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中醫診治策略及經驗

美体   2022-09-12 10:10  

         類風濕關節炎又稱類風濕(RA),是一種病因尚未明瞭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該病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呈對稱分佈。早期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晩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並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縮,極易致殘。從病理改變的角度來看,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主要累及關節滑膜以後可波及關節軟骨、骨組織、關節韌帶和肌腱),其次為漿膜、心、肺及眼等結締組織的廣泛性炎症性疾病。類風濕關節炎的全身性表現除關節病變外,還有發熱、疲乏無力、心包炎、皮下結節、胸膜炎、動脈炎、周圍神經病變等。廣義的類風濕關節炎除關節部位的炎症病變外,還包括全身的廣泛性病變。

 


一、病因病機

 

     類風濕關節炎屬于中醫的痹證,其發生與體質因素、氣候條件、生活環境及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正虛衛外不固是痹症發生的內在基礎,感受外邪是痹證發生的外在條件,邪氣痹阻經脈為其病機的根本。病變多累及肢體筋骨、肌肉、關節,甚則影響內臟。


      1.感受風、寒、濕、熱之邪。風為陽邪性疏散,可穿發腠理,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寒邪借此力內犯,風又借寒凝之性,使邪附病位,成為傷人致病之基礎。濕邪借風邪的疏泄之力,寒邪的收引之性,風寒又借濕邪黏著、膠固之性,造成經絡壅塞,氣血運行不暢,則筋脈失養,絀急而痛。


      風、寒、濕、熱之邪雖常相雜為害,但在發病過程中卻常有以某種邪氣為主的不同,如風邪偏勝者為行痹,寒邪偏盛者為痛痹,濕邪偏勝者為著痹,熱邪偏重者為熱痹。這在臨床表現上各有不同的症狀和體征。熱痹的發生,或因素體陽盛,感受外邪後易從熱化;或因雖為風寒濕痹,鬱久也可從陽化熱,熱邪與氣血相搏。


     2.痰瘀阻滯。素體脾胃虛弱,運化不及,水濕內停,內濕招引外濕,兩濕相合,凝聚為痰濁。又痰濁為陰邪,必傷營絡之血,營血傷則為血瘀,痰瘀互結流注關節,病理上便形成痰瘀相結,經絡痹阻,筋骨失榮,疼痛不已而成痼疾。


     3.氣血虧損。勞逸過度,將息失宜,耗傷氣血,外邪乘虛而入;或邪氣久羈經脈,耗傷氣血,內傷脾胃,氣血生化不足,致氣血虧損。氣血虛弱祛邪乏力,致使邪氣進一步稽留而成痼疾。



     4.肝腎虧損。素體虛弱,肝腎不足,邪氣內及肝腎;或痹證日久,損及肝腎肝主筋、腎主骨,邪滯於筋脈,則筋脈拘急,屈伸不利;邪濁深入骨骱,導致關節僵硬、變形,而致成骨痹,是痹證發展較深階段,表現為骨節沉重、活動不利,關節變形等特徵總之,本病的發生,系由機體正氣不足,衛外不固,或先天稟賦不足,外無禦邪之能,內乏抗病之力,複因久住濕地、汗出當風、冒雨涉水,風、寒、濕、熱之邪,得以內侵於肌肉、筋骨、關節之間,致使邪氣留戀,或壅滯於經,或郁塞於絡,氣血凝滯,脈絡痹阻而成。雖邪氣不同,病機、證候各異,然風、寒、濕、熱之邪傷人往往相互為虐而病。

二、臨床症狀及診斷

 

 

     類風濕關節炎發病年齡多在20-40歲。女性多於男性,起病緩慢,多先有幾周到幾個月的疲倦無力、體重減輕、胃納不佳、低熱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驅症狀。

 

(一)關節症狀

 

    (1)晨僵。關節的第一個症狀,常在關節疼痛前出現。關節僵硬開始活動時疼痛不適,關節活動增多則晨僵減輕或消失。關節晨僵早晨明顯,午後減輕。這是因為睡眠時趾或指關節不活動,水腫液積聚於炎性關節內,當關節及肌肉活動時,促使水腫液及炎性產物被淋巴管及微靜脈吸收入循環,晨僵消失。


