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北京瑜伽学院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的沛高教授主讲,主题为“佛教冥想与瑜伽的关联与区别”。这场讲座不仅为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深刻的知识盛宴,也为广大瑜伽爱好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讲座伊始,沛高教授首先介绍了瑜伽与冥想的传统及其历史发展。他指出,尽管在现代语境中,瑜伽和冥想往往被视为两个独立的概念,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最初的一千年间瑜伽与冥想紧密相连,甚至难以区分,它们都由印度的习练者群体逐渐形成,并经过了大量的交流和沟通。尽管两个传统的最终目标不同,但它们在实践中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在讲座中,沛高教授特别强调了佛教冥想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其历史发展和实践方法——尽管早期佛教团体对冥想可能不熟悉,甚至因此产生摩擦和矛盾,但冥想实践后来逐渐成为佛教修行的关键部分;佛陀觉悟后,利用觉悟后的见解亲自教授冥想方法,为其他众生创造了解脱的机会。
佛教冥想的核心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通过专注和觉察来消除烦恼和业障。与此同时,瑜伽则更注重身体的修炼和精神的统一,通过体式的练习、呼吸的调控以及心灵的冥想来实现身心的和谐与解脱。
佛教冥想还促进了佛教团体内部的统一和教义的理解,成为了连接僧众和信众的重要纽带。通过冥想,修行者能够开发心智,达到更高的认知状态,从而实现解脱和觉悟。
在探讨两者关联时,他提到了婆罗门教与佛教之间的相互影响,佛教的冥想实践与瑜伽有着深厚的渊源,瑜伽作为一种修行方法,在婆罗门教中已有悠久的历史,而佛教在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瑜伽的某些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瑜伽体系。
《瑜伽经》等经典文献中就有对佛教冥想实践的体现。特别是帕坦伽利所著的《瑜伽经》,更是将佛教的冥想实践视为瑜伽的根本,通过佛教的实践来构建其瑜伽理论。此外,帕坦伽利还在《瑜伽经》中借鉴了34个佛教术语,进一步证明了佛教冥想与瑜伽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肯定两者关联的同时,沛高教授也强调了佛教冥想与瑜伽之间的区别——虽然两者在实践方法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的理论基础和最终目标却有所不同。佛教冥想更注重于对内心的觉察和修行,以达到解脱和觉悟的境界;而瑜伽则更注重于对身体的控制和调节,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
讲座过程中,沛高教授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知识,为听众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感悟。他鼓励大家不要局限于传统的修行框架,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不断探索内心的世界,实现身心的和谐与解脱。
课后,沛高教授还与学员们进行了互动和交流。他耐心地回答了学员们提出的问题,并鼓励他们通过实践来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佛教冥想与瑜伽的奥秘。
《瑜伽与冥想教育》证书课程由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和艾扬格瑜伽学院联合创办,旨在为更多人搭建前沿理论的学习通道,实现瑜伽与冥想的跨领域高效学习,同时也是让更多人能够回归二者的本质——全方位的身心修行。
本课以3大核心模块构建学习体系,通过世界顶级学者的视野,来帮你梳理瑜伽与冥想的学习脉络。
在这个课程体系中,你将完整体验到瑜伽与冥想的起源、发展以及与现代学科结合的研究,更能通过二者典籍、方法论等方面的对比,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修行方式,以及思考瑜伽与冥想的现代应用。
目前2023级、2024级的瑜伽与冥想课程在如火如荼进行,而2024级仍在开放报名招生中。
国际名校教学体验,学府型学习模式
扫码添加顾问报名
↓立刻抢占最后席位↓
艾扬格瑜伽学院 400-6061838
广州海珠区海尚明珠智慧园21、22号楼
北京瑜伽学院 13811300497
朝阳区东坝路1949创意总社园区9号楼
杭州瑜伽学院 400-1001785
上城区凤凰山脚路7号凤凰1138园12号楼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