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得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写了,也没心思写了。
但今天看到一张图,还是忍不住想说两句。
《论语 · 颜渊》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以往各种宣传里,包括学校里在做思想教育的时候,会把“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的重点,放在让大家讲诚信上。
张居正给论语里做注解时,是这么解释这段话的:
“民无信,则相欺相诈,无所不至,形虽人而质不异于禽兽,无以自立于天地之间,不若死之为安。”
简单说就是,宁肯让老百姓吃不上饭,也要让老百姓守信用,因为“饿死事小,失信事大”。
很难想象,一向主张仁者爱人的孔子,会说出这种让人不寒而栗的话。
好在这个疑惑,清朝的学者,已经给出了一个比较可信的解释。
众所周知,大清的时候,因为文字狱盛行,有想法的知识分子为了避免因言获罪,通常会选择不问世事,只钻研古代经典。
一个副产品就是,清朝中期以后,在传统文化的学术考据方面结出了很多硕果。
拿《论语》来说,清代的学者刘宝楠结合孔子时代的流传下来的诸多文献,写出了一本叫《论语正义》的书,对《论语》进行了详尽的注解和疏解。
据这本著作的研究,孔子这句话里“去食”,并不是说,去老百姓的食,而是去掉官府的粮食储备。
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为了应对种种灾荒,官府建粮仓储备粮食是基操。
但问题是,很多时候,真遇到灾荒了,官府是不愿意开仓放粮的。
一个佐证就是,当因饥荒引发天下大乱的时候,各地的草头王占据了官府的粮仓后,通常会发现,这里存着够吃很久的粮食。
针对这种情况,孔子才说,真遇到灾荒了,政府就别想着留粮食储备了。
因为当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热的时候,你却守着粮食,那老百姓还能相信你吗?
这种情况下,用不着别国趁火打劫搞侵略,你自己就垮了,这就是“民无信不立”,也就是如果没有老百姓的信任,朝廷是立不住的。
同样的道理,不能因为疫情过去了,就觉得承诺不必兑现了,甚至还用“有困难”为由头,把已经兑现的承诺再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