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系中认知自我(上)

情感   2024-11-11 21:00   新疆  

文字编辑 | 田

排版编辑 | 陈




摘自李爱玲《痛快去活》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这样写。 


人都活在关系之中。即使一个人不结婚、不工作、不生孩子、不交朋友, 他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关系。 


人来到这个世界,就开始了关系的建立。 

一个婴儿出生后,首先建立的是与妈妈的关系,即母婴关系。 


婴儿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分不清妈妈是一个独立客体。也就是说,在生命初期的婴儿并不知道妈妈是个独立的人。他以为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自己和全世界是一体的。此时的婴儿,活在一元关系里。 


随着婴儿渐渐长大,他开始意识到,原来妈妈是一个独立于自己之外的人。她有时会离开,然后再回来。这时的孩子,开始进入和妈妈的二元关系之中。 


爸爸的加入,是三元关系的开启。孩子发现除了妈妈之外,原来还有爸爸。爸爸之外,还有其他家庭成员。 


从一元关系到二元关系再到三元关系,孩子的人格基础得以奠定。他将走向社会,走向大千世界,发展与其他人的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虽然是西方心理学的产物,但它几乎与《道德经》里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异曲同工。 


所以,一个人的人格,是在最初的关系中形成的。这个最初的关系模式, 通常是与父母(重要养育者)的关系模式。它会内化到一个人心里,成为他的内在关系模式。 


每个人在发展新的关系时,都会本能地将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在新关系中, 将自己在内在关系中的期待和渴望,投射在新关系的对象(客体)上。 


自我在关系中形成,自我也在关系中呈现。 


有一段TED演讲叫《结了婚才知道自已有多恶毒》。主讲人赖佩霞讲述了自己在进人婚姻之后,才发现自己如此刻薄、小气、出口伤人。 


不在关系中探知自我,我们就很难窥见自己的全貌。 


我在二十多岁时,一度自认为是个足够理性、情绪自控能力非常好的人, 对经营亲密关系充满信心。 


直到真正进入婚姻,尤其在生了孩子之后,我发现自己总是处于牢骚满腹、怨气丛生的状态。家中的每一个人我都看不顺眼,对伴侣各种挑剔指责, 永远无法令我满意。 


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有一天吃完午饭,收拾餐桌时,我开始指责老公: 桌子擦得不干净,干家务总是不认真,懒,眼里没活,不知道体谅别人……


我越说越气,怒火中烧,开始大吵。 


就在这个时候我无意间转头,从餐桌旁边的穿衣镜里看到了自己:愁眉横锁,怒目圆睁,满脸狰狞。 


我当场就怔住了。因为这个形象太熟悉了。时空仿佛发生了错位,镜子中我的样子,与二十年前,我妈妈指责我的样子,完全重叠了——我的眼神、表情、语气、肢体动作,都和我妈妈当年指责我的样子,一模一样。 


我妈妈的形象在我的成长记忆中,基本就是一张严肃的脸。 


她最擅长做的事,就是挑我的毛病。无论我做什么,她都能信手拈来指出我的问题,并且不管我怎么做都无法令她满意。 


这种苛责让我非常反感。经过幼年的压抑和青春期的抗争之后,我在十几岁就暗自发誓,一定不要活成她的样子。 


但若干年之后,当我也成为妻子和母亲,我竟然还是活成了她的样子:对伴侣无尽地挑剔,对孩子莫名地严厉,对家庭成员各种抱怨…… 


外人眼中的我,在职场上踏实能干,干脆利落;对待朋友热情友善,慷慨大方;在人际交往中分寸得体,永远理性。几乎没有人见过我在亲密关系中的歇斯底里、如此不堪的一面。 


我想起当年,听到别人评价我妈妈:美丽、温柔、热心,我会冷冷地从鼻子里“哼”一声,心想:那是你们没见过她在家里什么样! 

END

二十年后,如出一辙。 


那一刻的觉察,令我无比心惊,冷汗直冒。 


觉之道

微信号 : ganweif


● 扫码关注


觉之道
传播心理学知识, 心理疗愈与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