    (2)關節腫痛。多呈對稱性,常侵及掌指關節、腕關節、肩關節、趾間關節、踝關節及膝關節。關節紅、腫、熱、痛、活動障礙。炎症加劇時,關節積液及腫脹明顯,終日關節疼痛,但以清晨關節疼痛最顯著,以致病人不能活動,經過一段時間其他關節也出現對稱性疼痛、腫脹及晨僵。常是一對關節炎症尚未完全緩解,而另一對關節又出現。此點可與風濕性關節炎鑒別。因風濕性關節炎常在一對關節炎症消退後,另一對關節再起病。炎症關節周圍的肌肉萎縮、肌肉軟弱無力,甚至感到上樓、拿兩三斤的物或開門都有困難。也常侵犯頸椎,致枕部頭痛,尤其是頸部屈曲時間過長更明顯,頭向肩部旋轉活動時頭痛加劇,肩或臀部感覺異常。胸鎖關節及胸骨柄關節也常受累,局部腫脹,疼痛及壓痛。

 


(二)關節外表現


    是類風濕關節炎全身表現的一部分或是其併發症如類風濕性血管炎、類風濕性心臟病、腎臟損害等。本病的關節病變可以致殘,但不會致死。而關節外表現常是本病致死的原因。

 

(三)輔助檢查

 

1.影像學檢查

 

      (1)Ⅹ線檢査。全身骨骼除顱骨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和萎縮,故又稱其為萎縮性關節炎。根據Ⅹ線片上所顯示的關節破壞程度,可將其分為早、中、晚、末四期。早期骨質疏鬆和軟組織腫脹。中期骨質疏鬆較前明顯,骨端邊緣腐蝕,軟骨下囊性改變和關節間隙變窄。晚期關節嚴重破壞,骨質吸收,半脫位、脫位或畸形。末期關節呈纖維性或骨性強直。


    (2)CT檢査。CT掃描觀察髖、膝、踝、足等骨破壞、骨缺損等病變。另外,亦適用於髖、膝、踝等部位融合術後,以及足、踝部石膏固定不能攝ⅹ線片時。

    (3)MRI檢查。應用MRI檢査關節的滑膜、韌帶、軟骨和骨質病變診斷類風濕關節炎,其敏感性優於普通Ⅹ線片。


    (4)關節鏡檢查。應用關節鏡檢査關節內的滑膜、韌帶和軟骨病變更具有直觀性,並可取出關節內游離體和進行活檢。

 


2.實驗室檢查

 

    (1)血象。有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淋巴細胞及血小板增多為活動期表現。血沉加快。嗜酸細胞增多是類風濕關節炎伴嚴重全身性併發症的象徵。病變後期常發生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2)高黏滯綜合征。高丙種球蛋白血症可增加血漿黏度,以巨球蛋白(如IgG)最明顯。血黏度增加,血流緩慢,可引起周圍神經病變、心力衰竭、腹痛、腸系膜動脈栓塞、皮膚紫癜和潰瘍等。類風濕因子IgM和lgG複合物均可形成黏性聚集物,引起高黏滯綜合征。

    (3)類風濕因子。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關節滑膜中的淋巴細胞和漿細胞能產生大量的類風濕因子,有IgM、IgG和IgA類風濕因子。其中以IgM類風濕因子含量較多、故目前多測定IgM類風濕因子。類風濕因子陰性,並不意味著不存在本病。因為它可被其他血清蛋白所掩蔽。或由於在血清中被有高度親和力的抗體所結合,而不易檢出。

 


三、診斷要點

 

     198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所修訂的診斷標準,對本病診斷的敏感性及特異性均在90%以上,為目前廣泛採用的診斷標準。具體診斷條件是:

 

    (1)早晨關節僵硬至少持續1h,並持續6周以上。

    (2)具有3個以上關節腫脹,並持續6周以上。

    (3)手關節掌關節或近端指間關節腫脹,並持續6周以上。

    (4)關節腫脹呈對稱性,並持續6周以上。

    (5)手部關節X線照片上的變化(表現為關節及其鄰近骨質疏鬆或明顯的脫鈣

現象)。

    (6)皮下結節。

    (7)類風濕因子陽性。

    以上七條標準中只要具備四條或四條以上,即可診斷為類風濕關節炎。



四、治療

 

(一)針灸療法

 

