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无论什么样的分期贷款,只需要看一个标准就知道是否合理
文摘
社会
2024-07-15 19:30
吉林
上周,魏律师有个老弟,和我显摆他在某银行贷款15万元,利息很低,业务员告诉他不到一分利,这碰巧到了我的专业领域,我说我算算。我要了三项数据,本金15万元,分36期还款,每期还款近6000元。我说,老弟,你又让人坑了,这笔贷款利率超过两分,是高利贷。他不服,觉着受到了侮辱,我说你不用犟,分期贷款我都研究很多年了。他又说,我每年只需要支付多少多少利息,这个利息数额不高就行。我说,那倒是,我只是告诉你,这笔贷款并不像业务员说得那么低。他不服,又计算了一下说,我算了,这笔贷款就是不到一分利。我说,你的计算方式是错的,你用的是传统民间借贷的计算方式,比如这15万本金你用三年,需要还多少利息,但你现在借的是银行的钱,还款方式是等额本息,你每期都在还本金,本金是越来越少的。他听不太懂,又说利息和本金不相同,前期利息高……试图捍卫他的立场。我说,打个比方,你贷款15万,36期相当于三年还款,第一年过去后,你的本金还剩10万,第二年过去后,你的本金就剩5万,你并没有把15万本金用满三年,但你却一直按15万本金还利息,所以你用传统民间借贷的计算方式是错的。他又从其他角度说,那每年的利息数额也不高,我能接受。魏律师的法律文章上期写到向一著名P2P平台追回多还款的成功案例,其实就是高利贷的事,文章写到这里,就着老弟的事,该写一下分期贷款了,不然真的有很多人被人卖了还在帮别人数钱。
遥想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当时也是贷款乱象爆发时,很多人因为疫情还不动贷款,引发了海量的社会矛盾,魏律师当时做抖音,所以对这方面的内幕非常了解。分期贷款矛盾的根源在于,当时的法律制度给了资本家可乘之机,资本家利用法律漏洞和监管空白疯狂敛财。矛盾的具体根源来自于2015年最高法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对于民间借贷的利率规定了“两线三区”,就是年利率24%是合法的,年利率24%-36%你还了的话也是合法的,所以资本家们都把年利率定得高高的,后来一看也没人监管,那就直接突破年利率36%。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眼红了,纷纷下场割韭菜,为首作恶的就是银行和保险公司联手放的“保证保险贷款”,银行的利率加上保险公司的费率,年化利率直接干到40%+,比高利贷还高利贷。他们把高利贷伪装成低息贷款,比如保证保险贷款,他们只会告诉你银行的利息年利率,比如12%,一分利,借款人会觉着挺合适。殊不知,银行背后有个保险公司,要么每期收一笔不菲保险费,要么上来收一笔巨额保险费,年化利率直接升到40%+。借款人一旦办了分期贷款,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绵羊,还下去不行,停了也不行,魏律师见过因停止还款而被贷款机构和第三方祸害长达十年的借款人,无论去投诉还是去法院,都没能解决问题。这些年,魏律师经常给大家科普,要看一笔分期贷款是否合理,无论它如何千变万化,比如一家放贷还是两三家放贷,中间收取服务费还是保险费,你只需要看一个标准就行,那就是年化利率,又称实际年化利率,或综合年化利率。2021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1〕第3号》文件,正式确认了分期贷款产品必须明示年化利率,相当于官方终于正式告诉大家,分期贷款是否合理,就看年化利率。剩下的就好说了,按照现在民间借贷的标准,最大年利率13.8%,一分利多一些(金融借款最大年利率还是24%),用分期贷款的年化利率和法律标准对比一下,你就知道这个分期贷款是否合理了。1、一分利,已经很高了,不要觉着一分利低;二分利,就已经相当高了,所以现在的法律制度仍有问题,那就是金融机构的利率上限太高,这样就会引发一个后果,借款人是信金融借款不太信民间借贷的,可是金融借款反而坑人。2、贷款本金越大,利率稍微高一点,借款人的感受就会明显,所以当一笔贷款的本金超过六位数,年利率超过一分利以上,这笔贷款就是邪恶的。3、银行房贷是一个简单的分期贷款模型,本金数额往往很大,一般只有利息没有费用,但是房贷的年利率只在5%左右,你应该知道房贷利息有多高了吧?如果房贷的年利率在24%呢?你想象一下有多恐怖。话说回来,老弟的贷款,本金15万元,年化利率在24%以上,但却告诉他不到一分利,某银行是用心险恶的,这就是魏律师虽然烦人但还是要讲真话的原因。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能够了解这些知识,不要成为大韭菜。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1〕第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