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刘大爷65岁,一辈子勤俭节约,平时舍不得吃鱼、肉,家里种的蔬菜倒是吃得不少,但营养始终跟不上。前阵子,他觉得胸口总是闷得慌,还常常心慌气短。
家人劝他去医院,他总说:“没啥大问题,老了都这样,省点钱不白花。”
结果有一天清晨散步时突然倒在路边,被紧急送医才发现是心律失常引发的心肌缺血。
医生告诉他,这与长期饮食单一、心脏功能过载有直接关系。住院期间,医生特别嘱咐他,别再一味节俭,多吃些对心脏有益的食物。
01心率长期升高
与死亡风险相关
心率的快慢,就像一辆车的发动机转速,快了会增加磨损,慢了才能更持久地运转。
静息心率,指的是人在清醒、安静状态下的每分钟心跳次数,医学上认为,成年人静息心率保持在60~100次/分钟较为正常。而研究表明,这一数字与我们的寿命有着密切联系。
心血管内科主任指出,静息心率不仅是心脏健康的重要指标,还关系到整体寿命的长短。一项针对近200万份体检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心率越高,寿命越短。
当静息心率超过70次/分钟,寿命开始明显受到影响,甚至每增加1次,寿命可能缩短4个月。而对于静息心率>100次/分钟的人群,寿命可能缩短高达13年。
为什么会这样呢?
简单来说,心脏就像一台泵,心率过快意味着心脏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泵血效率下降,长期如此,心脏就容易“疲惫”,甚至罢工。
02心脏最怕的5事
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保护心脏健康,不仅要关注心率,还需要避免一些看似不起眼,却可能伤害心脏的日常习惯。以下五件事,是心脏最“害怕”的。
1.饮食过量或过于油腻
很多人喜欢大鱼大肉或者饱食一顿,但殊不知,过量的饮食会让胃肠道负担加重,心脏不得不超负荷工作以供应血液,容易导致心肌缺血。
而摄入过多高脂肪食物,更可能让血脂升高,增加斑块、血栓风险。
2. 熬夜和睡眠不足
晚上熬夜追剧、玩手机,第二天又顶着黑眼圈去上班,这样的生活方式对心脏来说是“致命伤”。
长期熬夜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
研究表明,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比正常睡眠人群高出33%。
3.排便用力过度
很多人觉得排便是小事,但如果排便时过于用力,会让腹腔压力瞬间升高,导致血压飙升,这对老年人特别危险。严重时,可能引发心绞痛或心梗。
4.烟酒成瘾
吸烟和饮酒是心脏的“敌人”。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管痉挛和动脉硬化的风险;而长期酗酒可能导致心肌肥厚,甚至引发心衰。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心血管疾病每年导致的死亡中,吸烟占了约15%。
5.压力过大
日常生活中,工作、家庭、经济压力接踵而至,不少人长期处于焦虑和紧张中。心理压力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甚至引发心脏骤停等急性事件。
心理健康对心脏至关重要,定期放松和调整情绪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03餐桌上的“护心符”
这4样建议多吃
除了改掉不良习惯,饮食调理也是养护心脏的关键。以下4种食物被称为餐桌上的“护心符”,它们营养丰富,对心脏健康大有益处。
1.深海鱼
深海鱼如三文鱼、鲭鱼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甘油三酯,减少心率不齐的风险,还能平稳血压。建议每周食用2~3次,每次100g左右。
2.全谷物
糙米、燕麦、荞麦等全谷物膳食纤维丰富,能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专家建议每天摄入200~300g谷物,其中包括50~100g全谷物或杂豆。
3.坚果
每天一小把杏仁、核桃等坚果,可以为身体提供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有助于清理血管垃圾。不过,注意量不宜过多,以免热量过高引起肥胖。
4.黑巧克力
可可含量大于70%的黑巧克力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助于促进血管舒张,改善血液循环。偶尔适量食用,不仅满足味蕾,还能保护心脏。
心脏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它的健康与我们的一生息息相关。通过改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放松心态,我们不仅能延长寿命,还能让每一天都充满活力。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