     (1)風寒濕痹。主症:肢體關節、肌肉疼痛酸楚,腫脹,局部畏寒,遇寒加重,得溫痛減,形寒怕冷,口淡不渴。舌質淡有齒痕,舌苔白膩,脈緊。治則:散風祛寒,除濕通絡。處方:全身取穴:大椎、氣海、足三裡。局部取穴:肩關節:肩髃、肩臑、膈俞、曲池、外關、後溪。肘關節:曲池、尺澤、天井、外關、合穀。腕關節:陽溪、陽池陽穀、腕骨、合穀。掌指關節:八邪、三間、後溪、外關、曲池。髖關節:環跳、秩邊、居髎、陽陵泉。膝關節:梁丘、鶴頂、膝眼、陽陵泉、陰陵泉。踝關節:昆侖、丘墟、解溪、商丘、太溪。蹠趾關節:八風、內庭、太沖、解溪、商丘、丘墟。

 

     按痹証取穴:(1)行痹:風氣勝者為行痹,關節疼痛遊走不定,痛無定處,洽療時加風池、風門、風市、膈俞、三陰交。(2)痛痹:寒氣勝者為痛痹,肢體關節緊痛,痛勢較劇,痛有定處,得熱痛減,遇寒加重,治療時加命門、神闕,重用灸法。(3)著痹:濕氣勝者為著痹,肢體關節腫脹疼痛,重著不移,陰兩天加重,治療時加中脘、陰陵泉、太白等。以上諸穴根據疼痛的部位,體質情況,每次選擇6-10個穴位,輪換使用。


     操作法:足三裡、氣海用補法,餘穴均用瀉法。大椎、氣海、足三裡和疼痛的部位加用灸法。


     方義:陽氣虛弱,衛外不固,風寒濕邪乘虛而入,發為風寒濕痹故取氣海、足三裡溫補之,以溫陽益氣,衛外固表。大椎乃手足三陽與督脈之交會穴,既能祛散外邪,又能調和諸陽經之氣機,佐以艾灸,調節衛氣並溫經祛寒。關節局部及其周圍的穴位,均有疏通經絡氣血、祛風除濕散寒止痛的功效。風邪勝者加風池、風門、風市以祛風通絡,加膈俞、三陰交以養血息風;寒邪勝者加命門、神闕以壯元陽益元氣,溫經祛寒;濕邪勝者加中脘、陰陵泉、太白調補脾胃,通利濕濁。

 


      (2)風熱濕痹。主症:肢體關節疼痛,痛處焮紅灼熱,腫脹疼痛劇烈,得冷稍舒,筋脈拘急,日輕夜重。患者多兼有發熱、口渴、心煩、喜冷惡熱,煩悶不安等症狀。舌質紅,舌苔黃燥少津,脈滑數。治則:清熱除濕,祛風通絡。處方:全身取穴:大椎、曲池、風池。局部治療:用於疼痛的關節,選取穴位同風寒濕痹。


     操作法:先針大椎、風池、曲池,針刺瀉法,並於大椎拔火罐。然後針刺病變部位的穴位,撚轉瀉法,並在紅腫的部位施以刺絡拔罐法。


     方義:風熱濕痹是由於風熱濕毒邪氣乘體虛侵入人體;由於風寒濕邪痹阻經脈日久化熱;由於素體陽盛,感受外邪後從陽而化,故取風池、大椎、曲池清熱散風,除濕通絡;病變關節部位的穴位,佐以刺絡拔罐,可清瀉病變部位的風熱濕邪,並能活血通絡,疏經止痛。

 


    (3)痰瘀痹阻。主症:痹證日久不愈,病證日益加重,關節疼痛固定不移,關節呈梭形腫脹,或為鶴膝狀,屈伸不利,關節周圍肌肉僵硬,壓之痛甚,皮下可觸及硬結,面色晦滯,舌黯紅,舌苔厚膩,脈細澀。治則:化痰祛濕,祛瘀通絡。處方:全身取穴:膈俞、合穀、血海、豐隆、太白、太沖。局部取穴:同風寒濕痹。


     操作法:膈俞、合穀、血海、豐隆、太沖針刺瀉法,術後可在膈俞、血海施以刺絡拔罐法,太白行平補平瀉手法。關節局部的穴位,針刺撚轉瀉法,並深刺直至筋骨。若指關節呈梭形腫脹,可在關節的屈側橫紋處,如四縫穴等處,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或點刺放出液體。


