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人都在喊体制内的工作很累?

文摘   2024-11-09 10:49   云南  

体制内的工作真的有那么“累”吗?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热议话题:为什么好多人都在喊体制内的工作很累? 这话题一出,瞬间吸引了无数职场人的目光。 作为一名资深的职场专栏作者,我觉得有必要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先来看看网友们的一些吐槽:

  

基层减负,意思是正常工作外,加一套整开会部署、研究落实、制定方案、建立台帐、迎查待检、落实整改、隔三岔五回头看。

 

太真实的,而且干时间长了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因为全是没用的东西,跟生产可以说一点关系都没有。

 

搞卫生也挺舒服的说实话,很有成就感。

 

太对了,单位最累的就是有责任心的人。

 

看完这些吐槽, 不少职场小白可能会觉得有点慌,担心自己以后会不会也遇到类似的情况。 但是老员工应该都懂,这其实反映了一些体制内的职场“潜规则”。

 

形式主义泛滥,办事效率低下


从网友的吐槽中可以看出,体制内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问题。开会、写材料、迎检查等耗时耗力的“形式任务”太多,而真正干实事的时间却很少。 这种“穷忙”的状态,自然会让人感到身心俱疲。

 

据统计,我国每年各类会议多达1600万个,平均每天4万多个[1]。加上各种材料报表、迎检等,基层公务员疲于应付这些“形式任务”,难怪会喊累。

 

一些岗位内耗严重,缺乏价值感

许多体制内部门存在内耗严重的问题,日常工作脱离实际需求,缺乏价值创造。 部门间缺乏协同,甚至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掣肘。长此以往,员工很容易陷入职业倦怠,丧失工作的价值感。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有时候觉得就是整个大楼里的人在自娱自乐,跟楼外面的群众一毛钱关系都没。” 如果长期做一些与社会脱节的“无用功”,自然会让人身心疲惫。

 

年轻人往往是最辛苦的那个

在不少单位,最辛苦的往往是那些有责任心、肯干事的年轻人。 他们刚踏入职场,干劲十足,却常常被安排去做一些“打杂”的活儿。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几乎囊括了所有琐碎的杂活。

 

一位网友就吐槽说:“一周加班七天,很真实。

 

一般需要这种强度加班的,都是务虚的部门,加班的意义其实不大,不会有什么工作成绩,但是偏偏需要有人去干。” 年轻人想要在单位立足,只能默默承受这些苦与累。

 

如何面对体制内的“累”?

面对体制内的种种“累”,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保持积极心态,但要懂得自我保护。 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无奈的事,关键是要调整好心态。该努力的时候努力,但也要学会给自己留白,避免过度内耗。


找到工作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哪怕工作再琐碎,也要试着找到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多与同事沟通交流,协同解决问题。只有找到工作的价值感,才能获得更多动力。


适度“佛系”,学会自我保重。 面对一些无法改变的“形式主义”,适度“佛系”也未尝不可。把该做的做好,其他的不要太强求。身体和心理健康最重要,别把自己逼得太紧。


提升自身能力,争取更多机会。 工作之余要学会充实自己,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等到合适的机会,再去寻求更好的发展。毕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体制内工作的“累”,是客观存在的职场现象,但我们可以学会用更积极的心态去应对。 只要调整好状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相信总能在平衡中找到更多职场幸福感。

 

职场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待体制内工作的“累”?又有哪些应对之策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记得给个“在看”并转发哦。我们下期再见!

 

祝大家职场顺心,事业有成,不加班,不内卷。

 

参考资料:
[1] 人民网,《我国平均每天4万多个会:可以少开点》,<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1/0115/c1001-31999182.html>看来这个话题引发了不少共鸣啊!

 

我再补充几点想法。

 

“累”背后反映的体制弊端

体制内工作之所以让人感到格外“累”,归根结底还是一些体制性的问题造成的。比如:

 

官僚主义作风盛行。 一些领导重形式、喜欢作秀,热衷于开会、发文等“形式任务”,而基层员工就被迫陪着“演戏”,疲于应付。
 
科层制的弊端凸显。 等级森严的科层制下,上级对下级有绝对的权力,下级难以说“不”。即便是一些无效的“形式任务”,下级也不得不照办。
 
干部考核指标不合理。 一些地方的干部考核过于注重“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导致基层疲于应付迎检、材料等,而疏于真正的民生工作。
 
能者多劳现象普遍。 体制内往往是能干活、有责任心的人最辛苦。一些人会把活儿往责任心强的同事身上推,而自己却逍遥法外。
 

这些体制性的弊端,是“累”的深层次原因。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在体制机制层面进行改革创新。

 

职场人要学会“解压”

面对职场压力,每个人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压”之道。 工作再忙,也要给生活留出喘息的空间。 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培养业余爱好。 找一两个自己感兴趣的爱好,用来调剂身心。可以是运动、阅读、摄影、旅行等,关键是要放松身心。
 
经常与朋友聚会。 多与三五好友聚会聊天,聊聊工作中的苦闷,听听别人的故事和建议,有助于调节情绪、放松心情。
 
适度“断舍离”。 有时候“累”也来自对名利的过度执念。学会放下一些外界的期待,把更多时间留给自己和家人,生活会更从容。
 
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长期承受巨大压力,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不妨找心理咨询师倾诉,得到一些专业的疏导。
 

职场的压力本就无可避免,关键是学会自我调节。 唯有做好压力管理,才能在职场长跑中走得更远。

 

年轻人要多一些定力和耐心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刚进体制内难免会有些不适应。面对职场的复杂多变,年轻人更需要一些定力和耐心:

 

不要把眼前的苦当成全部。 年轻时吃点苦是难免的,但不要觉得眼前的苦就是永恒的。随着阅历和能力的提升,未来才是属于自己的。
 
学会“藏拙”。 年轻人初入职场,有冲劲是好事,但有时候也要懂得“藏拙”,不要过于张扬。低调做事,稳步前进,日后才有出头之日。
 
向前辈多请教。 年轻人要虚心向有经验的前辈学习,听取他们的建议,少走一些弯路。同时学会经营职场关系,多跟同事沟通。
 
不要过于理想化。 职场并不是学校,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接受现实的不完美,在困境中寻找突破口,日后定能柳暗花明。
 

年轻人要相信,只要坚持自己的职业理想,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让“职场有道”成为我们共同的信念。

 

写到这里,我也想多听听大家的心声。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在体制内工作的感受,以及你的应对之策。让我们一起携手,砥砺前行,用智慧和汗水开创属于自己的职场天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