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爷65岁,平日里爱好种花养鸟。一到冬天,他很喜欢吃吃砂糖橘。
“小小一颗橘子,吃着甜美舒心,冬天还有点润肺去燥的意思。”李大爷常念叨着这句话。
今年冬天,他却没有买砂糖橘,连超市促销都忍住了。问起原因,他皱着眉头说道:“现在都传砂糖橘会致癌,还说粑粑柑用什么退酸剂,这东西能吃吗?”
李大爷的女儿笑着调侃:“爸别听风就是雨!这些话您得让我们帮您查查真伪,不能因为一条传闻,就放弃自己爱吃的水果啊!”
谈到柑橘时,李大爷提及了书的中一句话:“《千金方》里讲柑橘具了有‘下气消食’的功效。”过去种地繁忙的时,吃一个橘子能够缓解疲劳。
但现在这些关于柑橘的传闻,真是让人进退两难。他有点疑惑,又有些纠结:“说是‘致癌’到底有没有科学根据?水果里的‘退酸剂’真会害人吗?”
01
砂糖橘含果糖致癌?
不少人听说过“果糖会促进肿瘤生长”的传闻特别是“砂糖橘含有大量果糖,吃多了可能致癌”。这样的说法让人惊恐不已,砂糖橘的果糖真的有这么大的危害吗?
科学家给患癌小鼠做了与高果糖有关联的实验,结果表明,高果糖或许会让肿瘤细胞生长得更加迅速。
但需明确,这一研究仅仅是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之中进行的,与此同时实验对象为已经患病的小鼠,故而不能直接将其应用到人类的日常饮食当中。
砂糖橘中确实含有果糖,但它的果糖来源于天然的水果糖分,与高果糖浆有本质不同。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正常成年人每天可以适量摄入200~350克水果。
要不大量过量食用,砂糖橘完全是健康的水果选择。因此吃砂糖橘致癌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02
粑粑柑打了退酸剂?
“粑粑柑提前上市都打了退酸剂,对身体有害!”这条消息让很多人对市场上的粑粑柑望而却步
“退酸剂”,是一些非法产品,可能含有砷酸盐等有害成分;“三无”产品,确实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但是这类行为是违法的,一旦发现将受到严厉处罚。正规的种植过程中,农户通常使用的是营养肥料,含磷钾的叶面肥。
这些肥料通过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改善柑橘的口感甜度,安全且合法。
权威专家同样表明,经由正规途径购入的粑粑柑无需担忧农药残留或是退酸剂所带来的威胁。挑选具有质量保障的品牌以及商超,乃是消费者可放心做出的选择。
03
关于柑橘类水果的常见疑问
1吃砂糖橘皮肤会变黄?
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柑橘,确实有让皮肤变黄的可能。因为柑橘里含有很多β-胡萝卜素,吃多了之后,会在血液里慢慢累积,接下来沉淀到皮肤上,就会引发“高胡萝卜素血症”。
这不是病,只要减少摄入,与此同时促进水分代谢,皮肤过一两周就能恢复正常。
2吃橘子会上火?
柑橘性偏温,过量食用容易导致“上火”表现为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症状。特别是那些本身体质偏热或已有炎症的人,更应控制摄入量。
3柑橘和牛奶不能一起吃?
当牛奶与橘子一同食用之时,有可能会致使消化方面产生不适感。
但这主要和个人对乳糖的耐受水平以及日常的饮食习性有关联。牛奶和柑橘之间所引发的酸碱反应,对健康并无直接的不良影响。
健康建议:
少量多次吃柑橘,避免短时间内大量摄入。
上火体质人群适当减少食用频率。
牛奶与橘子同食后若不适,分开时间食用。
04
哪些人吃柑橘类水果要注意?
1肾功能异常的人
柑橘类水果里面含有很多钾,对肾功能不全的人来说,如果吃多了,就可能让血钾变高,从而危害到健康。这类人得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去控制摄入量。
2糖尿病患者
柑橘里面有果糖,糖尿病患者得根据自己的血糖状况,去控制食用量,最好每天吃的量别超过一个中等大小的橘子。
把水果当成加餐,别当正餐,这样能更好地控制血糖的起伏。
3消化系统有问题的人
患胃酸分泌过多或胃溃疡的人,别在空腹时吃柑橘,这样能避免刺激胃黏膜,也就不会加重不适了。
健康建议:
钾摄入需遵医嘱,特别是肾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应搭配整体饮食控制血糖,避免高血糖风险。
消化问题人群吃柑橘时,宜选择饭后少量食用,避免空腹刺激。
如何正确清洗柑橘类水果?
柑橘类水果表面可能残留农药、灰尘或其他污染物,清洗干净后再食用才能更健康。
以下是几种简单有效的清洗方法:
流动清水冲洗
将水果放入流动的清水下冲洗,用手搓揉果皮表面,尤其是凹凸不平的部分。流水可以冲掉大部分灰尘、杂质和可溶性的农药残留。
注意:冲洗时间需不少于30秒,避免快速草率地过水。
浸泡法
在清水中加入适量食用盐或小苏打(每升水约加1-2克),将水果浸泡5-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盐和小苏打可以溶解果皮上的部分农药成分,同时具有一定杀菌作用。
注意:浸泡后要彻底冲洗,避免盐或小苏打残留影响口感。
用专用果蔬清洗剂
选择正规品牌的果蔬清洗剂,根据说明书用量,将水果浸泡或喷洒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果蔬清洗剂能分解部分农药残留和顽固污渍,更彻底清洁水果表面。
注意:购买经过检测认证的产品,确保安全有效。
使用温水清洗
用温水(30-40℃)清洗水果,轻轻搓揉表面,可辅助清除油腻污垢。温水可以溶解柑橘表面可能存在的油性物质,清洁更彻底。
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以免损坏果皮或影响果实的保鲜性。
搓洗后去皮
对于清洗后仍不放心的水果,剥皮食用是最安全的选择。大部分农药或污染物集中在果皮表面,去皮可以有效避免摄入。
注意:去皮后也要注意用干净的刀具,避免果肉二次污染。
小贴士
勿用洗洁精或肥皂:这些清洁剂可能残留在果皮表面,反而影响健康。
避免用钢丝球:柑橘皮较薄,过度刷洗可能损坏果皮或导致果肉暴露。
清洗后尽快食用:不要长时间存放在潮湿环境,以免细菌滋生或加速水果变质。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