      方義:痹證日久不愈,導致痰瘀互結痹阻經絡,流注關節,故瀉膈俞、血海以活血化瘀;瀉合穀、太沖以行氣化瘀,通經止痛;瀉豐隆以化痰通絡;取太白行平補平瀉手法,補瀉兼施,健脾利濕,化痰通絡,本《難經·六十八難》“俞主體重節痛”之意。關節腫痛者宗“菀陳則除之”之法,予以刺絡出血法。

 

       (4)氣血虧損證。主症:病程日久,耗傷氣血,筋骨失養,四肢乏力,關節腫脹,酸沉疼痛,麻木尤甚汗出畏寒時見心悸,納呆,顏面微青而白,形體虛弱,舌質淡紅欠潤滑,薄白,脈沉無力或兼緩。治法:益氣養血,活絡舒筋。處方:全身取穴:心俞、脾俞、氣海、足三裡、三陰交、太溪。關節局部取穴:同風寒濕痹。


      操作法:心俞、脾俞、氣海、足三裡、三陰交針刺補法,並可酌情施以灸法。病變關節部位的穴位採用平補平瀉手法,並可加灸法。


      方義:本證屬於氣血虧損經絡痹阻證,故取心俞、脾俞、氣海益氣補血,取足三裡、三陰交扶正祛邪,健運脾胃,補益氣血生化之源。由於邪阻經脈流注關節,故於關節病變部位行平補平瀉手法,補瀉兼施,扶正祛邪。

 


      (5)肝腎虧損證。主症:肢體關節疼痛,屈伸不利,關節腫大、僵硬、變形,甚則肌肉萎縮,筋脈拘急,肘膝不能伸,或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而成殘疾人,舌質黯紅,脈沉細。治則:補益肝腎,柔筋通絡。處方:全身治療:筋縮、肝俞、腎俞、關元、神闕、太溪。病變關節部位取穴:同風寒濕痹。


     操作法:筋縮、肝俞、腎俞、關元神闕、太溪針刺補法,並可加用灸法。病變關節部位的穴位針刺採用平補平瀉手法,並可加灸法。


     方義:病程日久,諸邪久居不越,與痰濁瘀血凝聚,痹阻經絡,侵蝕筋骨,內客臟腑,傷及肝腎筋骨受損嚴重病呈膠痼頑疾。治取肝的背俞穴肝俞、腎的背俞穴腎俞以及腎的原穴太溪補益肝腎,濡養筋骨;關元內藏元陰元陽,補之,可回陽救逆,補益精血,濡養筋骨;神闕是元神的門戶,灸之,可回陽固脫,溫經通脈。在病變關節部位,邪氣與痰濁瘀血互結故採用補瀉兼施的方法,瀉其邪濁,補其氣血,扶正以祛邪。

 


(二)推拿治療

 

     1.治療原則:健脾益腎、調整免疫。早期佐以和營通絡,活血止痛;晚期佐以舒筋通絡,滑利關節。

 

     2.操作手法:

 

      (1)患者仰臥,醫者坐其右側,先施一指禪推法於中脘、氣海、關元穴,每穴2-3分鐘;然後用掌摩法在腹部治療,約10分鐘。


      (2)患者仍仰臥,兩手掌自然伸直置於身體兩旁。醫者先站其右側用滾法自指掌背面向上沿腕背、前臂經肘關節至肩部,上下往返3-5遍;繼上勢,患者翻掌,醫者仍以滾法,從手指關節向上沿手掌、腕橫紋、前臂內側經肘窩至肩部治療,上下往返3-5遍;在滾法操作時可配合肘、腕、掌指關節的被動運動;然後用拇指指端按揉肩髃、曲池、手三裡、外關、陽池、大陵、內關、合穀穴,每穴0.5-1分鐘。


      (3)醫者用拿法自肩部到腕部上下往返3遍;用撚法撚每一手指關節與掌指關節並配合小關節的拔伸、搖法;搖肩關節3次;用搓法由肩部至腕部做輕快地來回搓揉,反復3-5次;接著醫者滾法自右側腹股溝向大腿前側及內、外側,小腿外側治療,配合髖關節屈曲、膝關節屈伸的被動運動;然後用拇指指端按揉足三裡、陽陵泉、昆侖等穴,每穴1分鐘。



