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淇:刑事证据分析的三个趋势| 刑辩实战第12期回顾

文摘   2024-05-10 03:59   北京  


本公众号第475篇文章,2024年第51篇



第12期
回顾

刑辩律师如何审查证据

编者按

第12期中同“刑辩实战”暨西城律协刑事业务研究会实务研讨活动在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围绕“刑辩律师如何审查证据”进行研讨交流。中同刑事团队在京成员参加。

此次培训邀请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原三级高级检察官、国家检察官学院北京分院兼职检察教官田志鹏,全国检察技术人才库成员、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原法医王居生,第十一届北京律协职务犯罪预防与辩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英弘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石红英律师,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副主任、高级合伙人艾静律师,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刑事法律事务部主任王发旭律师,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刑委会副主任戴福律师,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副主任李小波律师,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常铮律师,全国律协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合川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陈洪忠律师,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全国)刑事业务中心主任周雷律师等多位专家和资深刑辩律师共同参与研讨交流。

活动还特别邀请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证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中,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吴洪淇担任点评嘉宾。

北京市西城区律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雄飞律师,西城律协副会长、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欧阳继华律师出席活动并致辞。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彭靖雯律师主持活动。

同时,本期中同“刑辩实战”培训继续通过线上平台进行了同步对外直播,实时在线参会1300余人次。


刑辩实战


 精彩直播

  扫码回看


以下是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洪淇教授的主题发言,现整理刊发,供大家参考。


     



非常高兴收到中同律师事务所的邀请,来参加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论坛,刚才聆听了9位来自我们一线的大律师、检察官、法医专家,就刑事证据的一系列问题,做了非常精彩的发言,应该说真是受益匪浅。


首先,今天的主题设定得非常好,特别有挑战性的一个主题。我首先就这个主题的大背景做一点解读,最近这些年,从公检法本身也一直在特别重视证据,强调证据。最高法院前任周强院长前几年一直在提,刑事诉讼应该以审判为中心,审判以庭审为中心,庭审以证据为中心。最高人民检察院,从去年开始一直在提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第二个是我们整体所处的一个氛围,就是在参与的庭审过程当中,大家会看到法院整体上也在提升对于证据的重视。去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案件,都引起社会的关注:一个是重庆儿童坠楼案,大家会看到律师对于案件当中的证据问题,确实挑了不少的毛病,比如说提出精神病鉴定,提出受到了姓叶的女人的胁迫,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证据方面的质疑,但是大家会发现在一审和二审当中,检察官针对这些问题都进行了非常有针对性的反驳。所以大家看到,整个司法环境对于证据的重视程度在提升,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刚才特别认真地聆听了我们9位发言人的精彩分享,在分享当中我能感受到一种重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什么?对于证据分析的这种能力,我们的律师整体上也在大幅度的提升,特别体现了以下三个比较明显的趋势。


01

第一个趋势


第一个趋势,就是从证据分析开始从粗疏化走向精细化。我们过去对于证据分析实际上是不够重视的,如果把它概括成一种模式的话,过去是一种很粗俗的证据分析的模式,所以看到十几年前很多的冤假错案,比如赵作海案件、佘祥林案件、呼格吉勒图案件,等等,你去看它当时的这种证据的审查情况,你会觉得非常的粗糙。这不仅仅是个案当中的问题,是整个时代的问题,就是说当时整个时代对于证据的这种要求,可能确确实实并没有今天这么细致。今天,我们的司法环境对于证据的这种分析达到了一种比较精细化的要求,这种精细化的要求是落实在各个层面的。从这一单元各位律师所分享的内容也充分体现出了这种精细化趋势。

