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岛 是上海意象中的留白处

美食   2024-08-23 22:07   上海  



在复兴岛及其周边漫步,

不过两个多小时,却仿佛很久,

果然证实了我一直以来的感觉:

时间的流速不是匀速的。







上海仅有两个地方让我觉得如同沧海遗珠,其一,横沙岛,其二,复兴岛。它们总给我错觉以为是上海的飞地,是上海的留白,甚至是上海的尽头。其实复兴岛的地理位置还很优越,是离上海市中心最近的岛。


复兴岛是黄浦江内唯一的封闭式内陆岛,南起定海路桥,北近虬江口,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杨浦区东南部的黄浦江下游,距吴淞口约16千米,长3.42千米,中部最宽处0.55千米,面积约1.133平方千米。这座弹丸之地的小岛,自诞生之初就与上海工业发展息息相关。


100多年前,复兴岛是黄浦江上靠近周家嘴村的一座浅滩,1905年清政府成立上海浚浦工程总局,疏浚黄浦江航道。此后,这片浅滩被不断地大规模吹填,1934年终成了新月形的岛屿,后来渐渐发展成船舶工业岛,有工业社区的形态。




曾经的上海圣约翰大学校长曾写过一本《上海简史》,在书中将疏浚黄浦江看作上海因港兴市的一个起点。


复兴岛最初叫“周家嘴岛”,1937年上海沦陷后,改名“定海岛”,日本侵略军将其划为禁区,1939年~1941年,称“昭和岛”。抗战胜利后,改名为“复兴岛”,沿用至今。


复兴岛上只有一条主路——共青路,还有一进一出两座桥。其中定海路桥有点像微缩版的外白渡桥。踏上共青路,见两旁大树参天,时有物流货车往来穿梭,没有快递小哥的电动车,想喝瓶可乐,也没见有自助贩卖机。


复兴岛上没有商品房,多是些仓库、厂房、职工宿舍。岛上保留了不少造船、海洋渔业、物流、制药企业,有浓郁的老工业区风情。著名的中华造船厂的遗迹——塔吊锈迹斑斑,历史气息十足,是复兴岛的标志性建筑。


除了工业风,复兴岛上还有一座日式园林,一家便利店,一家饭店,一座不知是否营业的宾馆,一座轮渡口,一条公交线。据说因为人烟稀少,司机们大多习惯于上岛后开空车。岛上竟然还有一座地铁站,地铁12号线在岛上专设一站。没看到超市和咖啡馆。

岛上这家唯一的饭店号称“上海最孤独的餐厅”,叫“复兴岛饭店”。这家形似工人饭堂的饭店,在复兴岛已经隐秘地开了21年了。一脚踏入大门,看到许多复古小物件,犹如时光机,让人重回20世纪90年代。


饭店是清真菜馆,风格是粗犷的西北风,与岛上的工业风倒也吻合。小盘鸡是招牌菜,就是西北大盘鸡的缩小版本。用铁锅现场炒制,再放进高压锅焖煮。不一会儿,土鸡的浓香就飘出来了。土豆吸足了汤汁,绵糯鲜香,与土鸡平分秋色。饭店还提供孜然羊肉、葱爆羊肉、凉拌牛肉、素炒青菜、番茄炒蛋等家常炒菜。如果简单些,西北风味的拌面、汤面、炒饭、牛杂汤、肉夹馍等物美价廉,地道实料。



“复兴岛饭店”装修极为复古,四喇叭录音机、磁带、各年代的手机、吊扇……其中最时尚的物件当属2001年出道的某华语流行乐女子组合的专辑磁带盒。小黑板上写着菜单,并用彩色粉笔标注:“本店清真,外菜莫入”“点餐,免费加量”。 


其实复兴岛上还有不对外的宝藏餐厅。江边滩涂上,貌似废弃的铁皮屋,拉开锈迹斑斑的铁门,里面别有洞天。


定海路桥旁,是杨浦滨江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二者皆为工业建筑遗存,雄浑,阳刚,寂寥,承载着上海老工业绵长的历史记忆。黄浦江风在这一段滨江,不再是黏的,而是硬的,挟裹着工业文化的波影。



