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的「投资」,主要是个人理财中的「长期投资」,谈到的现金、债券,也都是长期投资中的资产配置。不包括备用金、稳健理财(3 年内要用到的钱)里的现金、债券,我会把它们隔离考虑 👇
其中区别可以看这篇:50 万本金,应该咋配置?
……
这是我现在的投资 👇 和几年前区别不大,巧的是甚至海外投资仓位都差不多
有读者觉得我的投资和之前不一样了,可能是因为这几个转变:
以前我谈具体基金比较多,现在更关注「偏股基金指数」,更关注资产配置、再平衡。但投资还是之前那些;
以前我持有的海外投资主要是机缘巧合(我的投资入门是从美股开始的),现在有了更清晰的全局思考。但仓位其实变化不大;
以前我觉得投资只要长期持有就行了,现在我有了赚“开心钱”的网格。但这笔钱体验占比很高,本金占比却很低;
以前我不太在乎现金,现在我发现资产配置里保留一些现金有意料之外的好处,专门给现金留了地方。
我猜大家想了解我目前的投资,真正想问的可能不是我都投资了什么,而是希望从中获得一些对自己当前投资的确定感和信心。所以结合着这些新想法,重新和大家聊聊。
1、内在记分牌
对我来说,投资理财重要的不是收益有多高,而是实现自己的目标——能够获得足够、且相对稳定的被动收入现金流,我预期自己的长期收益依然为 10%。如果有余力,相比于更高的最终收益,我更希望实现目标的过程痛苦更小。
但同样重要的,我也为没能实现目标准备了足够的安全边际。这两年经常有伙伴担心如果实现不了 10% 的目标怎么办?对此我的想法是,不如干脆假设一定不能实现,自己应该如何应对。就像攀岩,安全措施让我们更容易享受过程、发挥全力。
凡事做好最坏的准备,好事会水到渠成。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
这是我所有投资的前提。
2、网格
一句话描述,这几年网格策略的体验——在市场反弹时有计划地变现一点,再看到市场跌回去的感受会很不一样,哪怕这笔钱的占比并不多(资产配置再平衡也有类似效果)
网格是我们家的零花钱策略,但同时对长期投资的帮助也很大。确实就如 E 大当年的分享:
在牛市里吃饱吃好的同时,能在等待牛市的过程中不失去希望。
很巧的是,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恒生科技的网格又收了一网 👇
新开的恒生医药网格已经开始工作,耐心等待收网 👇
这体验能不能好么 🤣
但是,特别强调一句,这是在搞清楚网格的风险、做好准备的前提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抹掉了一些配图中的数字。相关数字可以在这篇聊风险的文章中找到,希望大家更先关注风险。
3、A 股/港股
我身边投资主动基金的小伙伴比较多,大家的担心可以拆成两个问题:
A 股还能不能投?
(如果 A 股能投)主动基金还能不能投?
先说 A 股。虽然 A 股体验不好,但过去的长期收益其实还可以。即使不考虑主动操作,只看全市场指数(买入以后一直持有),长期走势也大致跟上了人均 GDP 增长 👇
投资就像是选个财富锚,现金、房子、股票,比来比去,我还是觉得 A 股最合适我。
……
然后说主动基金。这两年大家对主动基金的吐槽很多,但我认为这里面大部分问题只是暂时的。越是波动巨大、相对无效的市场,主动管理越重要。
一来,即便大家选择指数基金,一样还是要主动判断估值、买卖,和主动基金的「主动」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二来,我们也不是非得二选一,分散配置就好了呗。
相比于主动还是指数,自己对一笔投资的风险有没有足够了解,主理人靠不靠谱,如何做好资产配置,这些才更重要。
关于主动基金,我这几年最大的变化是,以前觉得投资就要「选牛基」、选基金经理,但现在我更多关注「中证偏股基金指数/万得偏股混合基金指数」。
我关注的一位投顾主理人在直播时回答过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你们的投资组合里很少有黑马基金,但整体收益却还不错?」——账户的整体收益,和某一只基金的表现,这是两回事儿。
与其冒着选错人、跑输、基金经理离职的风险选某一个人,不如直接锚定在「主动基金」这一类资产上。只要能跟上偏股基金的平均表现,将来周期回归也会有不错的回报。
4、海外投资
这几年大家对海外投资关注越来越多。但如果「海外投资」只是买美股这样涨得好的资产,没有背后更深一层的思考,那本质上和以前追逐明星基金可能没什么区别。
我在考虑海外投资时也纠结过类似问题——如果要分散配置,那么 GDP 增速停滞、股市表现一般的欧洲,要不要买?这是标普 500 vs MSCI 欧洲过去 10 年的走势对比 👇
这个问题上,博格的《共同基金常识》里的一个公式对我启发很大:
预期收益 ≈ 股息率 + 盈利增长率 + 估值变化(+ 汇率变化 👈 这个是我加的)
这个公式之前和大家聊过。简而言之,对于分散配置、长期持有而言,由盈利增长+股息分红构成的「基础收益率」更重要,估值变化则没那么重要。
我找了最近 20 年的数据发现,虽然欧洲看起来不太行,但欧股和美股的基础收益率居然差不多(标普 500 vs MSCI 欧洲)。所以我果断把欧洲也加入了自己的资产配置。
而且有了这个视角再看 A 股和港股也会更有信心——MSCI 中国指数的基础收益率同样也不差,而估值问题往往是暂时的。
但也补一句,估值低不代表立刻就会涨,也不代表不会继续跌。A 股可以“更便宜”,美股可以继续“积累风险” 🤷♀️ 均值回归可能比我们想得更慢。
可以重复一句前面的话,怎么让自己在等待均值回归的过程中不失去希望?
5、现金
最后是现金(黄金我持有太少,考虑得也不是很清楚,算是运气赚到的钱,就不展开说了)
从觉得「现金烫手」到「愿意持有现金」,也是我这几年的收获之一。虽然比例不多,但在资产配置里也留了现金的位置,有不少好处:
提供流动性,比如再平衡场外基金时可以同时买、卖,不用等 2~7 天的赎回;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现金也是一笔分散投资。持有现金并坚持再平衡的账户,在下跌、反弹的行情里回血更快;
万一需要变现投资时也可以少一些纠结,先取用长期投资中的现金,然后再平衡就好;
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风险教育。
……
以上就是我目前的全部长期投资了。每个人的资产配置都和 ta 的生活状态息息相关,我的具体配置比例可能不适合大家抄作业。
但一来是希望分享一些背后的思考,为什么持有这笔投资?还能不能继续?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确定感。
二来也是希望减少信息差,在平时聊到某一类投资时,大家可以更全面地考虑到背后那些可能没被提到的信息。
个人观点,谨供大家参考~
财务自由:我的财务自由实证之路
投资笔记:十年之约,躺赚不难
抵御风险:5 月保险最推荐
干货汇总:财务自由路上应该了解的每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