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也太去年达成的共识——
能看到财富不断增长、努力的正反馈很足的时候,咱就努力干活、多多搞钱。这本身就很有幸福感,哪怕少玩点啥也不觉得有什么。
但遇上投入产出比变低、行情垃圾时间,关注财富不容易获得幸福感,甚至消耗情绪,那我们就多关注生活,多出去玩,把生活本身过得更有意思。
生活充满不确定,但我们需要的幸福感是守恒的。越是困难时,越需要关注幸福感,越要照顾自己。不要掉进「耗竭漏斗」——遇到困难,最先被牺牲的总是娱乐和休息 👇
说来也巧,最近读到的几本书、几个内容都在聊这个话题(也可能是我更能注意到这些方面了)
如果你正在做的事情无法让你感受到喜悦、自在和轻松,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改变你正在做的事情,你需要改变的是你做事的方式。
——《当下的力量》
想要变开心,可以是做不同的事儿,吃点好的、安排休息、多出去玩……但如果我们总在推迟这些想法时,也可以试试不同的做事儿方式。甚至有时候,只是稍微改变做事儿的顺序,都会有很不同的感受。
1、洗刷体验:把开心的事儿,紧接着安排在痛苦的任务后
大脑会认为前后发生的事儿有因果关系,如果痛苦总是紧跟着开心,这件事儿在印象里也会变得开心。游戏如果去掉及时奖励,其实也是个苦差事。
知道这个理论后,我赶紧修改了练腿思路——每次练腿前,先认真把零食备好、想看的动漫网页打开。练腿一结束,马上用开心体验洗掉痛苦。
我以前 👇
我现在 👇
几次下来,练腿真没以前那么痛苦了,越难反而越有种动漫主角「我可真牛逼」的错觉 🤣
对了,上篇文章给大家安利了「习惯点点」打卡 App。再分享一个小细节——一定要完成任务立刻打卡,这也是洗刷体验,和几个小时后再统一打卡的感受很不一样。
2、捆绑体验:把开心和痛苦的事儿捆绑在一起做
那得说说遛狗这件事儿了。最初我是每天风雨无阻遛狗 1 小时,可苦大仇深了 👇
现在我把遛狗和跑步放一起,变成狗子监督我每周跑步。甚至有点「上班摸鱼」的快乐,像占了狗子的便宜 (但狗子的遛弯范围也变大了,win-win)
3、享乐适应:正反两种用法
正面用法:把喜欢的事儿,拆成几次分散做。打断享乐适应,总的快乐会增加。
反面用法:把痛苦的事儿打包一起做,享乐会适应,痛苦也会适应,总的痛苦会减少。
4、改变这件事儿对我的意义
《自控力:与压力共处》中分享了一个实验。作者的同事克拉姆,招了一批酒店客房服务员来做实验,让他们评价自己「日常有没有时间锻炼身体?」。2/3 的人说没有规律运动,1/3 的人说没有运动。
服务员的平均血压、腰臀比和体重显示,他们好像从没劳作过,就像每天久坐一样。
然后克拉姆设计了一套方法,告诉这些服务员,他们的工作就等同于锻炼。她详细计算每项工作的卡路里,并做成标签贴在对应的位置,比如「一个 140 磅重的妇女,打扫浴室 15 分钟,将消耗 60 卡路里」
最后的结果很有意思——4 周之后,克拉姆回访了这些实验对象。那些被告知工作等同于锻炼的服务员,体重和体脂肪都有所下降,血压也更低了,甚至变得更喜欢自己的工作。相比较,控制组的服务员,在以上方面,没有任何改善。
我想,这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语言。当我们给工作赋予「运动」这个新意义,也会(无意间)像健身一样主动选择更费力但更标准的工作流程,也收获了「运动让人心情更好」的结果。
这个道理在《幸福的方法》中也有阐述——很多需要熬过去的事儿,一旦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都会有更开心的解法。
但这里也有个容易被误用的细节,找到意义靠的不是洗脑、打鸡血,而是来自对所做之事的深入了解。在这个例子里,其实能准确说出不同体重、不同活动的准确卡路里,这份认知就已经超过很多人了(所以实验也验证了,洗脑自己看电视等于运动没有用 )
5、把惯性思维反过来想
有时候遇到困难、忙碌起来,我们可能会下意识想「等忙过这一段,我再好好休息/开心一下」。
如果一切不会那么快过去,试着把「等…我就…」的前后顺序调换一下,也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想起 1 年前和小酒馆录播客,聊起行情对情绪的影响,「等 A 股行情好了…」。
一年过去,A 股还是这个死样子,甚至更糟了,但我们却开心多了。变开心有很多种方式,为什么一定是等到行情好了、情绪才能变好,不能是先开心起来,然后更淡定地等待行情?
