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冷得发抖,头好痛!”深夜的电话铃声惊醒了还在加班的林女士。
电话那头是家里的保姆,声音焦急地告诉她,六岁的女儿小月高烧到39.5℃,嘴唇发干,还说胸口很闷。林女士连忙放下工作赶回家,将小月送到医院急诊。
医生检查后告诉她,小月感染了甲型流感病毒,属于本轮流感的高发毒株。还好送医院及时,经过对症治疗,病情逐步稳定。
林女士仍后怕不已,“孩子上周去参加了好几个同学的生日会,那时还好好的,怎么说病就病了呢?”
回到家后,林女士在社交平台上发了条求助动态:“大家今年有没有觉得流感特别严重?孩子病倒得太突然了,我该怎么防护才更安心?”
下面的评论立刻炸开了锅,“今年甲流毒株变异了!感觉比去年凶猛得多。”“孩子们学校流感传播得飞快,我们班好几个孩子都请了病假。”
面对这些讨论,林女士越发紧张,不禁思考:流感真的更严重了吗?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01流感来袭!
老人小孩等是高风险人群
每年一到冬天,总有不少人感慨:“又到了流感高发的季节,小孩和老人最容易中招,真叫人揪心!”
可不是嘛,这些年流感的威力可一点没减,尤其是今年的甲流,传播速度快,一不小心就会染上。
你知道为什么老人和孩子更容易得流感吗?
因为他们的免疫力没那么强。老人上了年纪,身体各项功能逐渐减弱,免疫系统不再像年轻时那么“灵活”。而孩子的免疫系统还没发育完全,面对病毒自然容易被击中。
特别是现在的孩子爱聚在一起玩,学校、托儿所这些地方,又特别容易“一个感冒,全班感冒”。
对于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流感确实是自限性的,熬过几天就好。但对于老人和孩子,情况就不一样了。病毒一旦趁机攻破防线,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比如肺炎、心肌炎,甚至危及生命。
不用过于担心,只要平时做好防护,尽量避免接触病患,注重孩子和老人的健康管理,多半是能避免流感“找上门”的。和甲流打交道,防护意识真的很重要!
02甲流还是感冒?
尽早治疗可缩短病程!
1.发烧那么快,是甲流吗?
普通感冒发病比较慢,症状多是打喷嚏、流鼻涕、轻微咳嗽,体温顶多上到37℃多一点,一般不用特别担心。
甲流的发烧来势汹汹,体温蹭蹭往上窜,有时候烧到39℃、40℃,人一下子就觉得冷得发抖。
更要命的是,这种高烧还可能持续好几天,搞得人浑身酸痛、头痛欲裂。如果有这些情况,你就要警觉了,可能不是普通的感冒,而是甲流在“搞事情”。
2. 感冒会头痛,为什么甲流痛得厉害?
普通感冒引起的头痛,一般比较轻微,有时甚至只是脑袋有点“发闷”。可甲流就“狠”多了,它常让人感觉头被钝器敲了一样,痛得睁不开眼。
更糟糕的是,甲流会让身体到处酸疼,不只是头疼,还有肩膀、背部、甚至关节都像“散了架”。这是因为甲流病毒在体内疯狂“折腾”,释放了一堆毒素,让人痛苦不堪。
3. 胸闷憋气是怎么回事?
感冒很少会让人觉得胸闷,但甲流就会。得了甲流,有些人会觉得呼吸不畅、胸口像被压着一块石头似的。
这个时候,其实是身体在跟病毒“打架”,而呼吸道又被病毒感染得不太通畅,所以感觉呼吸有点吃力。这种情况,千万不能硬扛,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最好马上去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治疗。
4.早治疗,别错过关键48小时!
甲流其实是可以控制住的,但关键在于要尽早。医生常说,甲流治疗的“黄金48小时”很重要,这个时间内用上抗病毒药,能大大缩短病程,还能防止病情变严重。
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再去治疗可能就没那么快见效了。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或家人有疑似甲流的症状,别犹豫,早点去看医生,确认后赶紧开始治疗,别让甲流有可乘之机。
03预防甲
牢记“3要做,2多吃”
1. 外出防护要做好
流感病毒最喜欢在人多的地方“扎堆”,像商场、地铁这样的密闭空间就是它的“主战场”。出门记得戴上口罩,尤其是去医院或者人流量大的地方的时候。
回家后,第一件事是洗手,把手上可能带回来的细菌和病毒洗掉,别用没洗干净的手摸脸、揉眼睛。小朋友玩完玩具后也要及时洗手,养成这个习惯很重要。
2.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就是身体的“护卫队”,强大的免疫力可以帮我们扛住病毒的攻击。每天抽点时间活动活动,哪怕只是散步、伸展一下都好。
晚上别熬夜,睡个好觉对身体修复特别关键。如果最近觉得累,别硬扛,适当放松一下,给身体留些恢复的空间。
3. 接种疫苗
很多人觉得接种流感疫苗是小事,反正不打也没事。但疫苗是“保险”,尤其是老人、小孩,还有那些身体不太好的朋友,更要提前打好“防守战”。
流感病毒变异快,但疫苗能减少感染的几率,即使不小心中招,病情也会轻一些。
4.时令果蔬
蔬菜和水果里的维生素对提高免疫力非常有用,特别是冬天的橙子、柚子、胡萝卜这些“营养担当”。
它们还能帮身体补充水分,让你感冒的时候不容易脱水。可以试试每天加一两种不同的蔬果,既健康又不单调。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