     (4)醫者滾踝關節周圍及足背,配合踝關節屈伸及內、外翻運動;然後再用拇指羅紋面按揉踝關節周圍約2-3分鐘;其後撚各趾關節、趾間關節,配合關節拔伸、環搖;最後用搓法自大腿部至踝部做輕快地來回搓揉,重複3-5次。手法左右相同。


     (5)患者俯臥,醫者坐其右側,先施一指禪推法於雙側膏肓、心俞、肺俞、脾俞、胃俞、腎俞,每穴1-2分鐘;然後醫者兩手的食指、中指各自併攏,並與同側拇指相對,在患者的脊柱兩側皮膚用捏法,自尾骨到大椎,共5次。


     (6)患者仍俯臥,醫者站其身旁,直擦督脈(自大椎到長強),再直擦脊柱兩側膀胱經第一側線,橫擦八髎區域,均以透熱為度;隨後先施滾法於一側臀部再向下沿大腿後側、膕窩、小腿後側,直至跟腱,往返2-3次;滾法操作中可配合髖關節外展、膝關節屈曲和踝關節伸屈的被動運動;然後,用肘部或拇指指端按揉環跳、居髎、委中、承山穴10次;最後拿跟腱3-5次。另一側亦如此操作。

 


(三)中藥內治

 

1.類風濕關節炎早期

 

      (1)風寒濕型。患者表現為肢體關節腫痛,活動後好轉。晨起關節僵硬,以四肢小關節為主,屈伸不利,可伴有惡寒發熱、無汗或汗出不暢、苔薄白、脈浮。治法:祛風散寒除濕,佐以和營活血。方藥:麻黃加術湯加附子合麻杏苡甘湯加減。組方:麻黃10g,白術12g、薏苡仁20g、雞血藤20g、熟附子12g、桂枝10g、生甘草9g

 

      (2)風濕熱型。患者表現為四肢小關節對稱性紅腫熱痛,屈伸不利,得冷則舒,痛不可觸,晨起關節僵硬,活動後有所好轉。可兼有發熱,惡風,口渴,煩燥不安等全身症狀,苔黃燥,脈滑數。治法:凊熱通絡,祛風除濕。方藥:白虎桂枝湯加味。組方:生石膏30g,知母12g、白術12g,桂枝10g、生甘草9g,雞血藤20g、威靈仙12g、海風藤15g、茵陳15g。

 


2.類風濕關節炎中期

 

     (1)肝腎不足,氣血虧虛。表現為四肢關節疼痛尤以掌指(趾)關節疼痛、腫大屈伸不利為明顯。形體消瘦,四肢乏力,頭昏心悸,腰膝酸軟,面色少華;多尿,舌淡,脈沉細。治法:益腎強肝,補益氣血。組方:生黃芪、狗脊、白芍、延胡索、薏苡仁、豬苓、茯苓、雞血藤各20g,莪術、當歸、補骨脂、骨碎補各15g,熟地黃12g。

 

     (2)痰瘀痹阻,內臟虧損。表現為關節漫腫,刺痛,痛有定處,按之較硬,關節周圍膚色尤其是手指關節周圍皮膚顏色變深變暗,皮下有結節,嚴重者可見關節僵硬畸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軟,神疲乏力,面色少華,舌紫暗或見瘀點,苔白膩,脈沉細而弦澀。治法:活血祛瘀,化痰通絡,佐以補益肝腎,益氣健脾。處方:制天南星、白芥子、炮山甲、川芎、三棱各12g,莪術、雞血藤、延胡索、狗脊、生黃芪、薏苡仁、豬苓、茯苓各20g,露蜂房10g。

 

      (3)脾腎陽虛,陰寒凝滯。患者關節腫脹冷痛,甚至如冰塊附著,遇寒痛劇,得熱痛減,可見關節畸形,蜷縮,面色白,神疲乏力,食少形寒,腰膝酸軟,尿多清長,舌質淡苔白,脈沉弦。治法:溫補脾腎,散寒活血通絡。方藥:陽和湯加減。組方:制川烏、肉桂、熟地黃各12g,鹿角粉(沖)、補骨脂、骨碎補、白芥子各15g,生黃芪、炙黃芪、狗脊、延胡索、熟薏苡仁、雞血藤各30g,麻黃9g。

