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民族文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发言选登
将目光投向广阔的大地和火热的现实
尼玛潘多
我是一名来自西藏的作家,感谢中国作家协会近年来对西藏文学创作者的扶持和帮助,使越来越多的西藏作家被发现、被看见,使西藏文学创作队伍得到进一步壮大,创作成果逐年丰硕,多人获得鲁迅文学奖和骏马奖,越来越多表现西藏人民生活的文学作品走进大众视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中央实行对口支援西藏政策后,全国各地大力援助西藏,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使西藏的经济、社会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的局面已然形成。作为一名作家,我的文学创作一直以观照现实、观照当下,书写发展中的西藏为己任,将目光投向广阔的大地和火热的现实,投向普通人的生活,努力将充满烟火气息的西藏呈现给读者。特别是获得本届骏马奖的长篇小说《在高原》,描绘了汉藏结合的茹玛家族四代人的命运和西藏百年历史变迁,呈现了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的血脉亲情。这部小说获奖后,有记者采访我,问我是如何以民族团结为主题进行创作的。其实,我的创作从来不是主题先行,因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在西藏由来已久,民族交融的事例在高原的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从历史大事件到寻常人家的小生活,都能寻得鲜活生动的故事,我只不过是截取了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而文学作品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之一。历史上,民族文学为各民族提供了沟通路径,帮助不同民族之间相互理解与尊重。进入新时代,作家的使命光荣且艰巨,需要作家具有担当意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各民族相濡以沫、和谐共生的现实画卷中汲取养料,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用文学作品呈现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创造美丽幸福生活的历程。
今年,我作为特邀编辑参加了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组织编写的《格桑花开——援藏干部讲故事》一书的编辑工作,整个编辑过程,是一次学习的过程,也是精神受到洗礼的过程。一篇篇来稿让我看到援藏干部与当地群众的深厚感情,读到了一颗颗滚烫的心,看到了援藏项目惠及普通百姓的美好,在选择和编辑稿件的每一天,都处在深切的感动之中。
前来参加颁奖典礼之前,西藏作家协会组织了一次“攀登者”文学“深扎”采风活动,前往西藏日喀则西部的边境县采风。过去,这些边境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牧民生活相对贫困,特别是珠穆朗玛峰脚下的定日县,在我初入新闻行业时,还是国家级贫困县,我看到过那里的群众在贫瘠的土地上艰辛而窘迫的生活。但这次一去,用“天翻地覆”一词来形容毫不为过。采风线一路都是名山圣湖,我们一行饱览了壮美的自然风光,但印象最深的风景在群众的脸上,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都挂在一张张笑脸上,这些笑脸让我对西藏的发展变化有了更直观更具象的认识。现在西藏的农牧民早已不是传统的农牧民,旅游业、新媒体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他们在继续保有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拥抱新技术,用旅游、短视频,拓展着生活的疆域。
我举这两个例子,是因为这两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我明白西藏的文学资源是丰厚的,火热的现实是不缺素材的,尽管地理意义上的高山大川仍然是一道道屏障,但精神的时空里,西藏早已经和新时代接轨。所以,作家需要拥有宽广的视野,向广阔的大地学习,向大地上生活的人民学习,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去发现、去表达。在未来的文学创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当下,观照新时代,探索西藏题材文学作品新的表达路径,将丰富且多维的西藏呈现给广大读者,用文学作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做出一个作家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奖作家)
来源:文艺报1949
三种方式订阅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