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2326字
阅读时间:5分钟
本文来源:
中国保险学会2023年度课题项目。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王建国,高级经济师,现任人保财险农业农村保险部/乡村振兴保险部总经理;课题组成员:何鹏,人保财险农业农村保险部/乡村振兴保险部经营企划处处长;刘婧,养殖险处副处长;张鹏,经营企划处主管;刘烨,养殖险处主管;李玉婷,种植险处主管;连理,经营企划处主管;姜阳阳,养殖险处主管。
非洲猪瘟属于重大动物疫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是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最大威胁,同时也给我国生猪保险的经营稳定性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取得积极成效,但病毒已定殖并形成一定污染面,疫情发生风险依然存在,我国非洲猪瘟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母猪抗病力在所有猪群中是最差的,能繁母猪是开展非洲猪瘟防控的优先目标。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对于我国生猪稳产保供和生猪保险稳健发展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中国人保财险申报中国保险学会2023年度课题,开展“非洲猪瘟风险评估与能繁母猪保险全周期风险管控”研究,进行非洲猪瘟流行风险评估,研究探索建立能繁母猪保险非洲猪瘟综合风险防控体系,以期提升保险业在猪瘟疫情应对和风险管控方面的能力,同时为我国生猪保险高质量和有效益发展提供方法支撑和有效手段。
本研究采用数据统计分析、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和模型分析等方法,系统性评估了非洲猪瘟疫情流行风险。代表性省区非洲猪瘟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结果显示,大型规模猪场因生物安全措施加强和防控能力改善,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已初见成效。因生猪和产品长途调运、车辆和人员等带毒传播等因素,造成的非洲猪瘟传播和流行危害仍然在持续,呈现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对养猪生产的影响仍然较大。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专家咨询方式,尝试建立了猪场非洲猪瘟风险评估模型,依据预防传染病的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三个层面,包括目标层、准则层、评价要素层3个层次的风险因子,并通过一致性检验。
本研究参考国家标准,在开展非洲猪瘟防控的关键风险因素识别基础上,梳理了猪场非洲猪瘟风险防范、疫情处置与恢复生产措施。非洲猪瘟作为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播途径复杂多样。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清除猪场内已存在的非洲猪瘟病毒,阻止病毒与猪的接触是目前唯一有效的途径。为提高非洲猪瘟防控能力,降低能繁母猪非洲猪瘟疫情风险,需要根据养殖户类型,从养猪场区布局与建设、饲养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卫生与消毒、病死猪与污物无害化处理等方面,采取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与处置措施。
本研究提出了建立能繁母猪保险非洲猪瘟综合风险防控体系的思路。开展能繁母猪非洲猪瘟疫情防控,需要重点抓好抗体检测、病原监测和科学免疫等关键性工作。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科学防疫+常态检测+区块链”的能繁母猪保险全周期风险管控新模式。
在承保初端,将防疫记录作为承保数量的重要参考,承保前提是必须提供防疫部门发放的能繁母猪防疫记录。动物疫病防控部门指导养猪场综合考虑能繁母猪母源抗体、猪的发病日龄,发病季节等因素,制定出完整而有效的免疫程序,以周或月为单位进行计划免疫。保险公司将非洲猪瘟疫苗免疫记录作为保险承保数量的重要参考,将承保记录与防疫记录适时对比,防止出现已经投保但未防疫的情况。
在理赔末端,将无害化处理作为保险理赔的重要依据,理赔前提是必须对死亡生猪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对病死猪进行场内无害化处理。强化无害化处理与保险理赔联动,在无害化处理中心和保险公司收到生猪死亡信息的同时通知防疫检疫部门,保证防疫检疫部门第一时间掌握疫情动态。
在管理中端,常态化开展非洲猪瘟病毒监测,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衔接承保前段(疫苗免疫)和理赔后端(无害化处理),实现对能繁母猪保险的“动态—闭环—可追溯”全流程管理。保险公司与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合作,建立区域性的非洲猪瘟常态化监测预警机制。应用区块链技术,将非洲猪瘟疫苗接种、非洲猪瘟常态化监测数据,会同生长和健康状态、养殖地点GPS定位、无害化处理、承保理赔数据整合上链,全过程记录能繁母猪养殖和繁育全过程,实现多方共同认证、数据交叉验证。建立能繁母猪保险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能繁母猪承保理赔风险动态、可追溯的全过程闭环管控。
在非洲猪瘟背景下,对提升我国生猪产业风险防范和管理水平,提出了六点建议:一是提升产业规模化水平,强化产业综合抗风险能力。从产业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一体化四方面,推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推动个体识别、精准投喂、移动巡检等数字化技术集成应用。二是升级生物安全保护水平,强化疫病风险防控体系。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加大动物防疫资金投入,规范生猪防疫检疫行为。三是优化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强化风险监测预警机制。进一步优化信息互通共享,推动育种、养殖、流通、屠宰等产业链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大数据分析预判,以更好地指导生产和经营决策。四是加大金融工具应用推广,强化风险转移分散能力。加大对生猪保险政策支持,扩大业务覆盖面,根据生猪生产结构的变化创新生猪保险产品,延伸生猪保险保障范围。五是推进种养结合绿色发展,强化环境污染风险治理。鼓励种养结合,加快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进一步规范限养区和禁养区的划分和管理,加快绿色生产技术和粪污处理技术创新。六是加强科学养殖培训宣传,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培育。加大对一线养殖人员进行防疫知识培训,完善养殖业技术推广体系,提供多种方式的技术指导服务。
编辑:于小涵
中国保险学会
构建保险大社区
微信:iicbx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