 

      (4)陰虛熱鬱,痰瘀互結。患者關節疼痛有定處,並伴腫脹,夜晩加重,觸摸有熱感,可觸及皮下結節,嚴重者可見關節畸形,肢體有時麻木,筋惕肉瞤,口幹目澀,煩熱顴紅,盜汗,腰酸,耳鳴,舌紅少津,脈沉細而弦數。

治法:滋陰清熱,佐以活血化痰,通絡止痛。方藥:左歸飲加減。組方:生地、薏苡仁、豬苓、茯苓、赤芍、雞血藤、延胡索各30g,女貞子、墨旱蓮各20g,熟地黃、杞子各15g,山茱萸12g。

 

      (5)寒熱錯雜,痰瘀阻絡。患者關節疼痛腫脹,局部觸之發熱,但自覺畏寒,或觸之不熱而自覺發熱,全身可見低熱或熱象不明顯,或寒熱往來,皮下結節,嚴重者關節畸形,強直僵硬,屈伸不利,舌淡或紅,苔黃或黃白相間,脈細數或緩。治法:清熱散寒,佐以祛瘀化痰通絡。方藥:桂枝芍藥知母湯加味。組方:桂枝、知母各12g,白芍、忍冬藤、豬苓、茯苓、薏苡仁、延胡索、雞血藤、狗脊各20g,補骨脂、骨碎補、白芥子各15g。

 


3.類風濕關節炎晚期

 

      尪痹  患者關節腫痛程度可較早、中期輕,關節僵硬強直,肢體麻木,皮下結節,逐漸發生手指關節扣眼樣畸形、鵝頸樣畸形,腕關節尺偏畸形強直,膝關節內翻或外翻和屈曲等畸形,可見足下垂,拇指外翻等,全身消瘦,神疲乏力,面色少華,腰膝酸軟,關節周圍肌肉萎縮,舌淡,脈沉細。治法:益肝腎、補氣血、祛風濕、止痹痛。方藥:補腎祛寒治湯(焦樹德經驗方)。組方:續斷15g,補骨脂15g,制附子12g,熟地黃15g,骨碎補12g,淫羊藿12g,桂枝15g,獨活10g,赤芍12g,白芍128,威靈仙12g,狗骨(代虎骨,用量加大,另放兌入)12g,麻黃6g,防風10g,伸筋草30g,松節16g,知母12g,炙山甲9g,蒼術10g,牛膝12g。

 


五、典型病例


     李某,女,53歲,某公司職員。

     主訴:因四肢關節腫痛1年,加重1個月。

    現病史:自訴1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四肢關節腫痛,以雙手近指、掌指關節、腕關節為主,伴有晨僵現象,近1個月来症状加重。西醫診為「類風濕關節炎」,服中西藥(具體不詳)治療未愈,且逐漸加重。現為求進一步治療而來診。刻下症見雙手近指、掌指關節、腕關節腫痛,晨僵,活動受限,局部紅腫灼熱,無發熱、脫髮、口腔潰瘍、光過敏、皮疹等症,納尚可,口渴,小便黃,大便正常。查體:雙手近指、掌指關節、腕關節腫,活動受限,局部紅腫灼熱。理化檢查:類風濕因子(RF)100IU/ml;C反應蛋白(CRP)48.6mg/L;抗CCP抗體15RU/ml;血沉(ESR)80mm/h。雙手X線片示:骨質輕度疏松改變,關節間隙稍變窄,軟組織腫脹,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中醫診斷:痹病(濕熱阻絡型)。

   西醫診斷:類風濕關節炎。

   辨證:濕热痹阻,不通則痛。

   治則:清利濕熱、祛風除痹、通絡止痛。


治療:


    針灸療法:取穴:風池、大椎、曲池、陽溪、腕骨、合穀、三間、後溪、外關。操作:先針風池、大椎、曲池,針刺瀉法,並於大椎拔火罐。然後針刺病變部位的穴位,撚轉瀉法。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推拿治療:患者仰臥,先施一指禪推法於中脘、氣海、關元穴,每穴3分鐘;然後用掌摩法在腹部治療,約3分鐘。用滾法自指掌背面向上沿腕背、前臂經肘關節至肩部,上下往返3-5遍;然後用拇指指端按揉曲池、手三裡、外關、陽池、大陵、內關、合穀穴,每穴1分鐘。用撚法,撚每一手指關節與掌指關節並配合小關節的拔伸。


