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财富点睛 | 2024年经济数据达标,关注特朗普就职
财富
财经
2025-01-19 16:27
广东
➤ 本期聚焦:2024年经济数据达标,关注特朗普就职
➤ 市场回顾:全球权益资产普遍上涨;主要国债收益率上行,美债收益率下行;美元下跌,原油、黄金上涨。
➤ 重要宏观事件及数据:国内方面,年末出口维持高增,进口小幅回升;社融增速回升,化债影响延续;全年GDP目标顺利完成。海外方面,美国12月核心CPI意外降温,尚不足以改变1月暂停降息的共识预期,但可缓解市场对美国通胀粘性的担忧;美国12月PPI低于预期,环比增速放缓至0.2%,食品价格降温立功。➤ 大类资产配置和策略建议:从经济-债务-通胀三个维度来看,2025年一季度稳增长政策助力下,预计经济仍处在修复期,地产仍将处于磨底反弹的酝酿过程中,但整体仍然偏温和,抢出口效应下一季度预计经济仍不弱,但通胀仍未有显著上行迹象,特朗普上台后关税担忧下博弈将进一步加剧,两会前是政策预期扰动较大的时期,关税摩擦情况及两会相关政策落地后开始转向基本面兑现。海外方面,美国经济确认软着陆,通胀预计仍将下行,但再通胀预期仍在发酵,美联储政策基调的变化预计短期难以大幅变化,但上市公司盈利或仍在上行,上半年仍有降息空间,下半年关注特朗普政策落地速度与力度,关注黑天鹅风险事件。➤ 配置策略:权益方面,A港股估值到中位区间,市场成交量在逐步衰减,再度上涨需要信心的进一步激发与超预期的增量政策,美国软着陆已近确认,美联储政策基调出现较大变化,关注降息预期的回摆以及AI产业的预期变动;债市方面,利率下行幅度较大,关注一季度的波动,但长期向下方向仍不变,信用债利差有修复动力,可转债估值修复后股性增加,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后,逢低或是布局时机;另类策略方面,CTA策略与黄金仍是重要配置方向。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4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大致达到政府工作报告经济目标,但通胀仍然较弱,四季度经济增速显著回升,但后续持续性仍需要观察。1月20日特朗普即将就职,本周五国家主席与特朗普通电,显示双方仍有合作空间,关注风险偏好上行风险。首先,在政策加力下,2024Q4经济增速回升,消费与出口是主要贡献。- 2024Q4的GDP增速同比增长5.4%(无特别提示以下均指2024年),较Q3的4.60%显著回升,其中出口与消费是贡献较大的部分,投资的贡献明显回落。
- 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及假期效应下,Q4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4.5%,高于前值的3.5%;
- 抢出口下四季度出口较前三季度进一步上行,12月出口同比增速回升至10.7%(人民币),这也带动了工业生产的回升,Q4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2%,连续第三个季度回升,且站上2022年以来单季最高。劳动参与率62.5%,持平预期及前值62.5%。
- 12月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增速均回落,近两月地产销售同比回升(+0.4%)也未能带动地产投资的回升,地产开发投资的降幅进一步扩大(-13.3%)。
12月的经济回升也体现在金融数据方面,本周公布的社融数据政府债支撑下超预期,M1增速明显提升,信贷总量在预期之内,待改善的主要是结构(企业中长贷低增少增,居民长贷由于12月地产销售改善而好转),但值得注意的是,票据融资的放量可能代表了政策对信贷总量更积极的态度,以往的信用扩张周期都是从短贷和票据融资扩张为开端,然后随着实际融资需求修复达到高点。图表1
2024年Q4经济增速回升(单位:%)
- 2024年名义GDP增速较2023年的4.6%回落至4.2%,全年GDP平减指数从2023年的-0.35%略回落至-0.73%,是1998、1999年以来,再次出现连续两年GDP平减指数为负的情况。但我们也看到,四季度GDP平减指数出现了回升,政策也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如何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加力来实现预期回升,带动价格的温和回升,我们认为仍将是2025年的重点问题。
- 考虑到当前需求端仍弱于供给端,出口对经济的贡献仍然较大,但逆转供需关系需要进一步在内需方面着力,我们认为问题的核心仍在于收入预期。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3%,单季增速低点在二季度。
- 从主要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5.8%,经营净收入同比5.6%,均不低于名义GDP增速;形成拖累的主要是财产净收入,同比只有2.2%,也是有数据以来最低。这也是政治局会议明确要“稳住楼市股市”的意义所在。标普500下跌1.54%,纳斯达克下跌1.63%,德国dax短线跳水最终收跌0.5%。
1月20日特朗普即将就职,其政策主张及落实进度将对全球市场风险偏好形成显著影响。对我国而言,2024年对经济贡献较大的出口将面临双边贸易摩擦的风险,而地产的磨底仍未结束,财政货币政策加力对内需及社会主体融资信心的修复至关重要。1月17日晚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夜盘美股市场风险偏有所回升,中概股表现积极。我们认为,今年内需政策较为积极,外需政策前期较为悲观的定价有向上的空间,可以关注近期市场风险偏好的变化。A股周度观点:
本周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A股上证综指、沪深300、创业板指分别上涨2.31%、上涨2.14%、上涨4.66%。本周申万行业涨多跌少,其中社会服务、传媒、计算机涨幅较大(分别上涨6.39%、6.16%、6.14%),家用电器、银行、公用事业跌幅较小(分别下跌0.03%、1.31%、1.36%)。
