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评估患者整体状况
血流动力学状态评估:
密切监测血压情况,包括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确保患者血压处于相对稳定且能维持基本组织灌注的水平,一般要求平均动脉压至少在 65mmHg 以上(正常成年人平均动脉压大致在 70 - 105mmHg)。例如,如果患者收缩压持续低于 90mmHg,且存在四肢湿冷、少尿等灌注不足表现时,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就需极为慎重。
监测心输出量,可通过超声心动图、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如 PiCCO、Swan-Ganz 导管等技术)等手段了解心输出量是否足够,心指数(正常范围大致是 2.5 - 4.0L/(min・m²))有无明显下降等情况,若心输出量已经处于较低水平,使用该类药物要小心。
观察中心静脉压(CVP,正常范围 5 - 12cmH₂O)等反映容量负荷的指标,确认患者不存在容量不足问题,因为容量不足时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可能加重低血压风险,必要时先进行充分的液体复苏使 CVP 达到合适范围。
心肌损伤程度与范围确定:
依据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包括 cTnI、cTnT,正常参考值一般小于 0.04ng/mL),若其明显升高,提示心肌细胞受损,结合升高幅度及动态变化判断心肌损伤严重程度,升高越显著、持续时间越长往往提示心肌损伤越重,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更要精细调整剂量和密切观察。
借助心电图检查,查看是否存在 ST 段改变(如抬高或压低)、T 波异常(倒置、低平)、心律失常(如早搏、房颤等)等情况,不同的心电图表现提示不同的心肌病变类型及程度,比如广泛 ST 段压低可能提示心肌缺血,这对选择 β 受体阻滞剂及用药时机有重要参考价值。
通过心脏超声评估心肌结构和功能,了解心室壁运动情况(是否存在节段性运动异常等)、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大于 50%)等指标,若 LVEF 明显降低,提示心功能受损,使用药物时要兼顾对心功能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 β 受体阻滞剂及给药方式
药物选择:
短效药物优先:鉴于脓毒症患者病情复杂且变化快,优先考虑短效的 β 受体阻滞剂,例如艾司洛尔。艾司洛尔起效迅速(静脉注射后 1 - 2 分钟即可起效),作用持续时间短(半衰期仅约 9 分钟),便于在用药过程中根据患者心率、血压等变化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降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
个体化选择:如果患者同时合并有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气道阻塞性疾病,相对更适合选用具有心脏选择性的 β₁受体阻滞剂,像美托洛尔,其对支气管平滑肌上的 β₂受体影响较小,可减少诱发气道痉挛的可能性。
给药途径与初始剂量:
一般采用静脉给药方式,便于精确调控药物剂量和快速起效。以艾司洛尔为例,初始负荷剂量可以按 0.5mg/kg,在 1 分钟内缓慢静脉推注,随后可根据心率等情况给予维持剂量,维持剂量通常为每分钟 0.05 - 0.2mg/kg 静脉滴注。
对于美托洛尔,若选择静脉给药,初始剂量可给予 2.5 - 5mg 缓慢静脉推注(推注时间一般不少于 2 分钟),观察患者反应后,可间隔 5 - 15 分钟重复给药,累计剂量可达到 15mg 左右,但需依据心率、血压及病情变化灵活调整。
用药过程中的监测与剂量调整
严密监测指标:
心率监测: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变化,目标是将心率逐渐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可参考控制在 100 - 120 次 / 分左右,但具体要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及整体病情而定,避免心率下降过快或过度而导致心输出量骤减。
血压监测:每 5 - 15 分钟测量一次血压(有创或无创血压监测方式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若发现收缩压较基础值下降超过 30% 或者血压低于能维持组织灌注的安全界限时,要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甚至停药。
其他指标监测:持续关注心电图有无新的心律失常出现,同时留意心肌损伤标志物是否有进一步变化、患者神志状态、尿量等反映重要脏器灌注情况的指标,综合判断病情进展及药物疗效。
剂量调整策略:
如果心率下降未达到预期目标且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可按照一定比例适当增加药物剂量,但每次增加剂量幅度不宜过大,如艾司洛尔维持剂量可每次增加每分钟 0.05mg/kg,然后继续密切观察。
一旦出现心率过度降低、血压明显下降、新的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 β 受体阻滞剂,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加快补液速度提升血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稳定等,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重新评估是否继续用药及调整用药方案。
多学科协作与综合治疗
多学科团队参与:脓毒症合并心率快及心肌损伤的情况通常需要重症医学科、心内科、感染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会诊,根据各自专业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制定最适宜的治疗方案,并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定期共同评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综合治疗措施并行:在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的同时,不能忽视脓毒症的基础治疗,如积极抗感染,根据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足量、足疗程应用;进行有效的液体管理,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来改善血流动力学等,从多个方面保障患者病情稳定和逐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