      中藥內治:以凊熱通絡,祛風除濕为治法。方藥用白虎桂枝湯加味:生石膏(先煎)30g、知母12g、白術12g、桂枝9g、生甘草9g、雞血藤30g、威靈仙12g、海風藤15g、茵陳20g。7劑,日1劑,水煎服,分二次服。隨後復診時,視其症狀的變化,進行辨証加減治療。


     治療經過:經用上述方法治療10次後,四肢關節腫痛及晨僵現象好轉。治療20次後,疼痛基本消失,晨起僵硬感及活動好轉。經過半年的治療各項化驗檢查正確,諸症基本消失,再囑其前來內服中藥調理半年。3年後電話回訪未有復發。

 


六、經驗及體會


      類風濕關節炎屬於中醫“痹證”範疇。根據該病的臨床表現,本病可屬於古代醫籍中的周痹、曆節、曆節風、白虎病及白虎曆節的範疇。近代焦樹德老中醫把痹證中久治不愈、關節腫大、僵硬、畸形,骨質改變,筋縮肉蜷,肢體不能屈伸等症狀者,統稱之謂“尪痹”。

       其病機特點:(1)本虛標實:肝腎虧虛、氣血不足是本;風寒 濕邪內侵,導致氣血鬱滯,痹阻經絡、肌肉、關節,久則成瘀成痰,致痰瘀互結,令痹阻益甚。(2)濕痰瘀相博:濕邪重濁而粘滯,並與痰瘀相博結,留著而難去,故病情纏綿;若遇天氣驟變,風寒之邪突襲機體,則令病情復發作或加重。病位主要在肌肉、關節及筋骨。故在疾病治療中,扶正、化痰祛瘀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1.針灸方面:(1)類風濕病的治療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病的初始階段,邪氣雖然亢盛,但未入於裡,病邪在經在絡,治療的重點是祛出邪氣,疏通經絡,即祛風、散寒、祛濕;穴如風池、大椎、曲池、合谷、外關、八邪、陽陵泉、足三裡、八風等。針刺用瀉法,並可加用灸法。第二階段,邪氣內入胃腸,傷及脾胃,不能生化氣血,且痰濁內生,阻滯脈道,血行滯緩而成瘀血,痰瘀互結,加重病的發展。治療當扶正祛邪,疏通經絡;穴如大椎、中脘、氣海、三陰交、足三裡等,針法補瀉兼施,補脾胃以益氣血生化之源;通經以化痰祛邪通絡;取膈俞、阿是穴刺絡拔罐,祛瘀血通經絡。第三階段,病邪傷及筋骨,關節僵硬變形,肌肉萎縮,病及肝腎。治療應當以補益肝腎、調補氣血以濡筋骨為主,兼以疏通經絡。穴如大椎、陽池、脾俞、三焦俞、腎俞、命門、神闕、關元、足三裡、太溪等,針刺補法,並加用灸法。


     (2)艾灸在類風濕的治療中有重要作用和良好效果。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頑固性疾病,單純針刺難以取效,故常常加用灸法。中醫認為本病的病因病機多因機體虛弱,氣血虧損,抗病能力下降,風寒濕熱等邪氣乘虛入侵人體,經絡氣血閉阻而發病。風邪借寒凝滯之性,附著病位;風寒又借濕性黏著、膠固,壅塞經絡、附著筋骨,難以移動。陽主動,陰主靜,陰邪必須用陽以溫之,用陽以疏之,用陽以化之。灸督脈大椎、身柱、命門,以溫經祛寒,溫經散熱,導邪氣走動,使其從表而解;灸脾俞、關元足裡健脾利濕,補益氣血;灸腎俞、三焦俞、命門、神闕,補益腎氣,加強元氣,並通過三焦使元氣布散全身,促進和調控臟腑經絡形體器官的生理功能,達到抗病除邪的作用。類風濕是一種慢性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理變化為關節滑膜的慢性炎症。研究證實,艾灸可糾正和加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改善、穩定和協調免疫系統,並有較好的抗炎症作用。類風濕患者常伴有貧血,研究證實,艾灸可延緩紅細胞的衰老,可提高紅細胞的效力和利用率,並可保護骨髓的造血功能,改善貧血狀態,提高抗病能力。


