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业化经营”到“专业化生存”,保险的好与坏,要放在某个特定的场景里来评价(保险从业生涯记录114)

文摘   2024-10-12 17:30   山东  




我是南保人


       





【一】

人类的本性

总是倾向于

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实看作虚妄的

然后就轻而易举地找些理由反对它

                  ——弗洛伊德


我是干保险的,在保险内勤岗位上,兢兢业业做了三十多年,行业中太多的问题,看透了,有些可以说破,有些,暂时还不能说得太透。


曾有一个同学手里有点闲钱,咨询我买个什么理财型的保险产品能有更高的收益?


因为我对公司在售保险产品了解得着实不多,于是我说找个专业人士给她介绍一下,然后就把同学微信推给了某业务员。


最后的结局就是,三方搞得都不太愉快。


在我,不了解产品就是不了解,所以我找了个职级较高的业务人员,让她帮忙选一个好的产品,给我同学介绍一下。


在同学那里,既然是我推荐的业务员,怎么说也会更多一点信任。所以他们双方加了微信,结果,业务员拿出了锲而不舍的精神,推介公司热销产品不说,还每天想着办法地约人家见面。


被打扰烦了,我的同学就不再回复微信信息。


业务员又转头来找我,让我跟同学联系,帮忙约个时间,双方见面聊聊。


我,开始明白,这事,自己一开始就办错了。


保险销售渠道的内外勤,一直自诩为保险行业内最专业的存在。可他们中有多少人,根本没搞清楚保险对不同人的意义究竟有什么不同。


他们开口提及保险,就只会照搬公司早会上学来的产品销售话术,只知道医疗理赔和理财收益,全然不顾客户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更有一些保险销售人员的口中,一味地死缠烂打地强调自己推荐的保险产品,似乎除了保险,买其他什么都是吃亏上当。


这些,真的只能让人看到保险销售人员,专业能力的不足。


说到这里,你多少该明白,为什么社会上,讨厌保险的人这么多了吧?





今天一早,第二次被静儿电话叫醒,继续出门锻炼身体。


告诉静儿,一个感觉是真的困啊,另一个感觉是稍微活动活动,身体会有变得轻便一丢丢的感觉。


为了爬山提前做好准备,我要继续晨练去。



【二】

非必要不费力证明自己

无利益不试图说服别人

是精神上的节能减排

            ——罗素


这个十一假期,业务做得着实惨淡。


别人客观上的理由,多了去了:


经济下行,老百姓手中没钱; 外勤出勤的越来越少,客户资源不多;公司活动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


总之,这个不理想的结果,和大环境有关,与我们个人,无关。


是啊,谁愿意承认自己不够专业、能力不足呢?


那天我跟身边的同事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说得很直白:


在现在各公司都在开发大客户资源的时候,我们的内外勤,还在抱着过去的“经验”开发客户资源,1000、2000一单地推业务,还在用基本法考核预警那一套,上个小单先保住工号.....


明明白白地知道开发大客户的重要性,却只想着在推杯换盏间交流情感,拿对应的企划方案来吸引客户。


公司可以此来追求大单规模,而做大单的业务员则真的收益甚微,大头的利益都返给客户了,自己到手的,可能只有一点管理津贴了。


这样一来,谁还愿意费劲地去努力开发大客户,开发大单呢?


业务能做好,才是怪事!


后来,我在公号文章后面的留言中看到了更贴切的答案:


“行业客户都在开新能源了,我们自己还在用开拖拉机的经验在推动”......


“行业巨变的时代背景下,同行们还在拿着旧地图寻找新大陆”......


这话,总结得比我的大白话,精辟太多了!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人对保险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些无不呼唤着保险行业要以专业的形象立世。


三十多年前,你说保险,没有几个人知道它是什么,甚至很多人会误以为你是推销保险柜的。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你说保险,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保险,是骗人的,是传销,然后递给你的眼神里充满不屑和鄙夷。


经过这么多年,保险怎么混得没啥进步不说,反而越来越回去了呢?



【三】

人间十月有幸事

落叶与风再相逢


作为干了三十多年的老保险人,我再重申一次:


保险,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金融工具。注意,我用的是“金融工具”这个词。


保险,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保险的好与坏,要放在某个特定的场景里来说。



你买了一份重疾险,一生平安顺遂,最后只拿回了投保的本金,中途退保时,你甚至拿不回已交保费的五分之一。


于是,你觉得这保险,买得太亏了,这钱,放在银行、股票、基金里,哪个都比买重疾险的回报率更高,至少,它们能让你保住本金。


在这样的场景里,你觉得保险买得半点作用没有,保险毫无意义可言,保险,就是骗人钱财的存在。


咱们换个场景。你买了一份重疾险,很不幸,只交了一年保费的时候,罹患重疾,保险公司根据条款约定赔了你十万,甚至几十万,解决了你治疗费用方面的困境。


而你,可能只交了三、四千元的保险费。


这个场景下,你觉得自己很庆幸,亏了提前买好了重疾保险。


这两个场景的转换,同样适用于车辆保险。


你买了全险,一年平安,你就会想,早知道如此,当初不如只买一份交强险就好了; 你每年只买了一份交强险,某一天突然遭遇了意外(比如梅大高速事件),你就会非常懊恼,怎么没把车险买全呢?


有时候你可以把保险理解为数学概率的问题,从概率论的角度来理解保险,保险,就是一场保险期间内,是否发生保险责任事故的概率的博弈。


所以说,任何不加场景的评价保险的好与坏,都是没有意义的。


只有亲身经历过保险理赔的人,才真的认可,保险于自己,是真的有用的。


近些年,保险行业最常听到的几个字就是——“专业化经营”,今天,我觉得应该改成“专业化生存”才更合适。


我们保险人,只有找到自己做这件事的初心和使命感,才能主动付出努力,学习自己需要的专业知识,用自己的专业和热情,真心传递保险理念,根据客户需要介绍保险产品,用自己的专业征服那些真正需要保险的每一个人。


特别是对那些手握巨资的大客户,你还想着像过去一样凭借人情关系,凭借返佣加礼品让他购买合适的保险,那真的不如用你的专业知识让他信服,主动找你规划投资理财方式。


时代变了,你还开着自己的拖拉机,如何能赶得上开宝马、奔驰的客户呢?


人家,又怎么愿意停下来等你,听你介绍保险可以解决医疗费用,可以有多少投资回报呢?


对那些真正有钱的大佬,谁在乎你说的这个内容啊?












往期回顾
01

老保险的从业经历无法复现


02

为什么保险夫妻档特别多


03

基层保险人付出收入不等,随时遭遇被优化


04

公司不论大小,都有魑魅魍魉



快把文章分享给好友吧


半世沉浮
人生已过半,择一业而终一生,这一辈子,我只做过保险这一个行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