如果说,几十年几乎与世隔绝的复兴岛是上海最后的秘境,复兴岛公园则是秘境中的秘境。复兴岛公园是个袖珍而精致的日式园林,起源于1926年,最早是上海浚浦局体育会,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被日军侵占,改建为日式园林。1951年,经修葺后对外开放。园子颇有野趣,蕨类植物蓬勃、老藤缠绕,苔藓密布,30多株香樟树郁郁葱葱,那些树虬劲坚韧,受过的伤结疤后成为最坚硬的树干。里面著名的小别墅“白庐”,是座袖珍型别墅,仅一层,据说当年蒋介石在此度过了此生在上海的最后时光。坊间传闻白庐存在一条密道,蒋介石就是通过密道秘密撤离的。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上海即将失守。4月25日,在三大战役结束后被迫下野、退而未休、在家乡浙江宁波奉化遥控时局的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与儿子蒋经国去祖坟拜别后,父子二人登上飞凤山顶,对故乡山水做了最后一次眺望,黯然登上“泰康号”军舰奔赴上海。


4月26日,“泰康号” 抵 达 上 海复兴岛,为安全计,蒋介石经深思熟虑后决定住在岛上。蒋介石带着一个加强连的警卫部队在岛上住了一阵子,对外宣布要与上海共存亡。在此期间,他在复兴岛最后一次召见了刚由香港返沪的杜月笙,试图劝诱其一起赴台。但经过慎重考虑,杜月笙还是放弃了去台湾。5月6日,蒋介石悄然登上了停泊在复兴岛的江静轮。船上原有的电台被封闭,架设了专用通讯设施,荷枪实弹的军士巡逻看守,大小舱房及过道塞满蒋家的专用物资,5月7日清晨6点,天将亮未亮时,江静轮拔锚离岸,驶往浙江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蒋介石与上海最后的挥别地,就在复兴岛。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


1949年除夕是蒋介石在祖国大陆的最后一个除夕。他带着儿孙在浙江宁波奉化溪口镇度过,亲自指定了年夜饭菜单,菜品是四碟、六碗加一汤、二点心。四碟是:黄泥螺、芋艿、酱牛肉、烤笋;六碗是:干烤蛏子、葱烤大黄鱼、苔菜拖鲳鱼、雪菜虾仁、荷叶粉蒸肉、法式炸猪排 ;汤是三鲜粉丝汤 ;点心是八宝饭、千张饼。这些菜肴,几乎都是宁波特产。也许,蒋介石揣度这很可能是在家乡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所以十分珍视吧。


1949年12月,蒋介石撤至中国台湾。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思乡情结越来越浓。他最喜欢吃的菜,是故乡的雪菜黄鱼,最喜欢的汤,是故乡的扁尖炖鸡汤。1958年大年初十,蒋介石在日记中写下:“无根之萍,无源之水。”同年正月十五,蒋介石在日记里写:“近日常念少年在家乡度年快乐情景……”蒋介石不断在日记里书写着自己的失败,他写道,国民党失败的原因,一个是兵力,一个是民心。


现实让蒋介石明白此生恐怕终再难以回大陆。晚年的他不断念叨着要魂归故里,埋葬于家乡。



在黄浦江的潮起潮落中,个体都是一叶扁舟,夜空无月,但飞机清晰可辨,情动于衷而点到为止。我总觉得上海滩是个意象,是个可以不计沉没成本的地方,一念成山,一念成海,一年就是几度春秋。


夜晚的定海路桥别有一番乡情,好友说,杨浦区的“70后”都爬过这座桥。


E

N

D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进入小程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食品与生活
创刊于1979年的《食品与生活》立足上海,辐射全国。倡导饮食安全、健康生活的理念,融食品安全、食尚生活、食疗养生于一体,解读美味世界蕴藏的奥秘,品味渊源深厚的饮食文化,怀揣对食物的敬意,展现和挖掘身边的美味,感受来自美食的温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