     (3)通經祛邪貫徹始終。類風濕關節炎是風寒濕熱等邪氣侵入人體,壅塞經絡引起的疾病,只要邪氣存在,腫痛存在,治療時就要祛邪通經。根據具體情況,可為祛邪通經為主,扶正為輔;或扶正與祛邪並重;或健脾益氣為主,祛邪通經為輔;或補肝益腎為主,祛邪通經為輔。



      2.推拿方面:推拿具有舒緩經絡、理氣活血、矯正關節紊亂的作用。可以減輕肌肉關節的僵硬痙攣,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和改善關節及周圍組織的物質代謝和營養吸收,有利於關節功能的改善,適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穩定期和恢復期的康復治療。此外(1)推拿治療本病時,對病變較重的關節,還可加用擦法和熱敷,以提高療效。(2)患者須持之以恆地、有規律地鍛煉每一個受累關節,每天至少1次,每次至少數分鐘。同時應鼓勵患者增強戰勝疾患的信心。


      3.中藥內服方面:類風濕關節炎作為一種風濕頑痹,分早、中、晚期進行治療。從以上論述可知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生是由於肝腎虧虚,氣血不足,肝血虚則筋失濡養,腎精虧則骨髓生化不足,骨失所養,風寒濕等邪乘虚而入,瘀滞筋脈,氣血不暢瘀則不通,不通則痛,可見關節疼痛。瘀血不去則新血不生,日久筋骨失於濡養,可見關節晨僵,活動不利,功能受限等症狀。在治療上,針對虚邪瘀的病機,分別採用扶正、祛邪、通絡的治則,抓住主要矛盾進行論治,簡便實用,可起到執簡取繁、事半功倍的效果。用藥特點:(1)慎用毒性或烈性藥材:雷公藤類藥材藥效強,但毒性大,故需特別謹慎使用。(2)慎用烏頭類藥材:溫經散寒,通經止痛力強,爲常用的治痛痹之藥。但不用生品,僅用制川烏、制草烏、制附子,宜從小量開始,幷以久煎入藥,及配伍白芍、甘草減毒增效。(3)宜用藤類藥材:常用青風藤,寬筋藤,海風藤,忍冬藤,絡石藤,鶏血藤等。(4)選用蟲類藥物:痹證日久,邪氣久羈,深入筋骨,氣血凝滯不行,變生痰濕瘀濁,經絡及關節閉阻不通,非草木之品所能通達,必借蟲類之品搜剔竄透方能增强療效。對抽掣疼痛,拘急攣縮,宜配全蝎、蜈蚣、白花蛇、烏梢蛇、蜂房、土蟞蟲等搜風通絡,除痹止痛

      4.預防調攝方面:(1)急性期有發熱,關節腫痛時應臥床休息,至症狀基本消失為止。(2)急性期過後關節仍然疼痛者,除積極治療外,應注意關節的活動鍛煉,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的強直。(3)加強營養,飲食應富含蛋白及維生素,貧血者可少量多次輸血。(4)鼓勵病人多曬太陽,改善潮濕陰冷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避免過勞。(5)間斷的使用支架或夾板固定受累關節,既可消腫止痛,又不致引起關節畸形和強直。(6)慢性期病人,應注意配合功能鍛煉、體操療養等方法,以利於疾病的康復。



(以上圖文是參考網上的相關文章及采用了網上的相關圖片編輯而成,版權屬原作著作,解釋權屬「廣博中醫治療中心」。)

 

敬請點擊→  廣博中醫治療中心介绍


預約電話: 39564622

WhatsApp: 97163468

電郵:zhuen5878671@yahoo.com.hk

微信公眾號:zhuen5878671aa

地址:香港上環蘇杭街19-25號永昌商業大廈20樓D室(地鐵上環 A2出口)





廣博中醫治療中心
由朱恩博士創辦,以「廣釆眾方,精益求精;博文明理,厚德濟世。」為理念。以骨傷、針灸、內科為主的綜合性中醫治療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