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的杜绝“过度维修”(②)....

文摘   2025-01-13 22:08   江苏  
理赔技术不可少,细心发现少不了;融会贯通很重要,学习储备是个宝.......欢迎大家来到理赔大家共同谈的分享平台。
这一期延续着前几日分享的案例,端端老师和大家就低碳外修领域,分享一些可以通过维修工艺,满足事故车辆维修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等方面要求,从而达到事故车主、维修单位、保险公司共赢的局面。
这期主要介绍的是每辆车都有的一个零件,那就是车辆的轮辋,当然也有人称之为“车轮”、“钢圈”、“轱辘”等,正因为其是仅次于车辆轮胎距离地面最近的车辆零件,因此其受损的概率往往是比较大的,很多事故形态都能让其“受伤”,例如停车不慎磕碰马路牙,行驶不慎双车相碰擦等等,都会造成车辆钢圈受伤,如表面刮花、缺块,乃至出现变形、失圆等。
现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碰见到的轮辋一般是由“铝合金制”和“钢制”两种,一般铝合金材质的零件价格会偏高一些,并且其受损变形的情况也会多一些,在事故中也比较常见一些。而钢制的主要在一些低配的车型,以及商用车车型中使用。
(上图为铝合金材质)
(上图为钢制材质)
接下来和大家再介绍一下铝合金轮辋的制造方法,主要方法有三种:即重力铸造、锻造、低压精密铸造。
1.重力铸造法 利用重力把铝合金溶液浇注到模具内,成形后经车床处理打磨,即可完成生产。制造过程较简单,不需精密的铸造工艺,成本低而生产效率高,但是容易产生气泡(砂眼),密度不均匀,表面平滑度不够。
2.锻造法 整块铝锭由千吨的压力机在模具上直接挤压成型,好处是密度均匀,表面平滑细致,轮毂壁薄而重量轻,材料强度最高,比铸造方法高三成以上,但由于需要较精良的生产设备,而且成品率只有五到六成,制造成本较高。
3.低压精密铸造法 在0.1Mpa的低压下精密铸造,这种铸造方式的成形性好,轮廓清晰,密度均匀,表面光洁,既能达到高强度、轻量化,又能控制成本,而且成品率在九成以上,是高品质铝合金轮毂的主流制造方法。
从上述的制造方法我们也能看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热熔铸造成型;一种是锻造法挤压成型。
(上图为铸造之法)
(下图为锻造之法)
那么介绍了这么多,我们回到核心的问题上来,轮辋到底能不能修复,首先端端老师给出的答案是肯定,但是不是什么情况都能修,端端老师特地浏览了一下低碳维修钢圈的视频,接下来和大家进行分享一下,哪些能修复,哪些最好不要修复......
端端老师认为钢圈只是仅仅出现表面刮花,表面轻微的缺块是可以采取上面视频中展现的机器操作方法进行操作,这种工艺维修行业已经非常普及,维修的安全性、经济性都是比较友好的,毕竟一只这样的轮辋售价差不多也要1000元左右,而维修起来的效果和原来的基本上能够达到同样的水平。
而第二段视频,虽然也能够对于受损的轮辋进行外形的修复,但是端端老师认为在后续的预判中还是要谨慎一些,首先轮辋损坏的部位是与轮胎的接缝处,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轮胎的密封性;并且这种维修对于维修技师的工艺要求也是非常高,只要有一个环节操作不到位就会影响安全,因此第二段视频的情况,端端老师认为需要综合研判,谨慎选择。即便是通过上述方法维修之后,最优选项可以用此轮辋为备用轮辋,不建议安放在转向轮上使用。
所以端端老师一直认为无论是事故车辆,还是故障车辆都要摒弃的是过度维修,而真正需要更换、维修的情况,也不要出于一些原因而偏离实事求是的轨道,正所谓既不能出现滥修,也不能出现糊修,只有在充分尊重被修复零部件的材质、属性、以及现有的维修工艺前提下,才能更好的预判,远离“非理性”的维修。
(图片和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理赔大家共同谈
与大家交流用车,养车,理赔相关的那些事,后续逐步融入非车保险的相关版图,敬请诸位看官的期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