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MR2(W20)生产10年间车型解析

汽车   2024-09-03 17:31   广东  



上一期我们介绍过第一代MR 2(AW10/11),虽然销量不高,但却帮Toyota造就了一段佳话。作为它的新一代车型,更是有着“小型法拉利”、“平民法拉利”等称呼。也成为了整个1990年代里,最让普通人接受的中置引擎后驱车型,其在后市场的圈内知名度则必新车销售的圈外更高。



1989年10月,第二代MR2在日本上市销售,其车型代号为SW20。但在海外市场、例如北美市场,第一代W10一直卖到1991年才全部退市交棒。不过,以咱们写车的一向均以出产国版本为主的习惯,美规车型欧规车如何纯属知识点带过变算。



SW20相比上一代车型大了一圈,整体重了160至180公斤不等,外观部分内田 邦弘负责设计,线条处理更加圆润,也更符合当时的空气动力学流线造型,但从其引擎舱盖部分、也就是B柱之后的处理手法看,他或多或少参考了Ferrari 328 GTB的造型,至于有人说参考了同为1989年上市的348 tb,对于此说法不敢苟同,法拉利一出就能马上改设计?玩吗?


但从买家的角度上看,第一眼看到MR2还真没怎么往法拉利身上考虑,也更会拿着一台MR2虚荣地跑去对标法拉利328,毕竟,从头到脚的思路都不同,目标客户群也不同,何来的抄袭一说?对了,不知网上喷这个梗的自媒体小编有几个拥有过MR2,有多少位是从1989年就已经开始懂车的、或者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不妨出来走两步说道说道,别一副“回头看”就觉得自己很懂车的样子。



图:咱们也别瞎说了,同样是1989年推出了RMR布局车型,法拉利348是9月份在法兰克福车展发布的、MR2则是在10月发布。抄?一个月就能改设计?关键是“抄”也抄得完全不像啊?


图:网上还有些自媒体说MR2抄袭了F355就更扯了,F355是1993年发布的车,谁抄谁还真不好说呢?!


说回正题,W20从推出市场开始,到最后停产一共经历了4次改款,共有5款车型;车迷为了区分其改款之后的车型,坊间有很多不同的叫法,像香港地区就喜欢将他们分为R1(Revision 1,简称R1)至R5,欧洲地区则是称呼为MK1至MK5等称呼方式,分别对应的年份是1989年10月、1992年1月、1993年11月、1996年6月和1997年11月。


图:反倒是引擎舱盖确有几分512 BB的味道。


从1989年到1991年12月期间生产的W20被称为R1,这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二代MR2。它和上一代车型一样,Toyota也花费了很多时间在底盘的调教上面。而且还咨询了不少专业赛车手的建议,其中包括了F1车手Daniel Sexton Gurney(丹尼尔·塞斯顿·格尼)。悬挂的设计和上一代车型一样都是采用前、后麦花臣独立悬挂设计,但是相比较之下会更耐用。


按照正常来说,有专业车手参与的底盘调教,一般情况下车子都不会难开,甚至乎会是一辆“轨道”跑车。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虽然其还是处于42:58的前后轴静态重量分布,但是其在激烈驾驶时仍很容易出现“Snap Oversteer(转向过度)”现象,即是先推头,后甩尾。加上R1时期的车型并没有配备LSD,无论是自吸车型还是涡轮增压车型,这也导致在激烈驾驶时,W20的极限比较模糊,让普通人难以控制。


其采用的发动机则是和第五代Celica(赛利卡/士力架)同源的2000cc直列4缸发动机,在自然吸气的3S-GE引擎基础上增加涡轮增压器,开发出3S-GTE发动机。无论是自然吸气还是涡轮增压版本的发动机其气缸直径都是86mm,活塞行程也是一样的86mm。


自然吸气引擎压缩比为10.0:1,其最大输出扭矩为191N·m/4400rpm,在6800rpm时能够产生最大165匹马力;涡轮增压引擎压缩比为8.8:1,最大扭矩在3200rpm时能够输出304N·m,在6000rpm时能够产生225匹马力。因为搭载了Toyota S系列发动机,坊间也将这一代MR2的车型代号前加上了“S”,代表是使用S系列发动机。



图:这是1989年推出的第一版车型。




图:MR2 SW20的悬挂设计图。


图:动力配置方面,G为自吸165匹机器,织物座椅、无动力辅助转向,低速时完全靠臂力。G-Limited是自吸高配;GT-S是涡轮增压手动版,配置与G-Limited相同;GT则是最高配,同样只有手波。


图:T-Bar车顶同样属于较受欢迎的配置,可以视为MR2的开篷版。


1991年12月,SW20迎来第一次改款,改款后的车型也被称为R2。此次改款主要是针对底盘悬挂系统进行改进,为了就是进可能减少R1出现的“Snap Obersteer”现象。轮胎由之前的前195/60R14、后205/60R14改为前205/55R15、后225/50R15,轮胎变得更宽更大,从而实现提高抓地力;标配轮胎为Yokohama Advan A022,与原厂的NSX相同。