消息面上: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其中四季度增长5.4%,环比增长1.6%。
12月新增信贷9900亿元,预期为7400亿元,为2018年来同期最低。
商务部等4部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明确对个人消费者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微波炉12类家电产品给予补贴,每件补贴不超过2000元。
本周市场呈现企稳走势,中小盘风险逐步落地。本周公布的金融数据整体表现较好,社融规模增速超预期,M1同比降幅明显收窄,政策效果开始被部分资金认知和定价。
其次,四季度经济数据超出市场预期,四季度GDP同比增长5.4%,全年GDP同比增长5.0%,随着春节临近,市场逐步酝酿节后新一轮政策预期启动,因而节前仍可逢低进行布局。
海外方面,中美两国元首通话,市场预期特朗普上任初期,中美回归谈判桌是大概率事件,中美对弈可能不会激烈演绎。1月20日之后,海外不确定性可能如约下降,海外担忧迎来阶段容易缓和的窗口。
而节后二月份按历史经验,即将进入政策发力关键期,受益两新政策的家电,耐用消费品值得关注,其次,投资重点可往中小盘及成长股倾斜,尤其有产业趋势的科技主题,国内AI应用、机器人、低空经济可能仍有行情。低估值的国企改革主题仍作中期配置。
全球资本市场表现回顾
图表2
本周全球大类资产涨跌幅
A股方面,上证综指、沪深300、创业板、中证500、中证1000期间涨跌幅分别为2.31%、2.14%、4.66%、4.06%、5.35%。- 行业方面,申万一级行业中,社会服务、传媒、计算机等行业领涨,无行业下跌。
- 风格方面,成长好于价值,小盘成长表现最佳,大盘价值表现最弱;
- 截至1月16日,相比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1月10日),融资余额上涨0.75%,融券余额上涨0.19%。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期间涨跌幅分别为2.73%、5.13%。行业方面,资讯科技业、非必需性消费业、医疗保健业等行业领涨,无行业下跌。南向资金继续流入,期间累计净流入403.37亿元人民币。美股方面,美股转向上涨,期间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涨跌幅分别为3.69%、2.91%、2.45%。行业方面,能源、金融、材料等行业领涨,医疗、必需消费、通信设备等行业下跌。MSCI全球本周下跌;其中日本、印度下跌;德国、法国、英国上涨。固定收益方面,期间国债到期收益率继续上行,1、3、5、7、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变动分别为+6.56、+2.29、-0.35、+2.94、+2.55个bp,期间中债国债、中债企业债、中证转债指数涨跌幅分别为+0.01%、-0.10%、+1.31%。美债到期收益率转向下行,1、3、5、7、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变动分别为-3、-16、-19、-19、-18个bp。另类资产方面,期期间美元指数下跌0.25%,美元兑人民币下跌0.06%;以收盘价计算,ICE WTI原油上涨1.77%,COMEX黄金上涨0.83%。年末出口维持高增,进口小幅回升。1月13日海关总署公布12月份进出口数据:12月份我国出口商品3356亿美元,同比增速为10.7%(前值6.7%),进口2308亿美元,增速1%(前值-3.9%),贸易顺差1048.4亿美元(前值974.4亿美元),皆高于市场预期(Bloomberg出口、进口市场预期分别为7.5%、-1.0%)。2024年全年出口增速为5.9%,进口增速为1.1%,贸易顺差9921.6亿美元。12月份出口增速维持高增长,受益于抢出口效应以及外需保持平稳等因素支撑,12月对美国出口同比15.6%,高于11月的8.0%,对当月出口同比增速的贡献也从11月的1.2个百分点上升到了2.2个百分点,其中可能有一定抢出口效应贡献。海关总署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据企业反映,去年9月台风过后的船队排期顺延、今年春节假期比去年提前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升级等这些因素,都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一些扰动。”外需层面保持稳健。12月发达国家制造业PMI为48.2%,环比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而12月中采和财新PMI新出口订单走势分化,前者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48.3%,后者环比下降2.9个百分点至48.6%。如果看相对于2019年同期出口的复合增速,2024年12月为7.1%,与2024年11月持平。社融增速回升,化债影响延续。2024年12月社融增速改善,政府债发力明显,是2024年7月以来首次,货币增速也均有改善。12月新增社融2.86万亿元,同比多增9,249亿元,社融存量增速从11月的7.8%上升到12月的8.0%,是2024年7月以来首次出现同比增速回升,政府债加力拉动社融增长。12月M2增速从11月的7.1%上升到7.3%,M1增速从11月的-3.7%上升到-1.4%。地方化债带动政府债增量创新高,同时也带来企业贷款大幅少增,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900亿元,预期8,430亿元,同比少增1,800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读数超预期,较11月少增幅度有所缩窄,但结构仍偏弱,票融冲量明显、企业中长贷大幅少增。新增政府债1.7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多增8288亿元。