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彰德府安阳县有一位秀才刘玉,妻子袁氏,因是元宵出生,故而唤名元娘。夫妻二人感情深厚,家境殷实,还尤其喜好收集奇珍异草,为此专门建了一个花园,名为日宜园,四季花不败,八节草不衰。
这年三月初旬,日宜园内的牡丹比往年又盛了几分,刘玉与元娘在花间边喝着小酒边欣赏盛景。见花香浓郁,枝条盘旋而上,恍若绝世美人,刘玉喜道:“莫非花神来了我家?” 元娘听了,将酒浇在地上拜道:“花神有灵,秋天再发一季。”
刘玉笑道:“哪有一年开两季的花。” 元娘娇嗔道:“自古心诚则灵,我心中至诚,花神听见我的祈愿,也不可知。” 忽然,花朵似是听见元娘的话,轻轻摇动几下。元娘欢喜,对刘玉说道:“你看,现在没风,花这样摆动,花神果真听见了。” 刘玉惊起,也连忙浇酒祭拜。
花期过后,到了秋天,一日,刘玉与元娘闲步经过牡丹台。秋风瑟瑟,园中草木渐显枯黄,一片萧瑟之象。刘玉望着那牡丹花丛,虽枝干仍在,却不见一丝绿意,更无花朵绽放,不禁笑道:“娘子,春时你所祈愿牡丹秋放,如今看来,恐是难以实现了。” 元娘却不以为意,轻轻嗔道:“相公莫要心急,花神既已应允,定不会食言。且秋意尚浓,或有转机亦未可知。” 说罢,拉着刘玉的手,一同走向牡丹台。
二人渐近牡丹花丛,刘玉正欲开口打趣元娘几句,却听得元娘一声惊呼:“相公,你看!” 刘玉闻声抬眼望去,只见那原本干枯的牡丹枝头,竟隐隐有了花苞,小小的,尖尖的,如一颗颗明珠点缀其间。
夫妻二人又惊又喜,忙快步上前,仔细端详。刘玉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伸手轻轻触摸那花苞,喃喃道:“这…… 这真的是牡丹花苞?莫不是我眼花了?” 元娘亦是满脸惊喜,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说道:“相公,定是花神显灵了。这牡丹真的要在秋间开放了。”
此后几日,那牡丹花苞迅速生长,渐渐膨大,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花朵缓缓绽放。先是最外层的花瓣轻轻展开,露出里面娇嫩的花蕊,而后层层花瓣如波浪般依次舒展,直至完全盛开。那盛开的牡丹,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若雪,在秋日的阳光下,闪耀着绚烂的光彩,与周围的枯黄景色形成鲜明对比,愈发显得娇艳欲滴。
刘玉见此情景,心中激动难抑,当下便挥毫写下传帖,邀约之前一同赏花的亲友前来观赏。众人接得传帖,皆满心狐疑,以为刘玉是在戏耍他们。毕竟,牡丹于秋季开放,实乃违背常理之事。然而,出于好奇与对刘玉的信任,众人还是纷纷前来。
当众人踏入日宜园,看到那一片盛开的牡丹时,皆惊得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一位书生模样的人率先回过神来,赞叹道:“此真乃奇景也!古往今来,从未闻牡丹于秋时盛开。刘兄,你定是有大福之人,方能得花神眷顾。” 众人亦纷纷围拢过来,或惊叹,或赞赏,或吟诗,皆为这秋日牡丹的盛景所折服。
刘玉站在一旁,面带微笑,颇为自得。他拱手向众人行礼,说道:“诸位兄台,此乃花神之恩典,亦是我等之福缘。今日且莫要拘礼,尽情赏玩便是。” 说罢,命仆人摆上美酒佳肴,众人于牡丹花丛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好不快活。
这日宜园九月牡丹盛开的奇景,迅速传遍了整个安阳县。一时间,满城士民男妇皆慕名而来,欲一睹这罕见的美景。园外车马络绎不绝,园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河南南阳府镇平县,有一个国子监学生名蒋青,家中有百万贯家财,现年二十五岁。这日他从省城回家,路过安阳县,听说牡丹盛开,不由得心生好奇,想要去观赏一番。于是带着几个下人来了刘家,一路路挤挤攘攘,好不容易才捱到里边。他看着牡丹啧啧称奇,看了会打算回去时,却瞥见楼上有一个女子,倚栏而立,望着下面的牡丹,唇边带着一丝笑意。这女子正是元娘。
看到她的相貌,蒋青心中一震,眼睛怎么也挪不开了,这女子与他肯定前世有缘,不然怎么只一眼就摄了他心神。蒋青望着楼上元娘目不转睛,看她一举一动都觉得有趣。
元娘此时正在同女伴调笑,不知道楼下有人偷看,蒋青就这么一直看着,站了良久。下人对蒋青说道:“相公,咱们回去吧,这花看久了不过如此。” 蒋青喃喃说道:“我在这看花娘哩。” 下人不解,说道:“轿夫肚子饿了,想回去吃饭。天也不早了,咱们回吧。” 蒋青无奈,又恋恋不舍看了几眼,走出园门。
到了门外,他招来一个叫三才的心腹道:“你留在这,打听下此处主人是谁,年纪多大,妻子是谁。还有刚才楼上穿白绉纱的妇人名字,快些去打听清楚,不要记错了。” 三才领命,蒋青这才放心离去。
回去约莫过了一个时辰,三才回来禀告说:“花园主人叫刘玉,现年二十二岁,是本县秀才,他父亲兄弟都是秀才。那白绉纱袄的妇人正是刘玉妻子袁氏,幼名元娘。家中有万贯,为人良善,是个好客之人。”
蒋青听了,气闷不已。三才不解,自个主子钱过北斗,莫非是因为没有奇花比不过人家,才这么生气?