通过增加前减震行程、更换粗的防倾杆、增加前顶巴、后悬挂摇臂延长15mm并改变安装位置等等,对整车的底盘悬挂几何设计作出调整来提高过弯极限。此外,涡轮车型还标配了LSD、Bilstein减震器以及在2档波箱的三锥同步环。不过当时有些真的驾驶高手就抱怨“有冇搞错啊?甘样搞完仲係MR2来嗝咩?完全冇晒MR嘅驾驶特性(有没有搞错,这样改进完还是原来的MR2吗?完全没有了MR布局的驾驶特性)。


不过Toyota也站出来公开说明了改进原因: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拥有F1赛车手级别的闪电式反应能力,所以才会作出此次对底盘悬挂的全面改进。此外,还增加了一个GT-S版本,被视为原本涡轮GT版本的低配版。之所以会被这般认为,是因为对比GT版车型它少了电动折叠后视镜、部分真皮座椅、带有磁带播放功能的收音机以及8个扬声器。少了这么多配置带来的好处就是减重,比GT轻了20公斤。对于当时喜欢运动性能的车迷来说这无疑是最受欢迎的,超过90%的SW21都是以GTS形式销售出去的。


从外观上看最大的区别就是带有凹形够挡风玻璃,要是后挡风玻璃碎了或者裂开了,要找一块替换品还真的不简单。还有车头的雾灯也从黄色变为白色,车身颜色则是只有专用的红色和白色两者选择。


图:1991年1月的小改款,改动主要集中在机械部分,但因为悬挂参数的修正、轮胎尺寸的改变、加上机械制御的升级,驾控特性与R1期的同型号完全不同。




1993年11月,SW20迎来第二次改款,从这时开始就是俗称的“R3”。底盘方面减震塔顶加装了金属板等加强件,进一步提升了车身刚性。除此之外前轴减震机构的主销后倾角也发生了变化,进一步提升了操控性能。这次主要变化在于发动机得到了强化,原本的L Jetro系统改为D-jetro系统,同时还加大了燃油泵、加大喷油嘴,使动力更加强劲。


涡轮车增压发动机版本则是改进了涡轮增压器和中冷,改变了机油滤清器的安装位置。涡轮车型动力由原本的225匹马力上升到245匹;自吸车型也有相对应提升,配备自动波车型升到170匹马力,手动波车型则是提升180匹马力。如果要从外观区分R3和R2,后扰流板和尾灯组合的设计有明显改变,侧裙、前唇和门槛位置也和车身颜色相同。


然而从R3开始,MR2销量明显下降,不只是MR2销量下降,日本所有的轿跑车和跑车销量都在下降。因为当时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了,导致整体经济严重下滑,所以当时人们对跑车、轿跑车、甚至是豪华车辆的需求下跌。伴随着日本经济危机这一个重大变化,MR2等跑车被视为定制车辆。而这一年刚好也是MR2问世10周年,Toyota还发布了名为“Bilstein Package”的特别版车型。这个版本是基于G系列车型为基础,有特殊的“金属银色”为车身颜色,并配备了Bilstein减震和Bridgestone Potenza RE020高性能轮胎,以及特殊铝制翼子板。




图:这就是Bilstein Package MR2,图片中的车型还经过车主小范围升级。


图:GT-S车型,以前就会说是GT低配版,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最高性能版本,虽然少了很多娱乐配置,但是其更注重综合性能的提升。


到1996年,经历了第3次改款的R4问世,而日本刚经历了经济大滑坡。因此R4的变化可以说非常之少,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外部挡风玻璃从青铜色改为绿色,前侧转向等位置发生变化,间隙灯变成白色,车圈加工为镜面等能够尽可能降低成本进行改款。

但一些配置上的变化还是相对来说比较下成本的,例如主副驾驶位SRS安全气囊称为标准配置,运动型ABS系统和牵引力控制系统有更新之类等配置更新。外观颜射选择上面新增了“紫蓝云母金属色”和“Sonic Shadow Toning”,后者为金属银色车身加黑色车顶的双色搭配,而之前版本的“金属强蓝色”和“云母蓝灰银”这两种颜色被淘汰。


图:R3版本的SW20,从外观来看,其变动十分少,这是双拼色版本。


除了Toyota自家出的普通特殊版本之余,还有一款名为“MRスパイダー(MR Spider)”,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开篷跑车。其是一款基于SW20打造的特殊版本车型,由丰田集团旗下的Technocraft操刀将车顶切割而成,配有一个简单的软顶。一共生产了92辆,其中基于R3打造的有74台,基于R4为基础生产了7台,R5版本为8台;加上3辆原型车。此款特殊车型在第三代车型MR-S也有生产,而且还出口到了海外市场,例如在美国作为MR2 Spider。