地方化债需求为政府债高增主要来源,12月单月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超1万亿元。全年GDP目标顺利完成,主要源于以旧换新为代表的内需政策、抢出口带来的供给端强劲以及金融业增加值的贡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4年我国GDP为134.91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第四季度同比增长5.4%。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24Q4GDP较Q3显著回升,全年目标顺利完成,主要源于以旧换新为代表的内需政策、抢出口带来的供给端强劲以及金融业增加值的贡献。从供给端来看,抢出口支撑工增同比进一步提升,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2%(前值5.4%),环比动能仍然较季节性更强,延续了11月以来抢出口导致的高景气,在我们抢出口后续仍有韧性的背景下预计短期生产持续较高景气;需求端来看,消费端以旧换新效果持续,部分资金可能12月已经开始使用,家电增速得以再度回升,但从剔除季节性的社零数据看消费潜力仍有待进一步释放,但同时投资端环比增速弱于季节性,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前值2.4%,环比弱于季节性。制造业投资同比回落0.9个点至8.4%,环比强于季节性水平;房地产投资同比降幅扩大,商品房销售动能走弱,显示商品房销售动能仍需进一步提振;狭义基建增速回升,广义基建回落,中央主导的水利投资增速仍高,而地方主导的交通运输投资、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速较低,表明在地方政府以化债为主要重点工作的背景下12月基建投资边际增量仍然主要由中央财政支出支撑;另外,由于924以来股票市场成交量大幅提高使得金融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明显增加。美国核心CPI意外降温,尚不足以改变1月暂停降息的共识预期,但可缓解市场对美国通胀粘性的担忧。美国去年12月未季调CPI同比上升2.9%,为连续第三个月反弹,创2024年7月以来新高,符合市场预期。但核心CPI同比回落至3.2%,为2024年8月以来新低,市场预期为持平于3.3%。本次总体CPI读数的反弹主要由能源价格推动,核心项的涨价压力则多数都较温和,核心CPI同比增速是过去半年来首次回落,服务通胀未因强劲的就业状况而反弹。这尚不足以改变1月暂停降息的共识预期,但可缓解市场在特朗普就职前对美国通胀粘性的担忧,数据公布后,交易员预期美联储将在7月底前降息,之前预计为9月。具体而言:食品项环比增速由前值0.4%回落至0.3%,其中家庭食品项和在外饮食项都环比上涨0.3%,两者表现都较稳定;能源价格季调后环比增速由前值0.2%大幅升至2.6%、是2023年8月以来最高值,为总体CPI环比贡献了大约四成涨幅;服务通胀继续回落,住房与非住房服务通胀同步下行。12月核心服务通胀回落0.2pct至4.4%,住房服务与其他服务分项各贡献0.1pct。美国12月PPI低于预期,环比增速放缓至0.2%,食品价格降温立功。12月美国生产者价格P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3.3%,低于预期。分项来看,食品价格下跌0.1%,其中蔬菜价格下跌近15%。鸡蛋价格在11月因禽流感疫情恶化而飙升近56%之后,在12月几乎没有上涨;能源价格上涨3.5%,汽油价格上涨9.7%,推动了整体商品价格的上涨;服务业方面,尽管客运量增长了7.2%,但价格持平,而旅客住宿价格下降抵消了这一增长。- 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2025年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其中包括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发展数字消费,加快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全力以赴稳外贸,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发挥国家级经开区引资载体效应,强化外资企业服务保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提升对外投资合作质量水平。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24年是金融监管总局全面履职的第一个完整年度。有力有序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明显收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白名单”项目审批通过贷款超5万亿元。支持配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全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超3万亿元。会议要求,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引导保险、理财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切实提高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能力;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增强监管质效;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向上向好;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于1月13日实施。