我们这个单元各位发言的几位律师针对我们的每一条证据规则都做了很好的分享,比如说张学律师、杨净净律师、郝俊杰律师、赵玉来律师,还有艾静律师,他们分别针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证据鉴真的规则、物证书证原物原件的规则、电子数据的规则,还有鉴定意见的证据规则进行了分享。所有针对个案的这些证据规则,实际上它在刑事证据的规范体系当中都有体现。在最高法的司法解释当中,还有两高一部或者两高三部联合颁布的规范当中,针对每一种证据,每一种证据类型,都规定得非常细致。比如说关于电子数据,2016年两高一部、2019年公安部的电子数据取证规则,还有2022年两高一部关于网络犯罪的证据规则,一共有100多条专门关于电子数据的非常细致的规定,可以给我们很好的一种指引。所以我觉得也使今天我们的律师朋友们,我们的司法实务部门朋友们,在做证据分析的时候,根据这些规则,然后再结合个案来做进一步深化的分析。

02

第二个趋势


第二个趋势是证据分析开始从分散化、碎片化走向系统化,开始注重从系统的、整体的角度来把握对于案件证据的分析。过去可能很多律师在分析证据的时候,更多的着眼于单个证据的分析,就这个证据本身来做一个分析。

刚才田志鹏检察官讲到了图谱的问题,提出要注重证据的整个生命历程,要理清证据的图谱。戴福律师,提出怎么从整体上和宏观上去把握多个证据之间的关系,从单一的角度去把握单个证据之间的关系。我们在讲证据分析这个课的时候,也会讲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也就是说,宏观上在看一个案件证据的时候,实际上你脑袋当中是有一个整个案件事实的图谱,这样一种假设性的事实,或者说你所认定的事实,你的证据是在这个案件的事实当中的,虽然你那个时候不清楚,但是你一定是有这样一个视角,在美国通常把它称为一个故事。任何一个案件,实际上你有你的故事,或者说你有你的故事版本,但是从检察院的角度来说,当然也有检察院的一个故事版本,那么我们在做证据分析的过程当中,其实是往返于整体和个体之间的,那么在对个体进行分析的时候,你当然要做一个非常细致、非常入微的这样一种分析。刚才有一位法医专家做的一个分析,我觉得特别得精彩。他讲到伤情鉴定,就是说证人所做的证言跟专家的证言不是一回事,或者我们过去往往把它看成是一个整体,我们之所以把它看成一个整体,是因为我们对单个证据的分析还不够清晰,我们没有把它切分开,没有把它从证据生成的角度分析。证据生成角度一定是先有证人证明,但是这个证人证明的背后还有法医针对专业问题之间的结合。如果我们把这个证据当成一个有生命的一个主体的话,你会发现它的生存过程实际上远比我们所看到的复杂。那么这种复杂的背后其实就是对单个证据的这种精细化的一种把握,但是我觉得你在做单个证据精细化把握的时候,你脑袋里一定是有对这个案情本身整体的一种把握的。

比如说这个案情本身就是一个人被打了,是什么原因形成了他的这样一个伤情,是因为打还是因为其他的原因,那么它的因果关系,我们过去可能把因果关系直接混到一块了,没有把它单独拎出来,觉得因果关系实际上是我们要去证明的东西,所以这个就是我们讲的系统化的一种能力,我们在做证据分析的时候,实际上是要把证据放到一个系统当中来理解,然后在证据和证据群之间来回往返,来做一个比较深入的一种分析。这是我今天从发言嘉宾的分享当中所学到的第二点。


03

第三个趋势

第三点趋势,就是证据分析手段开始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我们过去对于证据分析往往有点闭门造车,基本上就是自己来考虑这个问题,特别是我们的律师朋友们,可能过去我们习惯于单打独斗,实际上这个证据已经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不是一个人所能解决的。


第一就是证据的这种海量化,这是一个大的趋势,我们现在办的很多案件都是三、四百本卷,一个律师,哪怕是一个团队,其实很多时候是处理不了的,怎么去理清背后的这种证据的关系?

