理学”时,它突然就完全是“存在(esse)”(处于阿尼玛中的另一个元素),坚持心理现实(换句话说,从现实的角度)。智力和现实的非此即彼根本无法克服。它被付诸行动,但这种行动被“巧妙地伪装起来”。“处于阿尼玛中”就是这种冲突,被压缩成一个看似没有冲突的短语。它是物化的智力牺牲,是理念与事物之间中介的无思想性,这种无思想性被积极地想象(vorgestellt)为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事物,然而,第三种事物并不是事物,而只是一种主观主张(它被认为是中介)。就像“第一因”的概念是通过将无休止的一系列原因合并为一个可以想象的原始原因,在因果关系的范围内任意结束无限回归的无思想尝试一样,“处于阿尼玛中”也是通过简单地用一个神秘的短语取代整个困境,对智力存在和实体存在问题的所有进一步思考的暴力终结。这句话能够激发想象,从而满足想象,将人们的思想从尚未解决的问题中转移开——就像把奶嘴塞进小孩嘴里,有助于让孩子忘记其他不适或欲望一样。最初的冲突,整个本体论问题,仍然存在,像以前一样悬而未决。心理学的“处于阿尼玛中”是一个虚无主义的短语,尽管它确实是虚无主义的对立面。
虽然我不能接受荣格的解决方案,但他还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他努力解决这个真理问题,解决灵魂现象学与理性要求之间的冲突,试图给予两者应有的重视,而不是将其中一个贬低为另一个。这与今天的许多荣格学派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甚至没有看到任何问题,因为他们要么只是精神屏障的务实管理者,要么是神话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