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吃伤脾胃,晚吃增湿气”晚餐几点吃才是最佳选择!

文摘   2025-01-05 07:00   重庆  

张大爷72岁,年少时身体一直不错,春夏秋冬都无大碍。近几年,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感觉疲倦,手脚肿胀,胃口也大不如前。

每天晚上,吃完晚饭,他便觉得全身沉重,开始失眠,整夜翻来覆去。年轻时就习惯了晚餐吃得很晚,甚至有时到晚上8点,忙完了工作才坐下吃晚餐。

一天,张大爷碰到了王医生,他详细询问了张大爷的饮食作息,并为他做了诊脉。王医生告诉张大爷,脾胃虚弱和湿气积聚是导致他身体不适的原因。

晚餐吃得太晚,脾胃没有足够时间消化食物,湿气堆积,最终影响健康。王医生说《本草纲目》提到,“胃气不和,五脏皆病”。

他建议张大爷尽量将晚餐时间提前,并搭配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餐点来改善脾胃,减轻负担。

1.吃晚餐的时间,对脾胃有什么影响

晚上吃得晚,第二天总是觉得胃不舒服,消化不良?这可能是因为晚餐时间过晚,脾胃无法及时消化食物,造成了消化系统的不适。

我们常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意思就是脾胃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身体的整体健康。

中医认为,脾胃的消化能力在傍晚是最为活跃的,但如果晚餐吃得太晚,脾胃就没时间消化食物,食物就可能堆积在胃里,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尤其是晚上7点以后,脾胃的消化能力开始下降,胃肠道的蠕动变得缓慢。食物没有及时消化,便容易积压在肠胃里,导致腹胀、胃酸倒流等问题。

久而久之,脾胃的消化功能会变得越来越差,不仅会让你感觉到不舒服,还可能影响到其他器官的健康。

如果你习惯晚餐吃得很晚,脾胃就像是一直被拖累,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与恢复。

2.湿气积压有什么后果

湿气是指身体内过多的水分堆积,导致体内的代谢变慢,影响脾胃的运作。

如果我们在晚餐时间吃得太晚,脾胃消化不及时,湿气就会在身体里堆积,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尤其是秋冬季节,湿气容易更加显著。

如果不及时排除,湿气不仅会影响脾胃功能,还可能导致体内水肿,甚至让皮肤看起来暗沉无光,容易出现痘痘、湿疹等问题。

湿气堆积还会导致关节不适,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朋友,湿气沉积在关节处,会出现疼痛和活动不便的情况。

为了避免湿气堆积带来的困扰,晚餐时间一定要尽量避免太晚,保持规律的作息,减少湿气在体内的积存。   

3.什么时间吃晚餐最合适?

根据中医的养生理念,晚餐最好在傍晚5:30到6:30之间,这个时间段是脾胃最为活跃的时候。

此时,脾胃能够高效地消化食物,且不会过度负担,给身体提供充足的时间吸收营养。当你在这个时间段进餐,不仅能够让脾胃得到良好的休息,还能避免湿气积压,保持身体的轻盈和健康。

但如果你的晚餐时间经常超过7点,甚至更晚,那么脾胃的负担就会增加。

研究显示,晚上过量进食,特别是吃油腻、辛辣等食物时,会加重胃肠的负担,导致肠胃难以及时消化食物,甚至影响到肝脏的排毒功能。

这时候,你可能就会感到胃部不适,甚至第二天出现便秘或消化不良的症状。所以,调整晚餐时间至6点之前,是对脾胃最有利的选择。

4.晚餐的食物选择与顺序

晚餐不仅仅是吃得早那么简单,食物的选择和进食顺序同样至关重要。晚餐最好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蔬菜沙拉、清汤、粥类等。   

尤其是在晚上,避免摄入过多的油腻食物和高糖食物,这些食物不仅消化困难,还容易增加体内的湿气。

晚餐的进食顺序也非常重要。很多人习惯先吃肉,再吃蔬菜,最后喝汤,甚至边吃边聊天。其实,正确的顺序是先喝汤,再吃蔬菜,最后吃主食。

这样做的好处是,汤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营养,蔬菜中的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最后再吃主食,不仅有利于消化,还能减少食物在胃里的滞留时间。

在晚餐中,建议选择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例如山药、桂圆、大枣等。山药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桂圆能够温补脾胃,而大枣则能够调和脾胃,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通过这些食物的搭配,不仅能促进脾胃功能,还能减少湿气的堆积,帮助你在晚上保持轻松舒适的状态。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重庆城市TV生活
隶属于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