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3 周日
为什么生活会变得普通?
昨天在日记中提到,《生活,写下来吧!》,这本书的封面上的一句话,很打动我。
“没有普通的人生,
只有未被写下的故事。
通过写作,
看见真正的自己。”
今天我有了更深的思考。
我们普通人都认为自己的生活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可圈可点或值得书写之处,但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的创作就是金子,你本人就是一个金子,是宇宙独一无二的。正如奥斯卡·王尔德所说:"做你自己,因为其他人都被占了。"
所以我们的生活就是金子,没有普通的生活。为什么你觉得生活默默无闻?正是因为它没有被记录。这是一个反常识的逻辑:你觉得生活普通,所以不值得记录;但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你不记录,你的生活才变得普通。如果你能具体细致、充满爱心地记录你的生活,那么你的生活就会变得不普通。
---
只有杂念少了,灵感才有机会涌现
现在每天好像加持不断,灵感不断,思路不断,以至于我在早上静坐时反而变得念头很多。当然,这些都是灵感不断涌现,并不是以前那种没有意义的杂念纷飞。
比如今天早上静坐时,我想到了关于英文内容的三个主题、英文输出的格式,以及如何与中文的内容相联动等想法。我还想到怎样与AI对话,让我更好地设置与修改Substack上面的博客。
但这些也会导致静坐的效果没那么好,因为念头还是存在的。因此,我可以把念头和灵感暂时转移到别处,在静坐时给自己一个提醒:万缘放下。
还是要着重体会无思无想,因为我之所以有这么多灵感,也是因为杂念少了,灵感才有机会涌现。宇宙给我的灵感才不会被其他杂念淹没。所以,保证自己无思无想,延长这种状态的时间,反而是在为灵感铺路,为加持让路。否则,这些好路都被那些没意义的杂念占据了,就像劣币驱逐良币一样。
因此,静坐时着重体会无思无想,其实是在加持自己,是在为宇宙给我的爱铺路。而这些灵感的泉涌和加持,让我在语音写作时依然保持无思无想、全然觉知的状态,继续与宇宙连通,从宇宙中获取灵感。
---
以“给人礼物”的心态来写作
10月的最后一周,我既发出了一份LinkedIn的电邮简报newsletter,也发布了一篇公众号文章。但很明显,由于电邮简报是基于我LinkedIn的6000多个好友,以及通过IPChina电邮简报触及的1500个订阅者,阅读数量相对较高,还收到了较多评论。而发布在公众号上的文章显然就没有这样的阅读量,只有几十的阅读量。这和公众号粉丝的数量是有关系的,显然这就是私域流量的重要性。
不过,我也不能过于关注数字,还是要把写作和创作当成自我实现、生活记录和快乐来源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定义在数量上。这或许是一种自我安慰,但剑飞说过的一句话让我深思:“不是你成为IP之后才能做事情,而是你要开始做事情之后才能成为IP”。可能做事情做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反响或特别多的关注,但你必须以长期主义的心态来做,这样才能真正成为IP。
因此,发一篇文章就希望它成为爆款,或者期待高阅读量,这些都不太现实。关键是要以“给人礼物”的心态来写作输出,把自己的作品视为礼物,持续不断地进行输出。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创作习惯。剑飞所说的高手与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稳定性。无论如何,只要认准了某件事情,就会持续稳定地输出。就像我在知识产权领域已经做到持续稳定输出文章很长时间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效果,不是吗?
---
可画Canva
可画Canva这个App,它的功能比我用过的任何图片处理软件都要强大,图文编辑功能也整合得非常好。要更熟练地运用可画这个软件,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功能和使用技巧。可以上可画的官网查看一些官方教程,
现在在地铁里看到各种海报,我的感觉也变了。以前只是觉得好看,现在我关注的是它们是怎么排版和制作的。感觉可画是一个强大的软件,有点像Photoshop,但更易于使用。
---
观照者
读杨定一的《落在地球》这本书,挺有启发。醒觉一点都不复杂,关键在于认识到这个世界的虚幻性。只要能够以一种观照者的心态去看待眼前的世界,就能归于中心。我既是台风,又是台风眼。
感受到我眼前的万事万物,我所经历的任何事件,我所产生的全部念头,和我拥有的任何情绪,都没有独立的存在,也不是坚实的存在。以上这些,现在还可能流于知识或理解,我还没有切实的经验,但是可以作此观想,质变会发生。
所以就让生命带着我走,看看它能把我带到什么地方。我愿意随着生命的洪流漂浮,享受这种状态,就像白云在蓝天上随意漂浮,顺着生命和宇宙的洪流而行。我安逸地住在这个宇宙里,就很好。
---
超大落叶
下午外出散步,捡到一个这么大的落叶,简直占到小孩书桌面积的1/3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