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未来一段时期,人民币汇率完全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人民银行、外汇局将继续综合施策,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 美国拜登政府发布新一轮AI芯片管制新规。对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施加AI芯片出口配额和限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正当权益。英伟达发布声明表示,拜登政府试图通过一份混乱的监管文件来削弱美国的领导地位,该文件是秘密起草的,且未经适当的立法审查。甲骨文表示,这项新规可能成为美国科技行业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政策之一,“直接将美国公司的全球芯片市场缩小80%”。
- 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自2月15日起施行。《规定》明确中介机构的执业规范和收费原则,禁止以股票公开发行上市结果作为收费条件,不得按照发行规模递增收费比例,且地方政府也不得以上市结果为条件给予奖励。司法部、财政部、证监会负责人表示,《规定》进一步加强对中介机构收费等相关行为的监管,防止中介机构与发行人不当利益捆绑,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 证监会作出批复,同意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并募集配套资金100亿元的注册申请。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合并重组,是新“国九条”实施以来头部券商合并重组的首单,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上市券商最大的整合案例。
大类资产配置和策略建议:从经济-债务-通胀三个维度来看,2025年一季度稳增长政策助力下,预计经济仍处在修复期,地产仍将处于磨底反弹的酝酿过程中,但整体仍然偏温和,抢出口效应下一季度预计经济仍不弱,但通胀仍未有显著上行迹象,特朗普上台后关税担忧下博弈将进一步加剧,两会前是政策预期扰动较大的时期,关税摩擦情况及两会相关政策落地后开始转向基本面兑现。海外方面,美国经济确认软着陆,通胀预计仍将下行,但再通胀预期仍在发酵,美联储政策基调的变化预计短期难以大幅变化,但上市公司盈利或仍在上行,上半年仍有降息空间,下半年关注特朗普政策落地速度与力度,关注黑天鹅风险事件。配置策略:权益方面,A港股估值到中位区间,市场成交量在逐步衰减,再度上涨需要信心的进一步激发与超预期的增量政策,美国软着陆已近确认,美联储政策基调出现较大变化,关注降息预期的回摆以及AI产业的预期变动;债市方面,利率下行幅度较大,关注一季度的波动,但长期向下方向仍不变,信用债利差有修复动力,可转债估值修复后股性增加,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后,逢低或是布局时机;另类策略方面,CTA策略与黄金仍是重要配置方向。我们对各类资产、策略在2025年第一季度做如下配置建议:投资顾问(S0260611010019)
财富管理部金融产品研究所主管,长期在广发证券从事投资研究工作,先后担任市场策略、大金融、大消费行业研究以及债券、股指期货的研究工作,对大类资产的各个领域都有较为系统的研究。具备较强的宏观分析、大类资产配置、组合管理的理论功底。曾主导广发证券机器人投顾“贝塔牛”及其他财富管理相关业务平台的工作。
投资顾问(S0260620070045)
剑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硕士,广发证券财富管理部首席研究员,曾在头部公募基金公司核心投研团队任职分析师&基金经理助理,具备较为丰富的行业经验,对宏观、大类资产、基金与管理人分析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投资顾问(S0260611010020)
中山大学经济学硕士,首批获得证券投资咨询资格。从事证券行业超过10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国内资本市场具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擅长把握行业趋势性机会和上市公司基本面估值分析。
投资顾问(S0260620080007)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理学硕士,广发证券财富管理部另类资产研究员。
投资顾问(S0260621110017)
哥伦比亚大学金融数学硕士,擅长海外市场研究,并在FOF投资、被动主题产品研究等领域有丰富的经验。
重要声明:本资讯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部外部报告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其中的信息已做最新变更,也不保证投资顾问作出的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资讯中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不构成对产品的推介。对非因我公司重大过失而产生的上述资讯产品内容错漏,以及投资者因依赖上述资讯进行投资决策而导致的财产损失,我公司不承担法律责任。未经我公司同意,任何人不得对本资讯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或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模拟业绩不代表实际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