财务自由之路刚启程时,我征求过大家如果实现目标,以后想做什么——学习、爱好、过好生活,占了大多数——那如果换成一边做好这些,一边达成自由呢?
如果一切都会过去,「熬」是一种过法,「开心」也是一种过法。而且开心,更容易“坚持”到最后。
实证账户更新
被动收入观察 👇 从投资中获得的「累计被动收入」目前还在「累计日常开销」曲线的下方,耐心等待回归
注:这张图的思路来自第 30 期实证,长期跟踪财务自由的可行性。家庭开支曲线里,我没有算买房首付、一次性税费和部分硬装的钱。剩下大家能想到、想不到的,房贷月供、家具、家电、旅行、保险、医疗什么的,每一笔都算进去了。
……
最后例行提醒大伙,财务自由的投资和被动收入虽然看起来性感,但「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本金和收益只是自由路上的「果」,主业努力多赚钱、理性消费少挥霍,以此积累本金,再加上不被短期涨跌干扰、坚持投资才是背后的「因」。
投资复利只是我们获得被动收入的方式,而不是致富的秘密。
在财务自由实证的最初两年,我写得最多的也不是如何投资,而是如何少在投资上花时间,好能多花时间关注主业,同时理性控制开销,尽快攒钱。
假如有 10 万本金,就算投资翻倍也才赚了 10 万。而投资翻倍极其困难,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才 20%。相比之下,在职场上努力提升,让收入再增加 10 万则要靠谱得多。
对财务自由而言,“钱生钱”做到 80 分足矣,剩下的精力还是应该关注赚钱和省钱这些“人生钱"。
关于这份实证
普通人通过工资理财也能实现财务自由,这是这些年我一直在践行的理念。从最初懵懵懂懂到 2017 年制定具体的财务计划,再到如今渐渐靠近终点,已经走了五六年。
为了能够更加透明、中立地实证普通人财务自由的可能性,从 2019 年开始我决定公开自己的财务进度,成为这个系列内容「财务自由实证」。
不追求大富大贵,但求能够不再纠结生计这些琐碎问题,在重大选择面前获得更多的人生选项,不再瞻前顾后。
有兴趣参考这个实证的朋友建议先看看之前的引导篇,制定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一起财务自由。以往的干货精华也都有汇总 👇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30 岁前积累到 预计家庭年度开支的 10 倍(但后来发现钱不需要那么多,开销变少,本金变成了 20 倍),作为创造被动收入的本金。依靠这些本金实现长期 10+% 的年化投资收益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不再依赖上班工资生活,有底气去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
(我的具体目标数字是 500 万,但这个数字大家没必要参考,还是要以自己的生活开销为准)
财务自由路上一些重要节点:
2017 年,计划正式开始,同年获得家人的认可和支持;
2018 年,A 股熊市大跌,出现“钻石坑”机会;
2019 年,开始财务自由公开实证(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系列);
2020 年,新冠股灾,自由之路上的又一个关键机会;
2021 年,自由目标基本达成,开始向新的节奏过渡;
2022 年,遭遇自由后的第一次账户大幅回撤,但也是港股 6 年后、A 股 3.5 年后的又一次钻石坑,期待后续……
也是同年,我搬去二线过想要的生活了,买房钱从计划中扣除(自住房我会看作消费而不是资产)
慢慢播种,等待市场回归~