蒋青将心中难处说了出来,他是真喜爱元娘,可元娘夫家有钱有名,丈夫年纪正好还是个秀才,让他怎么找空子下手!
三才眼珠子一转,道:“官人,我有一计。” 蒋青道:“快说,事成重重有赏。” 三才嘿嘿一笑,“官人,事成我不要奖赏,若是失败您别也罚我就成。官人现在回去大约还要半个月路程,咱们有自个的船,少爷身边的人也有二十来个,依我看,找个机会潜到园子里去,夜深时直接把元娘抢到船上。除非别人有千里眼,不然哪里知道。官人意下如何?”“此计甚妙!” 蒋青赏了三才三两银子,许诺事成之后再有犒赏。
三才拿了银子叫上几个同伴,去了酒肆喝了些小酒,出发前同蒋青说了声,就奔向刘家园子。他先进去装作赏花模样,摸清了地形,然后将人一个个领到假山洞里安顿。自个又到外边看了会,看天色快晚,游人散了,他也躲到了一处隐蔽之处。
恰巧,今天刘玉累坏了,吩咐下人锁上园门,自个草草吃了晚饭,就上楼睡了,元娘独自坐在那喝茶。
三才观察了会儿,悄摸摸去把花园门打开,将其他人放了进来,他们以极快的速度冲进一楼,将元娘一把抱住就往外跑。
元娘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吓得大声呼救。
刘玉还没深睡,听见元娘惊呼声,连忙起身下楼,却不见元娘踪影,只有倒茶的婢女此刻吓摊在地。
刘玉焦急问道:“夫人呢?” 婢女颤颤巍巍答道:“刚刚突然冒出许多人,手中拿着刀斧,把大娘子抱走了。” 刘玉惊的面如土色,忙吩咐众人分头去找。
三才那伙人跑得飞快,到城门时,城门还没关。元娘口中不断地喊:“救命,救命!”
只可惜这些人将凶器都藏了起来,别人问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回答说是家里的小妾逃出来了,别人听过后也就不管了。就这样,一行人冲上了船,赶紧摇橹,船飞似的离岸而去。
三才把元娘在房内放下,蒋青让其退下后冲元娘作了一个揖道:“元娘受惊了。”
元娘见是个青年,问:“尊下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抢我来这?”
蒋青深情说道:“小生名蒋青,国子监学生,是南阳府镇平县人氏。赏花之时对你一见钟情,得神人指示,我们有几世姻缘,现在必须如此才可无祸无灾,等缘满之时,再将元娘送回夫妇团圆。今天冒犯,是神明的旨意,希望元娘能听从神仙安排。”
元娘怒道:“无稽之谈。读书之人怎么能同强盗一样,你快些送我回去,到时送你些钱财。不然,我宁可跳河也不会轻饶了你。”
蒋青说道:“金银在下也有百万,不稀罕。像元娘这样标致的美人倒是少有,不如随我回去,我给你建一座黄金屋,怎么样?” 说完,取来一些酒菜,邀元娘坐下喝些。元娘哪里肯,想跳水保住清白,却又念及肚子刘家血脉,平白遭了这祸事,忍不住痛哭起来。
蒋青劝她,“事已至此,就算送你回去也来不及了,如今外边肯定都在传你被强盗抢去,名节已失。不如依了神人之言,同我了了这段情缘,到时送你回家,夫妻团圆才是上策。”
元娘哭哭啼啼说道:“难道你没妻子吗?别人将你妻子抢去续一段姻缘,你愿意?”
蒋青走到元娘身前,半蹲下望着她说:“我妻子已经去世三年,如今府中无妻无妾。我想将你当做珍宝,捧在手心,只求同你百年,共赴鱼水之欢。”
元娘凤眼微瞪,“你刚才还说会送我回去,怎么又说百年!” 蒋青说:“若你能跟了我,将来去留你说了算。”
说完,蒋青倒了一杯酒,递给元娘,元娘没理会。蒋青又取了些肉,拿在手里等元娘吃,元娘还是没理会。
蒋青双膝跪了下去,说道:“元娘,你一来受惊,二来未进食。吃了这些吧,不然就算饿死在这,家里也没人知道。”
元娘让他起来,蒋青却道:“你不吃,我不起,就这样跪着。” 元娘见他这样作派,况且肚中孩子的确饿不得,无奈说道:“你放那,我吃。” 蒋青起身,坐对面等她慢慢吃完,问:“决定好了吗?”