图:谁说MR2没有敞篷版的,其实还真有:1993年,由TTC生产了92辆名为MR2 Spider的型号在日本国内销售,全部采用自吸3S引擎。






1997年,MR2再一次进行改款,R5成为最后一期的二代车型。ABS系统再次发生变化,由之前R4的每轮4通道型改为3通道型,以便进行轻量化;同时胎铃也同样进行了轻量化处理。搭载NA发动机的G系列改为使用“BEAMS”规格的3S-GE发动机,俗称丰田“红头机”(不只是Honda有红头机,Toyota也有)。


这也是3S-GE发动机的最终改进版本,进气侧采用全新的VVT-i(丰田可变气门正时技术),D-Jetro系统改为L-Jetro系统,重新设计了喷油嘴形状;排气歧管也得到全新设计,重新布置了管道;并采用直接点火方式,扭矩得到提升到205N·m/6000rpm,而马力提升到200匹。外观方面,进气管位置改为在后车轮轮拱前方下部;尾翼变得更加的大,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妥妥的“大餐桌”;整车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也得到了调整。


图:最后一次改款的SW21 GT,红色的涂装是最为经典的配色。


图:提起红头发动机,MR2搭载的这款“红头机”也可以上榜了,日系高性能4缸发动机都挺喜欢使用红的的凸轮轴盖,例如我们熟知的Honda K20、三菱 4G63之类。


第二代MR2的订单到1998年8月份就已经全部完成了,但是因为之前经济泡沫破灭的原因,还有部分库存车没有销售,最终在1999年10月暂停了对这代车型的销售。原因是要开始让路给最后一代MR2车型,但其名字改为了“MR S”并没有继续沿用MR2 这一名字。好了MR S还会有单独文章介绍,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是不是以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并不是。二代MR2不止有特殊版之外,还有被用到了各大赛事中的赛车版本。


图:根据当年某些“业内人士”给的说法,第二代MR2在国内的保有量并不少,无论是“白的”还是“灰的”,数量不少于三百辆,绝大部分为美规车,自吸居多、涡轮少数。时隔这么多年,仍能享有路权的估计已屈指可数。


图:这个涡轮加英里的仪表板小编也对了多年,感觉很有亲切感,也罢也罢,这段记忆早已尘封。


赛车版本的MR2(SW20)更是非常之多,其中有专门为利曼赛事打造的MC8R赛车、JGTC GT300组别赛车、和其余民间打造各种赛车版本。简单说一下这两辆厂队打造的赛车吧。为了能够符合产假利曼24小时耐力赛GT1组别,车身重新打造,采用硬壳式驾驶室,并带有防滚架加固。


悬挂系统依然是原厂形式,但采用的是前Group C赛车的零件打造,其底盘配置接近于Silhouette Formula。要在GT1组别拥有夺冠的实力,引擎当然不会使用基于普通3S-GTE发动机打造的赛车引擎。而是使用由Third基于1UZ-FE独立开发的赛车引擎,该发动机配备了双KKK涡轮增压,能够输出超过600N·m的扭矩,爆发出580匹马力。


不过该款利曼赛车在参加3年利曼赛事都没有取得什么好成绩,97年从利曼赛事中失利后退赛,也是在这一年彻底销声匿迹。另外一个就是JGTC GT300 赛车,在1998年和1999年连续夺得两年冠军。


特别是在1998年赛季6场比赛中,一共获得5场赛事的胜利,这一纪录一直到2020年都没有车队/厂家能过够打破,包括丰田自己。为了纪念此成就还打造出一批限量版车型,不过是由丰田赛车开公司基于JZA80 Supra打造的汽车,仅仅是外观与MR2相似,其余没有什么关系。



图:利曼赛车MC8R,外观依稀还能看出是一台MR2。


图:JGTC赛车版的MR2。


图:基于A80 Super打造的TRD2000GT,就除了外观像MR2。


第二代MR2(SW20)生不逢时地卖了10年,平心而论,它不单止是一款出色的跑车,更见证了日本经济由顶峰走向衰败。先不论其历史价值,光操控特性就可以激起喜欢激烈驾驶车迷的兴趣。反观第二代MR2从生产出来开始,同排量同级别里可以说没什么竞争对手,直到保时捷终于推出了Boxster(986)之后,才算是又为入门级RMR跑车界别增添了一员,咦?1996年,那不是保时捷刚刚从丰田那里学会如何管理生产、如何优化管理换效益之后吗?有趣!





撰文|車誌编辑部

发表|CarsMaga.com 

发表时间:2024-09-03



↓《人物誌》↓

↓商品推介↓

↓技术↓











日系車迷誌
网罗日系汽车品牌及改装品牌资讯,基于正统的历史发展观和汽车价值观,以汽车文化为主导,全原创打造集用车文化、改装文化、赛车文化于一身的车迷杂志式公众号。愛車·誌在分享-【車誌Carsmaga.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