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季节,医生告诫:肾脏不好,要改掉这几个致命习惯!

文摘   2025-01-08 07:00   重庆  

天气一冷,大家都喜欢窝在被子里,不动弹。特别是年纪大了,冬天的寒冷对身体的影响更为明显。

一次,我接诊了一位年约七十的王大爷。他来时脸色苍白,步伐缓慢,看得出来有些不舒服。我一问,原来是肾脏出了问题,已经有些年头了。

那天,他一进门就开始唠叨起冬天的烦恼:“医生,我这老腰啊,最近又累得厉害,晚上总是想上厕所,但就是不想离开暖和的床。你说这冬天,能不怕起床去吗?”

他还笑着说,自己有时为了不被冷风一吹,宁愿憋着不去,觉得这样对肾脏应该是个“减压”措施。

我听了不禁摇了摇头,心里明白,王大爷的这个习惯,表面上看似聪明,但对肾脏的危害却不小。

长期憋尿,不仅会增加膀胱的压力,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尿路问题,甚至让肾脏的病情加重。

冬季的确是肾脏最容易“受伤”的季节,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些习惯,正悄悄加重肾脏的负担。    

1.长时间憋尿,给肾脏“加压”

很多人都知道,尿急时憋一憋能缓解压力。但如果你总是憋尿,尤其是年纪大的人,肾脏可就受不了了。

尤其在冬天,寒冷让人不愿意爬出温暖的被窝,很多人晚上宁愿忍着,也不愿起来上厕所。你可能会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但从医学角度来看,这个习惯其实很危险。

长时间憋尿,会导致膀胱内的尿液滞留,从而增加肾脏的负担。更严重的情况下,尿液可能会倒流进入肾脏,引发肾盂肾炎,甚至使肾功能衰竭。

就像王大爷,平时为了避免起床,他常常忍着不去厕所,结果病情逐渐加重,肾脏也越来越吃力。

健康建议:

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要定时去厕所,尤其是晚上,尽量避免在床上待得太久而不去排尿。如果你怕冷,可以稍微提高室温,或者穿上合适的衣物,以减少起夜的不适感。

2.冬季喝水少,肾脏变“干渴”

冬季气温下降,空气干燥,很多人容易忽略水分摄入。尤其是肾脏不好的人,往往会自觉减少饮水量,认为这样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事实正好相反,少喝水反而让肾脏更加“吃力”。    

肾脏需要充足的水分来帮助排泄代谢废物,如果水分不足,体内的毒素就无法及时排出,导致废物在血液中堆积,从而加重肾脏的负担。

冬季本来就容易出汗和失水,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肾脏的工作压力会更大。最好的做法是,每天保持适量的水分摄入,避免一口气喝太多,但也要避免长期缺水。

健康建议:

即便是寒冷的冬天,也要保持每天适量的水分摄入,尤其是在白天,不要因为怕冷就减少水的摄入。

适量的温水更有助于肾脏的排毒,避免过度缺水导致肾脏负担过重。每次喝水不要一次性大量饮用,保持规律的饮水习惯才是关键。

3. 穿得过暖,影响肾脏的血液循环

冬天的寒冷让大家都喜欢穿得厚重,尤其是老年人,怕冷往往会穿得过多,甚至手脚都包得严严实实。

这种过度保暖的方式,反而会影响肾脏的血液循环。肾脏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来维持正常功能,如果你穿得过厚,尤其是手脚部位不透气,可能会导致末梢循环不良,从而影响肾脏的代谢和排毒功能。

适度的穿衣保暖非常重要。冬季保暖应当讲究科学,穿衣应该根据气温适当增减,不要让身体的某些部位过热或者受寒,避免影响气血循环。    

保持身体温暖,但也要让血液流通,特别是肾脏所在的腹部和腰部区域,避免寒冷直接作用于肾脏。

健康建议:

穿衣应以保暖为主,但要注意适度,特别是四肢部分,保持通透性,避免压迫血液循环。肾脏对血液供应非常重要,穿着衣物时,应该保证血液流通顺畅,避免穿得过厚或不透气。

4. 久坐不动,影响肾脏功能

冬天,大家都喜欢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待在办公室里,久坐不动。但长期不活动,不仅对关节不好,对肾脏也有不良影响。

肾脏的健康与全身的血液循环密切相关,而长时间静止不动,会让血液流动变慢,影响肾脏的供血和代谢功能。

冬季虽冷,但每天保持一定的活动量,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肾脏更好地排毒。

健康建议:    

简单的散步、伸展、甚至是做做家务,都会对肾脏有益。养成每天适量运动的习惯,帮助全身血液循环,肾脏的负担就会大大减轻。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重庆城市TV生活
隶属于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