元娘苦笑:“我不管做什么决定,结果都是一样。你想让我从你,需要答应一件事。如今我怀胎三月,在家里时已同丈夫断了夫妻生活,如果你想,必须得等到孩子出生以后。”
蒋青应下,只要她能留下,暂时没有鱼水之欢也无妨。之后,元娘困乏,挨着床里边睡了。蒋青自个吃了几杯酒,等元娘睡熟才躺了过去。两人这样在船上过了几天,元娘见回家无望,开口问道:“你多大年纪?家里还有什么人?怎么家底如此厚实?来安阳县做什么?”
蒋青见元娘此举,以为她心有所动,欢喜回道:“我今年二十五,家中仆人共五十多人。祖上买了一乡宦家铜香炉十几个,没想到都是金子做的,卖了后拿钱做了些生意,一代代累积下来,到我父亲这已有百万。”
再说刘玉,自从发现元娘失踪后,他四处寻找无果,心急如焚,整日茶饭不思。一日,他来到关帝庙,虔诚地跪在神像前,双手合十,眼中满是忧虑和期盼,口中念念有词地求签。求得签后,他赶忙找庙中的解签人。解签人看了看签文,微笑着说:“此签预示着你与妻子还有重逢之日,不必过于忧虑。” 刘玉听后,心中稍感安慰,但仍愁眉不展,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到元娘。
而元娘在蒋家的日子并不好过,虽蒋青对她百般讨好,但她心中始终牵挂着刘玉和家中的一切。数月后,元娘生下一个儿子,取名蒋本刘。蒋青视如己出,对元娘也更加体贴入微,可元娘看着孩子,心中却是五味杂陈,她常常独自落泪,思念着远方的刘玉和家乡。
蒋青是一个好色的,最近和下人三才的妻子有了私情,经常趁三才外出,与三才之妻文欢私通。
时光荏苒,蒋本刘六岁时,元娘请算命先生李星为他算命,李星算出元娘的八字曾在刘家算过,还透露了刘玉的遭遇。元娘趁机让李星给刘玉带信,李星收了五两银子后答应帮忙。
李星来到安阳,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刘玉。他将元娘的信交给刘玉,刘玉颤抖着双手接过信,迫不及待地打开,眼中瞬间盈满了泪水。信中,元娘诉说了自己这些年的遭遇和对刘玉的思念,还告知了蒋家的情况以及自己的处境。刘玉看完信后,立刻按照信中的指示,带着香囊来到蒋村蒋家。
蒋青不在家,小使通报后,元娘与刘玉相见。两人一见面,便不顾一切地相拥而泣。元娘泣不成声地说:“相公,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刘玉紧紧地抱着元娘,哽咽道:“娘子,我找你找得好苦啊。” 过了许久,两人才渐渐平复下来。元娘将前情告知刘玉,并在当晚收拾金银细软,让刘玉先带回安阳。刘玉看着元娘,眼中满是不舍,但还是接过包袱,说道:“娘子,你放心,我先回去重整家业,等时机成熟,我一定会来接你和孩子。” 元娘含泪点头,两人依依惜别。
刘玉回去后,用这些钱财重整家业,日夜操劳,心中却始终盼望着能早日与元娘团聚。
不久,蒋青在与文欢私通时,被提前回家的三才撞见。三才顿时怒火中烧,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忠心耿耿地为主子办事,主子却背着他做出这种事。他双眼通红,手持利刃,指着蒋青怒吼道:“你这忘恩负义的小人,我为你出生入死,你却如此对我!”
蒋青吓得脸色苍白,连忙求饶。但三才此时已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不顾一切地冲上去,一刀刺进了蒋青的胸膛。蒋青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三才,缓缓倒了下去。三才看着倒在血泊中的蒋青,心中一阵后怕,他知道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一时之间万念俱灰,举起刀自刎而亡。
元娘听到动静后赶来,看到眼前的惨状,心中也是一惊。但她很快冷静下来,对外谎称是三才盗窃她的金银被蒋青发现,三才畏罪自杀。众人求情,元娘饶恕了文欢,让她继续留在身边。
过了百日,刘玉再次来到蒋家,得知蒋青已死,元娘劝刘玉留下,待蒋本刘长大成家后再一起回安阳。刘玉点头同意。
蒋本刘十六岁时中了乡科,次年又联捷,娶了本处王尚书之女为妻,复了本姓刘本。刘玉夫妻带着刘本夫妻回到自家,拜见亲友,还到关帝庙还愿,拿出一百两银子修塑神庙。刘本夫妇对文欢也十分敬重,待她如亲母。
后来刘本处理好蒋村的事务,带着家人回到本乡,奉侍父母天年。元娘感慨这一路走来的种种奇遇,刘玉则笑称如同陈平六出奇计,夫妻二人相视而笑,感叹善恶到头终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