许多律师朋友在分享办案经验当中,都会讲到要借助图表,借助一种比较可视化的手段,把里面的证据和证据之间的这种关系梳理清楚,那么这就是一种证据展示的手段,它最大的好处就是把一个东西梳理清楚,呈现出来,让法官看清楚。借助这样一种多媒体,借助图表的方式,能够把这种证据和证据之间的关系,以一种体系化的、立体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对于我们法官就能够有很好的这种借鉴。

第二,刚才很多律师也讲到,借助专家的力量,特别是现在大量的犯罪,已经呈现出从过去的自然犯向法定犯去发展,那么越来越多的问题已经超越我们律师自身的知识。刚才王居生先生讲到,借助专家辅助人的力量,专家辅助人的力量也是一种证据分析的手段,它实际上是帮助我们律师更好地去说服法官,可能同一句话,从你嘴里说出来,跟从我们王居生法医专家嘴里说出来,它的力量是不一样的。这个制度是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个重大的突破,但现在确实用得不好,或者说还用得不够好,这个制度的效能还没有有效地发挥出来。接下来刑事诉讼法修改当中,怎么能够把这个制度用好,是非常重要的。








刑辩实战

·精彩课堂·




实例 实训 实用

中同“刑辩实战”由杨矿生、赵铭律师领衔的中同刑辩团队发起,旨在延续中同刑辩团队的“传帮带”传统,采用以“实例、实训、实用”的方式,“内训外邀”,对青年刑辩律师进行系统培训,提升业务技能、提高办案质量,培养“专业化、精细化、团队化”的精英刑辩律师。


中同“刑辩实战”培训自开展以来,先后围绕“如何回应家属咨询委托事宜”“阅卷、摘卷过程中案件对比表的制作”“如何构思辩护观点”“刑辩律师如何与办案机关有效沟通”“刑事案件中书证的有效审查”“如何与中间人有效沟通”“刑辩律师如何与当事人家属沟通”“刑辩律师如何与当事人本人沟通”“刑辩律师如何高效阅卷”“刑辩律师如何审查证据”等刑事辩护中的必备技能、疑难问题,举办了12期专题培训。活动邀请广大刑辩律师、律师协会、刑事法学专家、司法实务人员参加,致力于搭建一个共同联办、多方参与、开放共享的平台,凝结共识,为刑辩事业贡献点滴力量。


中同“刑辩实战”培训得到越来越多关心和热爱刑事辩护的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



往期回顾




刑辩实战第12期:刑辩律师如何审查证据

刑辩实战第11期:刑辩律师如何高效阅卷

刑辩实战第10期:刑辩律师如何与办案机关沟通(二)

刑辩实战第9期:刑辩律师如何与当事人本人沟通

刑辩实战第8期:刑辩律师如何与当事人家属沟通(二)

刑辩实战第7期:刑辩律师如何与当事人家属沟通(一)

刑辩实战第6期:如何与中间人有效沟通

刑辩实战第5期:刑事案件中书证的有效审查

刑辩实战第4期:刑辩律师如何与办案机关有效沟通(一)

刑辩实战第3期:如何构建辩护思路

刑辩实战第2期:阅卷摘卷过程中案件对比表的制作

刑辩实战第1期:如何回应家属咨询委托事宜



 声明|

本公众号发布署名作者文章均为原创,一切权利属于作者所有。请尊重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及其他合法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刑事辩护大家谈”公众号及作者署名。本公众号文章仅供学习与交流,不代表任何的官方解读。需要白名单授权者请扫描底部二维码联系。

同一目标  携手共进

同心同路  合作共赢



邮箱:ztxbvip@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3号燕莎盛世大厦八层

交通:地铁8号线安华桥A口出。公交站(马甸桥东)下。






业务垂询

·☎18911568384·
微信


2002

2024

✦ 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 ✦



▍中同律师系列栏目


中同官网


中同律师

中同刑事

业务联系


—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


此文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感谢在看与分享。

刑事辩护大家谈
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2002年4月经北京市司法局批准成立,本所专业化分工,团体合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